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說:「人生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實則感情亦是如此。
自始古人皆知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再到如今人人口傳的強扭的瓜不甜這句俚語,何嘗不是強調這莫強求三個字?所以越是相愛,越不要強求。
有人在戀愛中追求精神、思想的共鳴,於是他渴望柏拉圖式的愛情,追求心靈溝通,將理性的思想建立在純潔的愛情之上。
在我認識的男性朋友中,小超是唯一不多的長得很帥但單身很久的男生。記得之前他還在大學的時候,他曾對一個女生追求過很久,可是兩人在一起的第三個月便分開了。後來每每問起他是何原因決定不一起走下去,他總說是不合適、想法不一致。當時耳過旁風總覺得是他太矯情,現在細細想來,不愛是如此;愛亦是如此。
相愛的兩個人,需要互補的靈魂、需要思想的共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著想。如若真的相愛,請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想法,因為感情需要的是兩個人的互營。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對方的思想久而久之只會將對方越推越遠。
你聽說過「行為捆綁」嗎?它區別於又類似於道德綁架。據科學家統計:在懵懂的情感初期,女性出現為男性做出改變自己行為的機率遠遠大於男性的改變。
我的閨蜜小雯,在和男友維持了七年的長跑愛情之後,終於因為受不住男友的「行為綁架」,離開了他。
這期間,他們之間的愛恨糾葛也是真的舉不清道不明。她的男友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小雯苦苦經營的這些年,為了他小雯幾乎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圈。出門前的報備、飯局上的視頻、就連小雯的衣著打扮都一一過問。
細細想來這樣的愛情過猶不及、令人窒息、細思極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段感情裡男生愛的太過沉重,給了女生太大的壓力。
安全感從來都不是對方給的,是自己給自己的,在一段感情中不停地強求對方,只會讓對方感到壓力,真正的愛應該是令人愉悅的,讓人放鬆舒適。當跟戀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卻只能感到束縛、窒息感,那這段感情就沒有必要的,既是折磨自己,也是在消耗對方。
彼此相愛,但不要讓愛成為束縛。讓愛成為彼此之間的精神支柱。愛是成全,是甘願捨棄自我成全你,愛不是強求,不是緊繃的弦,雖奏樂動聽,但隨時崩塌。
愛情就像放風箏,線捏的太緊風箏飛不高,甚至隨時會落下,收放有度才會讓這段感情舒適,長久保持。聽過這麼一句話:「愛你的人從來都不是被強迫留下來的。」要學會如何讓對方心甘情願的留下,感情是件細水流長的事情,強行「扭瓜」也只是圖新鮮,保質期有限。
生活無大事,衣食住行育。其實愛一個人很簡單,無礙於在細微之處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耐心聽取她的建議、及時的改正自己的不對,這樣她才能知道你心裡足夠有她,而不是在敷衍她。取悅而來的愛情不是愛情,強求來的感情不會真實。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女兒的媽媽是那種下樓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齊的精緻女人,在女兒12歲時,她和爸爸離婚了,僅僅是因為多次阻撓無效孩子的爸爸一如既往的往她蘭花盆裡彈菸灰…… 親友來規勸,她只有一句話「他人很好,只是過不到一塊去」。
在旁人看來這是矯情、這是小題大做,但是婚姻不該將就,適合併不單單就是性格合適,還有生活方式、以及最起碼的尊重愛戴。因為一輩子太長。
男人總是用粗心來掩飾不夠愛你的痕跡,而真正把你放在心上的人,會時刻記住你的喜好,會設身處地為你著想,不會讓你受委屈,更不會不尊重你。既然相愛,又不能強求,那何必講究?
這世間最美好的愛情就是被父母認可,親友知悉,雙向奔赴,共同成長的愛情。遇到愛情容易,但想要經營一份愛情談何容易。
成家的意義,是讓幸福加倍,是讓煩惱減半,是因為兩個人在一起會比一個人更加快樂。這才是雙向奔赴的意義,才是結婚的最大收益。所以如果相愛,請記得留給對方一點空間、莫強求。
畢竟:衣不如新、人不如舊。那婚姻就是在平凡的日子裡,反覆愛著同一個人。長久下來你會發現,很多愛都是自發性的,越是強求,反而越是求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