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開始,賞心悅事
點擊藍字「醫客」關注我們
如果你的另一半
將你辛苦熬夜爆肝寫的論文刪了
不可回收的那種
你會怎麼辦?
這是最近很火一個名場面,出自知乎的一個提問:
「因瑣事爭端把男友論文及資料全刪了,有挽回辦法嗎?怎麼才能讓男友消氣?」
這個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起全網熱議。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女生的男朋友是醫生,男友最近一個月都在嘔心瀝血攻克評職稱論文。
女生見男生白天辛苦上班,晚上更是熬更守夜寫論文搞得精疲力盡,簡直心疼得不行。為了體貼男友,她親自熬了一碗冬蟲夏草湯給男友補補。
可誰曾想女生的滿腔熱情最終化作了怨氣。
因為醫生男友不僅不領情(湯喝了兩口就繼續肝自己論文),還對女生愛搭不理。
於是兩人開始拌嘴,後來越吵越兇,女生委屈大哭,男友非但沒哄,還說了句「隨便吧」就走了。
這無疑更加刺激了女生的情緒,她便背著男友把他的論文和資料全!刪!除!了!
這裡的刪除,不是簡單移到回收站的那種,而是徹底粉碎了文件。
事後女生害怕,趁男朋友不在的時候叫了專業維修來家裡,維修表示已經二次寫入了,根本無能為力,只好找來閨蜜商量。
事後,男生得知論文被刪後,抱著電腦主機離開了。至於他們會不會分手,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論文被刪的痛,肯定會在男生心裡留很久。
醫學博士被刪論文是個什麼等級的事情?此處借用一位網友的說法:
首先,這可能是一位醫生逝去的青春和掉落的頭髮以及無數個黑眼圈堆起來的心血。
資料不是憑空而來(尤其是醫學方面)。這些都需要看各種中外文獻,查看臨床病例,甚至還要找老師託同事,一點點嘔心瀝血,熬夜爆肝一個字一個字摳出來的。
辛辛苦苦搜集的資料,一下子全沒了。
其次,這不僅是學術科研的問題,這可能正關係著他的前程。
論文的價值有多高?曾有女醫生在徵婚時,用10篇SCI作為嫁妝。
雖是玩笑話,不過,作為醫生,除了業務能力要不斷提高外,還有學術論文寫作及發表也很重要。
畢竟
論文=崗位=薪資!
三十幾歲的醫生,如果所在醫院有相應的科研要求,那大概率和他的晉升相關,有可能這篇論文會讓他直到退休都過得不一樣。
顯然,女生在刪這篇論文的時候,並不了解論文的重要性;也顯然,她沒有做好當醫生家屬的準備。
畢竟,作為醫生,家屬確實也是特殊的存在。
別人家的老公 VS. 醫生老公
別人家的老公陪著過每個節日,而醫生老公在除夕夜還值著班;
別人家的老公會貼心照顧懷孕妻子,而醫生老公在老婆生產時,可能還在手術;
別人家的老公回家陪老婆孩子,而醫生老公不但回家晚,到了還倒頭大睡;
別人家的老公吃飯時談的都是逸聞趣事,而醫生老公談的可能是蛋花樣便便、巧克力醬囊腫、慄子型的前列腺。
而這些,她真的準備好了嗎?
容易衝動可能是情緒問題,這個也許還能干預,還有救;而衝動後做什麼則是道德和教養問題,這是從小時候就開始被潛移默化的下意識行為。
解決爭吵的方式,是冷靜下來以後好好溝通,而不是繼續傷害對方。
明知這些論文和資料是他嘔心瀝血寫出來的,還去刻意「粉碎」,只是簡單的洩憤嗎?
愛一個人不是傷害一個人的理由。
這個事的結果雖然目前不明,但已經跑不出一個範圍。
上限取決於這位男醫生的耐心和愛意,下限取決於這位女友的行為底限。
現在要思考的是能否挽回損失,而不是讓人消氣彌補關係。
苦於論文的醫生,依然存在。
醫生因受科研壓力太大,有人選擇了硬扛,也有人選擇了放棄甚至造假。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論文成為醫生科研能力的評價標準這件事已經「變了味兒」。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提出:「SCI論文不能作為臨床醫生職稱考評中一票否決的指標。」他的提案重點圍繞臨床醫生評價制度、醫生職稱考評評估改革。
更令人振奮的是,就在上周,總理髮話要改變這一現象:醫生們為了評定職稱,把相當多的精力用於寫論文上,臨床實踐反倒少了。而臨床醫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臨床實踐和臨床病例非常重要。
一席壯言,可讓自稱「科研狗」的艱辛人士高興壞了。
抵達更好的未來還需要時間,期望科研論文的存在回到它本來該有的意義。
醫客說:全國醫護苦論文久矣~
【文章來源】醫客整理自健康界 楊慶閒彈醫跡江湖【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