一直相信,說話是有力量的。
無論是在TED的演講臺,大學講堂的專業人士,還是正想著直播帶貨的你我他,都需要說話的力量,說出一片天地!
據說在2001年,TED面臨生死存亡時,剛接掌TED的克裡斯安德森,用一場15分鐘的演講改變了TED的命運。從此,TED成為了我們熟悉的TED。
克裡斯安德森就是《TED talks說話的力量》一書的作者。
學一點說話的力量,想一想可以在直播帶貨中,怎麼實際運用,也會很有意思吧。
曾經有過一個關於恐懼的調查,讓人們意外的是,在一連串羅列的事件:死亡,殘疾,看牙醫,當眾演講說話中,人們最害怕的居然是當眾演講和說話。
所以,說話會心虛膽怯的,才是大多數,恐懼害怕,都只表明自己是正常人。
可是,恐懼害怕,該說的時候還得說。TED不說話,很難算演講。直播帶貨不說話,那怎麼算直播,怎麼算帶貨呢?
想要擁有說話的力量。
第一,就是說出來!
各種神奇的主意,真誠的想法總得要說出來。TED的演講者很多也只是專業領域的專業人才,並不是演講家,但他們說話的時候真誠自信有內容,就自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
直播帶貨時也要有這份真誠和自信。真誠地相信自己帶給人們的是最好最適合的東西,自信地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在鏡頭前說話,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說動人心的力量。
TED演講時,你的目標不是成為邱吉爾或是曼德拉。邱吉爾已經有人做了,曼德拉也已經有人做了,說出自己的領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就好。那麼直播帶貨時,你的目標也不必是成為李佳琦和薇婭,當你直播的時候,你只要說出你的風格,說出你的氣勢,說出你的真心話,力量就在其中。
第二,你可以展現你的脆弱。
記得當年看柴靜的演講,在講關於環境汙染之前,她動情地提到了女兒的病,孩子的柔弱無辜和母親的深愛與無奈,瞬間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所以,要擁有說話的力量,不代表不能展現脆弱。
TED演講者常以一段自嘲拉近與觀眾的心靈距離,以一段人生低谷的經歷建立與觀眾的情感連接。
那麼,直播帶貨時,新主播第一次直播好緊張,第一次帶貨好緊張,都可以適度展現出來。在脆弱中打開心門,讓粉絲可以側身進來看看。
第三,有衝擊力的畫面。
你可以只說話,只交流就可以很有力量,因為全心全意說話和交流,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打斷,是可以逐漸建起信任,溝通心靈的。TED的演講當中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不加任何畫面就講得很精彩。但,如果想加一些圖畫,道具,實物,就一定要加富有衝擊力的那些,如果太普通太不起眼,不如不加,免得白白幹擾了溝通。
直播帶貨也一樣,若不加,只有語言的溝通也是可以的,若加,就必定要加富有衝擊力的畫面道具或實物。
第四,需不需要打稿背稿?適合自己就好!
書中認為:最可靠的方法是首先寫出講稿,然後真正理解它,使它成為你的一部分。對於講稿的記憶會隨時間發生變化,其中會經歷焦慮,感覺到只是在機械匆忙地背誦,但如果你堅持背誦講稿,到了第6天或第7天,你會注意到一個顯著的變化:突然,你真正對演講有了透徹的理解,非常熟練,能夠信手拈來。
同時補充說明:有許多種方式可以用來準備並發表演講,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你的那種模式,並精心準備。
那麼對於直播帶貨的主播來說,不同的主播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你可以把稿件打磨得十分完美反覆背誦,反覆練習,反覆研究,然後在鏡頭前,氣勢如虹,一氣呵成。但是,如果你更喜歡靈活的反應,即興的言語,那麼也可以只準備一個大綱,甚至只在自己的頭腦中勾畫出你大概想說的話,一切隨機應變,別有特色。
無論是TED演講,還是直播帶貨,出色的當眾說話能力都是可以練習和提高的。
唯一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舞臺展示,也不是流利的語言,而是有價值的思想,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一種方法去解除觀眾的武裝,並與之建立信任的紐帶,這樣,他們才願意——甚至樂意——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向你敞開心扉。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簡夷也開始直播帶貨,希望說得開心,帶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