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如金,純度越高,品位越高。做人一輩子,一定要以人品做底子。
人們常說: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
意思是一個人是否能被人欣賞,最終取決於這個人的人品。
所以說,一個人最真正的資本,並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錢,而是這個人的人品。而人品不僅是一個人最持久的魅力,還是一個人的最高學歷。
孔子曾言:「子欲為事,先為人聖。」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學做人。一個人做事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品質,要修煉自己的內在修養。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
做事先做人,立身不忘做人之本。
而往往人品好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遇到了請深交一輩子。
人品好的人,不怕吃虧
一時吃虧,一世富貴。
有一次,光武帝把進貢的一群羊賞賜給了朝上的大臣們,並要求分給各位大臣每人一隻。
光武帝的要求可難倒了負責分羊的官吏,因為這群羊大小不一,有肥有瘦,不知道該如何怎麼分。
許多大臣為了分到一隻肥羊而爭論不休,甚至說道要把這群羊全部殺掉,肥瘦搭配著分。
而博士甄宇覺得殺羊分肉是很丟臉的事,於是,他就自己先牽著一隻最瘦小的羊回家了。
其他大臣看到甄宇的做法,也都不好意思牽最肥的羊。然後,大臣們都撿最小的羊牽,每人也都沒有怨言。
後來,這件事傳到了光武帝耳中,光武帝很是欣慰,而甄宇因此也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譽。
之後,在群臣的舉薦下,加上甄宇為人忠厚,遇事謙讓,而被提拔為太子少傅。
而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像其他大臣一樣,不願意比別人得到的少,生怕自己吃虧。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成功人士,其實我們眼裡成功的人,都是不怕吃虧的人。這些人的智慧就藏在他們吃的「虧」裡。
李嘉誠曾教育兒子李澤楷說:「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少賺了一個兩分,卻多賺了N個六分。
人生在世,決定勝負的,從來都不是一關一隘的得失和一時一地的虧盈,而是百川聚來的泓沛。
做事肯為別人考慮,別人受以恩惠自然會投桃報李,願意吃虧的人,收穫的遠比他們捨棄的要多。
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吃虧多了,總有厚報;愛佔便宜的人,定是佔不了便宜,贏得了微利,卻失了大貴。
願意吃虧的人,從不在乎表面上的吃虧,因為他們懂得再好的東西,誰都不可能長久擁有,不必計一時回贈。
吃虧決不虧,惜福才有福!
你現在所承受的,都是你起心動念所造。你將來所擁有的,都是你當下舉手投足而來。
願意吃虧的人,他們看重的是實質性的「福利」,不怕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
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吃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
如果你遇到不怕吃虧的人,那一定是值得深交的人。
人品好的人,從不讓人難堪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
大地若不厚,如何承載山川河海,人心若不厚,又豈能得深厚福報。
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
一位穿著破舊的老人走進一家剛辦完喜宴的酒店,然後從衣服口袋裡拿出了幾個塑膠袋,把桌上的剩菜一個個倒進了塑膠袋中。
因為酒店客人太多,並沒有人注意到老人。
這時,酒店經理正好到這巡視,一眼便看到了角落裡的老人。
同行的服務生同時也看到了,於是想要上前去把老人趕走,但是經理阻止了他,並與服務生一起等待老人自己離去。
老人走後,服務生問經理為什麼不去阻止老人?
經理卻說:「按酒店規定,我們可以讓她馬上離開,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家裡窘迫,怎會有人在這個時候偷偷來裝菜?肯定是不想讓別人看到,你現在進去,只會讓她難堪。」
服務生這才明白過來。
不讓別人難堪,在力所能及之事上保住別人的體面,懂得切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就是一種厚道。
古人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雖然不讓別人難堪只是一個小小的善行,但是善行不分大小,有時候,最小的善行勝過最大的善念。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懷善念,行善舉,必得福報。
厚道與才能,學識和學歷都無關,它是一種關乎人性的美德。厚道的人內心純良,心懷感恩,對人沒有惡意,對事坦誠寬厚,這樣的人,人生的好福氣,自會來到身邊。
所以,與人交往,要深交心地善良,坦誠寬厚,常為他人著想的人,因為與這樣的人相處不必處心積慮,不用擔心被傷害。
人品好的人,誠以養德,信以立身
《賢愚經》云:「夫人生世,誠信為本。虛妄苟存,情所未許。寧就信死,不妄語生,復為種種說誠信之利,廣為分別虛妄之罪。」
意思就是人活在世上,應該以誠實守信為基礎,做到言出必行,如果以虛假和欺騙來和人交往,於情於理都是不會被人認可的。
有一個囚犯因犯罪而被判絞刑。
臨死前,他因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而感到遺憾,所以他希望能與母親最後見一面。
國王知道這個囚犯的這份孝心後,便同意他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有一個條件,就是他必須要找一個人來替他坐牢。
然而這個囚犯被難住了,誰會願意冒險替死囚坐牢呢?這時,囚犯的朋友聽說了這件事後,挺身而出願意代替坐牢。
就這樣囚犯的朋友替代囚犯住進了牢房,而囚犯也如願以償地回家去探望母親……
時間飛逝,刑期就快要到了,可囚犯還沒有回來。
許多人都說囚犯的朋友太傻,認為囚犯肯定不會回來了。而囚犯的朋友卻什麼都沒說,因為他了解囚犯的為人,他相信囚犯一定會回來。
行刑的日期到了,這天一早就下起了大雨。
囚犯的朋友被押到刑場,可囚犯還是沒有回來,人們都紛紛痛罵囚犯是個的忘恩負義的人。
馬上就要行刑了,絞索已套在了囚犯朋友的脖子上,此時膽小的人都嚇得閉上了眼睛。
就在這緊急關頭,突然從遠處傳來:「我回來了,我回來了……」的高聲呼喊。只見囚犯從風雨中飛奔而來。
最後,國王被囚犯堅守誠信所深深打動,當眾赦免了他的死刑。
人生在世,我們可以摒棄美貌,也可以捨棄名利,但唯獨不能沒有誠信。以真誠待人,仁恆愛之以守信為人,人恆敬之。
在《鬱離子》中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一天,濟陽有個商人在過河時船沉了,他僥倖抓住了一根大麻杆,然後大聲呼救。
正好附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道:「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一百兩黃金」。
後來,漁夫把商人救上了岸,可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只給了漁夫十兩黃金。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
商人卻說:「你一個打魚的,一生都掙不了多少錢,我給了你十兩黃金還不滿足嗎!」
漁夫無奈,只得怏怏而去。
沒過多久,商人坐船過河,不料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準備前去救人,曾被商人騙過的漁夫說道:「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
於是沒有人願意去救商人,最後商人淹死了。
商人兩次過河船沉而遇到同一個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信任。一旦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賤;心缺敬畏,言行必隨便;心缺誠實,言行必虛妄;心缺涵養,言行必粗陋;心缺教化,言行必無禮;心缺善良,言行必惡毒。
心是一桿秤,秤出自己的言行;言行是一面鏡,映出自己的心靈。
誠實守信,言出必行,是做人的基本。一個人如果有了誠信,就會在社會上擁有了一席之地;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就像一棵倒下的大樹,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根。
和誠信,言出必行的人深交,誠以養德,信以立身。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這一輩子,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可能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如果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多和那些人在一起,時間久了,慢慢的自己也會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
人的一生,能深交幾個人品好的人,就是最大的福氣,餘生不長,一定要和最好的人同行。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