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蔻
對門的兩夫妻又一次為了親戚吵架了。
吵架原因很簡單,男主人姓郭,家裡親戚多,遠近都有,時不時來省城走動,少不得要串門。串門來的親戚就要招待,不管是家裡做飯,還是外面吃飯,終究是要讓親戚滿意的。
不僅要管夥食,還要管住宿。
時間久了,妻子不滿意了。自己家事情一大堆都應付不過來,每天要上班還要照顧親戚,逢個雙休還要陪著去各處走走,盡地主之誼。
這事說起來也不怪女主人,擱誰身上不煩啊!
郭先生其實也煩,但也得礙著面子應付著不是?他小時候在農村長大,許多親戚都相互幫襯過,都是真心實意、發身內心的熱情。現在他到省城了,就能因此不認人了?
這讓親戚們回去,不得在村裡把他們家祖宗十八代都罵一遍?可能會說他「狗眼看人低」、「忘恩負義」、「沒有良心」?
想想就害怕,為了不讓親戚說三道四,郭先生還是得忍。
這不夫妻倆一生氣,郭先生下樓溜達,遇到前棟樓80歲的李爺爺。結果李爺爺一番話讓郭先生放下了心理負擔,打算回去給老婆認錯。
李爺爺說:別太看重親戚,很多時候親戚不如鄰居和朋友。而且,有句老話叫做:「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貧富差距較大的親戚家庭,還是不要經常走動為好。
親戚們經常造訪的人家,都是有目的性的,並不完全是情分。通常親戚總來,無非是求人辦事。
外地親戚如果來到省城,一來人生地不熟,二來開銷也大,很多人就會選擇住在親戚家。
但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居住,給省城的親戚帶來了多大的麻煩。
從生活習慣到飲食起居,為盡地主之誼,主人都要專門抽出時間和精力來照顧。一天都夠折騰,別說幾天了。
特別是經濟條件好、社會地位高的親戚,能感覺窮親戚是來求他們辦事的,所以都是表面熱情,其實心裡並不高興。
親戚之間也是有鄙視鏈的,不要覺得他們對你的想法很重要。他說你好與不好,那是他的事情,沒必要非得活在親戚的評論中。
如果你在親戚當中是富有的,或者是掌握些權力的領導,偶爾回一次老家,那麼親戚們都會巴結著對待。熱不熱、餓不餓、累不累?關心的話語一個接一個!生怕冷落了這位「高貴」的親戚。
如果你在親戚當中是窮困的,或者是一事無成的,回到老家時,親戚們最多打個招呼,通常不會接二連三地來看望你。你在破舊的老屋裡住幾天,那可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另外,貧富差距也會讓人產生嫉妒之情。落魄的嫉妒富貴的,總感覺對方是在顯擺。明面上談笑風聲,背地裡還不知道怎麼恨恨地罵著對方。
沒準還有詛咒富貴人家早點破產,誰讓他們一天光炫耀。
同是吃一口井水長大的人,憑什麼你要比我好?
人是群居動物,在社會上生存,各自有各自的圈子。當你在農村時,你的圈子就是你村裡的親戚或鄰居。當你在城市生活時,你的圈子就是你的同事和朋友等。
圈子重組時間久了之後,人們慢慢會向新圈子發展,無論思想還是行為。於是和以前的圈子不能很好地融合了,特別是作為你的配偶,對方更無法融合進你的親戚圈。
好歹你還有些親情在呢,但你的配偶和他們一點親密感都沒有,讓他怎麼毫無怨言地接受?
親戚最大的特點就是:哪怕關係不常保持,但見了面還是要熱情一番的,不管這熱情是真是假,親戚的名頭總是在的。
和朋友翻了臉就不來往了,和親戚若不是天大的仇恨,總是拉不下那個面子與之絕交的。
李爺爺說,親戚就是個關係網,網住了世代有些血緣聯繫的人。親戚往往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不在身邊,多數時候根本無法給你提供實際的支持和幫助。
而同事和朋友不一樣,你們在一個圈子裡,圈子裡的動向大家都是清楚的。
有時候,也許你不開口,但他就主動來幫你了。
我們根本不需要把親戚看得太重,只需要不牴觸、不深交就可以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和親戚之間也要保持一個「淡」的度,對那些自己真的不喜歡的事情,還是堅決說「不」,別讓自己活得太為難。
80歲的老人了,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眼神雖然不好了,但心卻更明了。
你們同意李爺爺的說法嗎?
初蔻,洞悉人情世故、擅長男女情感分析。如果喜歡我,就請關注我,有問題咱們坐下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