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嫁娶在我國是尤其的複雜又重金的一件事,各地風俗習慣各有各的不同,即使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都有可能招架不住,其中的&34;放在當今文明社會裡是極為少見的一種存在,即使國家及地方政府已經呼籲和實施了一些策略,我們也很樂於見到國家讓這種風俗朝積極的方向推進,但力度不大效果甚微,換句話說90後一代的婚姻還要延續更多的所謂的習俗要求。
事實證明90後的婚姻其實是被負擔升級化了,從80年代開始成家需要三大件電冰箱(當時國產價格685元左右)、電視機(一般都是黑白的)、洗衣機才可結婚,當時的平均月收入為四五十元。到90年代男方需準備些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等首飾,外加彩電(1萬元左右)、洗衣機(2千元左右)、錄像機(或影碟機)這三大件,就算是豪華迎娶了,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收入相差較大,統一拉平均的話約300~500元每月。
有人疑問為什麼沒提到房子?因為那時候的婚房大多是單位福利分房。自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後,到1998年《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文件出臺,宣告福利分房時代結束,與90後擦肩而過。從2000年開始婚娶依然是三大件,但是難度與上幾代比呈幾何式倍增,分別是房子,車子,票子。在到如今的要求是最好全款無房貸無車貸,孩子父母帶等等,對於進城奮鬥的年輕男性來說一個字&34;你覺得哪個年代的人壓力更大呢?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6組數據:
1. 截止到2018年,中國單身人數已經接近2億人。
2. 單身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現在已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
3. 我國生育率僅為1.18,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應為2.1,我國遠低於這個水平,人口將出現負增長。
4.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90後的人口數量約為1.75億人,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將其與90後人平均負債額12.79萬元相乘,結果為22.38萬億。
5. 在近日發布的《90後理財與消費報告》中,98.4%的90後表示生活有壓力,並且壓力與學歷的高低成正比,碩博成90後最&34;人群。在絕大多數90後中,65.2%的壓力源自於房、車,31.7%認為人情消費也是重要壓力來源,而對於不少男性來說,戀愛消費也是他們所要面對的主要壓力源。
6. 2018年全國的結婚率只有7.2‰,這是自從2013年以來的最低數據。2013年中國的結婚率為9.9‰,此後便一路下跌,到了2018年為止,上海、浙江結婚率是全國倒數前兩名,分別只有4.4‰、5.9‰,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結婚率也偏低。
這樣的數據讓人觸目驚心,最直接的社會影響是生育率低,老年化嚴重,消費水平下降,後繼人才不足等問題,那麼其他國家是怎麼解決此類問題的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日本政府曾提出財政補助方案幫助單身男女&34;還有地方婚姻促進中心利用大數據&34;通過個人資料等信息的匹配幫助單身男女尋找合適的相親對象。
韓國為了解決本國單身漢增加的問題韓國當地政府會出錢資助本地人進行&34;即到外地去找新娘這種補貼甚至高達1萬美元。
新加坡政府甚至打出了&34;的招牌開始各種&34;例如組織多款大型相親活動像品嘗美食、出海旅行等。
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州將每年9月12日設為&34;這天所有已婚夫婦可以不用上班專心&34;。
德國歐洲國家對付單身潮和低生育率的經驗豐富主要手段就是物質獎勵德國給予新生兒的主要照顧人一年帶薪產假若母親是主要照顧人父親也可額外獲得兩個月帶薪陪產假期間,父母均能領取67%薪金。
丹麥一家旅行社曾發布一則獎勵公告:凡旅行期間成功懷上的寶寶旅行社將獎勵3年免費尿片呼籲丹麥夫婦們放鬆身心,多為國家添丁。
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採取的方式不同,我國的情況可能更加複雜一點,希望社會給予那些進城奮鬥的90後一代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同為90年代的男女生眼光放長久一點不要過於糾結當下的困境,更不要以上述一些客觀因素常常去獲得自我安慰、逃避壓力的理由,否則你將永遠看不到頭。找機會!一定要學會不斷的找機會!我本身也一直在嘗試很多可能的東西,做過半年的地攤(白天上班,晚上下班第一時間趕到攤位),跑過品牌皮鞋業務後來覺得平臺太小辭職,做過運動品牌的大區督導(後來企業倒閉),在政府與私人合資的IT公司做過平臺運營主管(因老總潛逃公司解散還拖欠1月工資),直到今天才算是在一個行業找準了方向,中間還做了一些生意交了許多學費虧過許多錢,沒人陪伴沒人理解沒人幫助都挺難熬的。
你不要被年齡和別人的言語所左右,30歲怎麼了!憑藉閱歷的增長逮到一個機會成功也就一兩年,看得開才能走的遠,如果擔心失去什麼那也要等你先擁有了再說,本來就一無所獲又有什麼可失去的呢?你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幹什麼時要不斷的嘗試多種可能,敢於走出身處的怪圈,否則誰會喜歡一個沒有血性和進取心的你呢?陽光積極的人總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好運!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提出更多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