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暴力傾向:有過性關係、越親密就越明顯?

2021-01-11 東方網

  愛我就應該聽我的話。愛戰勝一切,所以打是親、罵是愛。

  愛不需要說對不起,所以戀人之間不需要必要的禮貌和客氣。

  愛是忠貞,所以對方偷看一眼其他的異性也是一種背叛。

  愛是公主和王子從此幸福地在一起,所以人們不能承受戀愛中的衝突和磨合併將其擴大升級。

  在這樣愛的話語的包圍下,有一群年輕人,在愛和暴力編織的網下,不能呼吸。

  清華BBS:身邊的戀愛暴力

  5月的水木清華網站,有一條題為《她扇了我一耳光,我回了她一耳光!》的帖子赫然榮登當日的十大熱門話題,大致內容如下:

  她是一個任性的女孩,而我也是一個性格比較倔強的人

  今天因為事情吵架,可能我說的話過於偏激,她猛地給我一耳光

  以前吵架時,她也經常扇我耳光,一般我都躲過去了,或者我輕輕地推她一下

  今天我實在受不了了,狠狠地回了她一耳光,然後她像瘋了似的在我身上亂抓

  我的手被抓破,流了很多的血!我推開她,她就過來咬住我的胳膊,狠狠地咬

  我痛得實在受不了了,推開她,真不知她會如此狠心!

  手上流著血,擼起袖子,胳膊被咬得血淋淋的!

  看到這樣的帖子,你會說什麼?你是否會搖搖頭,嘆口氣:「哎,現在的年輕人!」或者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一下,輕描淡寫一句:「小兩口打架唄!」

  而「戀愛學者」會脫口而出:戀愛暴力。對此,世界衛生組織這樣定義:在戀愛關係中,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蓄意的言語、身體、心理以及性的攻擊和傷害。通常,人們覺得只有打到頭破血流才叫暴力,沒想到,在這個定義中,暴力的範圍急劇擴大。當然,打人和強姦不容置疑是暴力。可你想沒想過,辱罵戀人「笨」、「蠢豬」、「沒修養」、偷看戀人的手機來電、簡訊留言、QQ記錄、控制他/她跟朋友的交往、對方不想跟你做愛時你說「如果你不同意,就是不愛我」等……所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其實都是暴力。

  1981年,美國學者Makepeace首次關注戀愛暴力,並發現1/5的人在戀愛過程中至少經歷了1次暴力。1989年,Sugarman和Hotaling的著名研究顯示,1/3至1/2的大學生以及1/10的高中生都認為自己經歷過戀愛暴力。這兩項研究都只局限在身體暴力,另一研究(Ryan,1998)將其他三種暴力(尤其是言語的攻擊)都加進來,發生率高達95%,也就是說,幾乎每對戀人之間都存在過暴力,只是程度、嚴重性和頻率不同而已。

  至今為止,西方關於戀愛暴力的研究多如過江之鯽,然而國內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卻鳳毛麟角。報紙上時時可見相關的報導,BBS上處處充斥著這類話題的討論,但沒有人知道中國年輕人中發生戀愛暴力的比例是多少,我們只能從清華BBS這樣身邊的故事來管中窺豹,尋找故事背後的真實。

  野蠻女友:影像還是真實?

  一網友評論上面的故事,「都是野蠻女友給鬧的」。2000年,「野蠻女友」的電影盡人皆知。自此,「野蠻」女性形象在傳媒所向披靡。黃品源一首5分鐘的MTV《小薇》就挨了不同的「小薇」50多個耳光,韓國電影大佬和師姐一路野蠻下去。這些文本塑造了嶄新的戀愛模式:男孩溫柔、寬容而又體貼,女孩漂亮、暴力而又善良。然而這類文本的泛濫,究竟是源於生活的原型,還是男性導演一廂情願的幻想?

  BBS上男孩的敘述,建構了一個受害者的故事:挑起事端是女孩,男孩過去不忍即躲,這次忍無可忍,採取回擊,然而回擊造成的後果就是女孩的反應過度,用男孩的原話說,「她像瘋了一樣」。可是,這個故事中遺漏了一點,女孩在事件中心情如何,是否也同樣覺得受到傷害?在描述對女孩的回擊時,男孩用了形容詞:「狠狠地」。可是在這整篇文中,「狠狠地」是被輕描淡寫地提及甚至被忽視的。故事中的男主角忽視了男女雙方在體能上的差別,也忽視了自己「狠狠地」扇耳光可能給對方造成的傷害,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

  這個故事挑戰了對親密關係中暴力的傳統解釋,親密關係中的暴力是由於父權社會的性別不平等造成的,男性是施虐者,女性是受害者,彼此兩分,不可調和。這個故事的特殊之處在於:首先,這是個相互間暴力的故事;其次,這個故事尤其強調女孩子的暴力行為,故事中男性和女性的形象也是大錯位,女孩不再是被動的受害者,而是個主動的行動者,男孩卻一改錚錚鐵骨、熱血男兒的形象,扮演了楚楚可憐的受害角色。

  大量研究發現,大多數(超過2/3)情侶間的暴力都是相互的,發生的普遍性很高,但嚴重程度卻低於家庭暴力。由於戀愛擁有一下基本特徵:愛情的浪漫、雙方比較獨立、少有經濟上的瓜葛、沒有孩子的羈絆、沒有法律上的保障和約束。於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戀愛本身賦予了女性特殊的權利,甚至有人稱之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所以女性的暴力行為在戀愛這個階段就顯得格外理所當然。

  從另一角度來看,男孩心中還有對女性「溫柔善良賢淑」理想形象的憧憬,所以對他而言,他認為女人是不應該有攻擊性的,如果女人有了攻擊行為,那麼不是病了就是瘋了。現實生活中的男孩喜歡電影中野蠻女友純屬葉公好龍,欣賞是圖個新鮮,卻無福消受。

  越親密,越暴力?

  前幾天的《北京青年報》登出這樣一則消息:一男子發現自己從網上結識的女友竟然是「小姐」,於是揮刀殺人。這則新聞看似不可思議,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陌生人是「小姐」,他自然無所謂,然而,一旦是親密女友,他就有權採取極端行為去「捍衛清白」嗎?

  很多比較研究發現,在普遍意義上,戀愛時間長的和時間短的戀人相比,有性行為和沒有性行為的戀人相比,同居的和不住在一起的戀人相比,都是前者更有暴力。於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越是長久的、「一夫一妻」的、有親密行為的戀人,發生暴力的可能性就越高。簡言之,越像婚姻關係的戀人發生暴力的可能性越高。

  在這一點上,約會強暴表現得尤其明顯,1999年潘綏銘關於大學生性觀念和性行為的調查發現,位居強暴者前三位分別是朋友、戀人和同學,陌生人遠遠落在後面。這凸顯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傷害你的人往往是你最親近的人?難道,親密賦予了傷害對方、用暴力針對對方的特權?

  曾經訪談過一名在戀愛中遭遇到暴力的女孩,她斜躺在校醫院的病床上,手綁繃帶,面帶傷痕,我進去的時候,她的表情非常冷漠。

  我問她,這是第一次嗎?

  她搖頭。

  那你以前有沒有向誰說起過?

  她的語氣突然激動起來:我只和我一個最好的朋友說過,可還沒等我說什麼,她立刻回答,這麼個濫人,還不趕快和他分手。

  那你的感覺是什麼?

  她根本不理解我。她的態度讓我傷透了心,我再也不想跟誰說我的事情,反正別人也理解不了我。

  那你擔心什麼呢?

  我……我不願和他分手,說著,她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女孩之所以流淚,是因為她不僅感受了暴力帶來的傷害,而且內心依舊懷有對那個男友的愛。人是複雜的個體,從來都擁有複雜的情感,就好像女孩對我說:「我憤怒、無奈,但還愛他,又恨自己還在愛他。」這麼複雜的情感很難用簡單的理論去概括總結。在這種現實面前,愛與暴力相對立的思路如此蒼白無力,因為他們在說:有了暴力就不再有愛,有愛就不應該有暴力。最新的理論認為,在有暴力行為的情侶之間,愛和暴力是相互依存的,即便是特別具有暴力性的戀人,他們內心依舊或多或少還有對彼此的愛。愛,由於具有理想化對方、不確定性、排他性等的特徵,甚至有可能成為暴力的幫兇。

  愛我就應該聽我的話。愛戰勝一切,所以打是親、罵是愛。

  愛不需要說對不起,所以戀人之間不需要必要的禮貌和客氣。

  愛是忠貞,所以對方偷看一眼其他的異性也是一種背叛。

  愛是公主和王子從此幸福地在一起,所以人們不能承受戀愛中的衝突和磨合併將其擴大升級。

  在這樣愛的話語的包圍下,有一群年輕人,在愛和暴力編織的網下,不能呼吸。

  愛的幸福樂園

  如果愛情那麼恐怖,為什麼年輕人都還趨之若鶩?原因很簡單,年輕人始終都在嚮往浪漫的愛情。那麼,為什麼甜蜜會發展成彼此間的傷害和暴力呢?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努力尋求造成危機的因素,例如生於單親家庭、缺乏父母的愛和教育、在家庭和社區中目睹暴力、幼年期經歷過體罰和性侵犯、早戀、學習成績不佳、酗酒、頻頻換工作等。

  他們還指出,以上因素中,如果一對情侶佔據多條,遭遇戀愛暴力的機率就高。然而,對這些因素的認定並不能解釋根本原因,所有因素和戀愛暴力之間並非是直線到達的因果關係。

  更有激進的研究者認為,即便尋找出這些因素,也於事無補,反而會造成對有此類經歷的年輕人的歧視。於是,他們更倡導要對正在戀愛的年輕人進行教育,學會營造健康的戀愛關係。

  社會學家Johnson認為,在兩個人營造的愛情中,我、你和雙方之間的關係是三個重要的因素,健康的戀愛中,三個因素是獨立的,都是重點,是允許對方成長的。其中,不健康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是雙方都放棄自我,以關係為重,於是,最後為了維持關係而泯滅彼此的個性;另一種最為危險,在三者之間,以我為重,強加於他人,關係的焦點在於命令和要求,這種關係最容易產生暴力。因此,只有獨立平等的戀人,又懂得在三個因素中掌握平衡,才能置身愛的幸福樂園。

相關焦點

  • 如何與暴力的渣男分手?| 警惕親密關係暴力
    在這種戀情裡,一般男性會以「大男子主義」自居。  第一次戀愛的青青面對戀愛套路駕輕就熟的男友,有種說不出原因的不舒服。隨著交往的深入,男友的一些行為愈發地讓她不自在。  比如:「他覺得青青的穿著沒有女人味,必須按他的要求穿高跟鞋和裙子」、「頻繁地給青青打電話問她在幹嘛,和誰在一起」、「經常貶低青青,罵她是個廢物,什麼事也做不成」……  最讓青青受不了的是,男友用盡各種方法想和她發生性關係。
  • 識別有暴力傾向的人
    受訪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馬 皚7月底,廣受關注的「杭州女子失蹤案」以「一場有預謀的故意殺人案」告破,神秘失蹤的來女士確係被丈夫許某某殺害並分屍拋棄。據悉,許某某因財產等家庭矛盾,心中不滿,遂產生殺妻動機。在譴責犯罪分子殘忍無情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為保護自身安全,是否有方法識別身邊有暴力和犯罪傾向的人?
  • 女人如何識別有暴力傾向的男人?
    這麼令人痛心的事件又再次發生,在引起社會關注的情況下,作為女性的我們還是需要從源頭斷絕這種悲慘的事件的發生,保護好自己,在戀情前期就看清楚這個男人是不是有暴力傾向。,殘暴傾向的男人有什麼樣的特點?下面,【吉言情感】就來給所有女生說說有暴力傾向的男人具備什麼樣的潛在特徵? 下面我所寫的,女生們都需要好好注意,遠離這幾種男人,因為這樣的男人是會要了你性命的。
  • 見證家庭暴力後,如果可以提前識別暴力傾向就好了
    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三種應對方式​:屈從:孩子會無意識地選擇有暴力傾向的伴侶。重複自己小時候受害者的角色 2. 逃避: 孩子會迴避人際關係,封閉自己。甚至有被​迫害幻想症。 3.反擊:把對父母的憤怒發洩在長大後的親密關係中,發洩對象是​伴侶和孩子。⭐我們可以看到第三種類型是有攻擊性的。如何可以識別​?最好的建議就是觀察對方父母是否有暴力傾向​。或者觀察他對弱者的態度​。如果你就是第三種類型,請尋求心理醫生幫助​!⭐如果你是第一種類型,請​謹慎避開有暴力傾向的人,即使ta對你有很大吸引力。
  • 女性如何才能避開有「暴力傾向」的另一半?
    人無完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點,但在兩性關係中,對女人來說最可怕和難以接受的便是另一半有暴力傾向問題,所以我們在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仔細地觀察,從他的一些行為、生活習慣等方面來判斷這個人是夠具有暴力傾向,如果有,請務必遠離。
  • 心理學:姑娘,越是有暴力傾向的男人,這3點特徵越明顯,慎防
    無論是談戀愛還是結婚過日子,找一個踏實、有趣的人最重要,他們也許會有一些小毛病,甚至偶爾和你吵架,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陳嶼,是一個十足十的直男型老公,把一些愛藏在細節裡,從來不喜歡解釋,相信同款的老公很多,這一類人最大的好處是凡是有底線,絕對不可能對一個女孩子動手,更不會發生像「張東升」那一類事情,想想自己的枕邊人隨時對自己磨刀霍霍,真可怕,我們在談戀愛之前,一定要對這個人先進行觀察,然後再做定論,如果發現你身邊的男人有這3點特徵,慎防!
  • 戀愛中的暴力可以被原諒嗎?
    戀愛在某種意義上就像一場冒險,遇到怎麼樣的人,就是運氣的好壞。日子越久,男孩子暴力的傾向開始展現,是一個晚上因為一件不重要的小事,兩個人開始吵架,女孩給男孩做了晚飯,吃飯的過程中,男孩生氣摔了吃飯的碗,女孩也是在氣頭上,使勁摔了凳子,男生就說那你拿凳子往我額頭來啊之類的,兩人也因此說分手,但後面又和好了,我們也開始說這個男生可能有暴力傾向,a卻覺得還可以原諒,沒有傷害到自己。戀愛中男友暴力,到底值不值得被原諒吶?願所有人都可以被溫柔的愛著。
  • 如何在熱戀期判斷TA有沒有暴力傾向
    婚後,丈夫王光宇的暴力傾向越來越嚴重,董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機會,她也不敢反抗,因為反抗後會被打得更狠,而且還被威脅不讓家裡人好過。董家人前後都報了8次警,但每一次警 察說的都是相同的話:兩人是夫妻,不好管。
  • 有這3點行為特徵的男人,往往有家庭暴力傾向,女人需謹慎
    一個有暴力傾向的男人,不管他怎麼掩飾,總能從他日常的生活習慣和行為中發現一些痕跡,作為戀愛中的女人來說,一定要小心謹慎。這樣的男人往往有暴力傾向,而且不喜歡和她人交流,少言寡語。那麼,有人會說男人就像變色龍,一旦花言巧語起來,女人毫無招架之力,哪裡還有能力去區分男人是否有家庭暴力傾向。
  • 家庭暴力?不要給孩子錯誤示範
    學術界認為有家暴傾向的個體往往是由於家庭因素或者成長過程中依戀關係受挫造成的。1、孩童時期見過或經歷過家庭暴力的小孩,長大後更容易有家暴傾向。小孩子的世界觀很大程度是根據大人示範來的,早期經歷過家暴的小孩,在長大後更有一種潛意識會採取家庭暴力的方式去維繫親密關係,並在潛意識裡合理化這種行為,不認為是一種壞的行為。
  • 在生活中有很多擁有暴力傾向的人,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提前預防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一個人是否有暴力傾向得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日常行為中和日常舉止中科院看出來,在生活中的我們會發現,有暴力傾向的人通常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大家一定要留心提防。但是對於有暴力傾向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失去對情緒的控制。面對各種突發情況,他們無法保持冷靜,讓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正是因為如此,當局勢來臨時,他們將變得異常情緒化。
  • 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經歷過「戀愛暴力」
    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戀愛暴力現象」。戀愛暴力指的是「在戀愛關係中,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蓄意的言語、身體、心理以及性的攻擊和傷害。最常見的戀愛暴力之一就是「冷暴力」。很明顯,這個男生的控制欲很強,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很多男生想在戀愛關係中佔據主導地位,也就是一切按照他們的想法來,一旦發生了與其認知不符或者難以掌控的情況時,他們往往會採取暴力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主導地位。
  • 他逼我發生關係,戀愛暴力真的好嗎?
    ,有一次小劉對小花表示兩個人一年多以來感情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如果他真的喜歡自己,就應該答應發生性關係,否則兩個人就分手,並表示他如果與小花發生關係,一定會娶她,會對她好的。小花和小劉談了一年的戀愛,有一次小劉對小花表示兩個人一年多以來感情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如果他真的喜歡自己,就應該答應發生性關係,否則兩個人就分手,並表示他如果與小花發生關係,一定會娶她,會對她好的。
  • 男人越沒有出息,在四個方面越明顯!
    很多男人沒自知之明,以至於連自己有沒有出息都不知道,其實男人可以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周邊的環境,前提是男人要精確認清自己,唯有如此,男人才能面對自己的缺點進行查漏補缺,倘若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屬於有出息的男人最好不過,假使你萬一不屬於有出息的男人,你就需要痛定思痛了,避免諱疾忌醫,為了助你日益了解自己,以下男人越沒有出息,在四個方面越明顯還望你能銘記於心,到時你對號入座加以分辨,你就會對自己有沒有出息的現狀心知肚明
  • 如何識別暴力傾向的人
    那麼,我們如何識別那些對愛情持偏執和暴力傾向的人呢? 首先,要注意別人是否有明顯的偏執、固執和不正常的想法。 其次,要注意他人是否有明顯的暴力傾向。 因此,對於這種有暴力傾向的人,姑娘們在戀愛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能駕馭。
  • 分手了怎麼辦,男友有暴力傾向該怎麼辦?
    有很多女孩在都還沒和男朋友明確戀愛關係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清楚男朋友是否有暴力行為的。可是在交往的全過程中發覺男朋友卻有暴力行為應當該怎麼辦?有一個網民從此難題找到夢緣情感專家,看一下諮詢顧問是怎樣看待男孩子有暴力行為的難題的。
  • 越親密的關係就越脆弱
    關係越緊密就越經不起挑撥。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憑什麼啊?因為要求高一點都傷不起啊。關係越緊密,彼此要求就越高,你默認對方完全靠譜,那麼對方沒達到你預期,不管是事實上的還是你想像中的,對你的傷害就越大。每看到曾經的好朋友之間「有隙」兩個字,就是有了縫隙,生了嫌隙的意思,心中便是一緊,一般來說,下一頁這兩人就會刀槍相見。
  • 怎麼判斷一個男人是否有暴力傾向?女人留意這兩個細節,就知道了
    當今社會家庭暴力這個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因為在婚姻生活中男人有暴力行為的話,那麼對這個家庭的女人就是非常不幸的。今天我們來講這樣的一個話題就是怎麼去判斷一個男人有沒有暴力傾向,我們通過兩個小細節來告訴你,因為很多女性向我反饋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是家暴這樣的字眼特別的觸目驚心。那麼如果你在結婚之後才發現這個男人有暴力傾向的話,那麼或許你做抉擇的時候就會很困難。
  • 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遇到暴力,該怎麼辦?
    很明顯,當你和伴侶在吵架或者氣急的時候,你或者伴侶可能會推搡對方,或者扇對方耳光;而處在親密關係之中,這種情況很常見。這種情形屬於情景性伴侶暴力,不要擔心,這種伴侶施加給你的暴力相對家暴來說,更加溫和,而且通常是交互的,這是指伴侶雙方都憤怒地、衝動地失去控制。另外一種較為嚴重的伴侶暴力行為是親密恐嚇,指伴侶一方把暴力作為控制和壓迫另一方的工具,我們可以理解為家暴。
  • 男人對你越親密,越不喜歡你
    如果一段關係一直是淺嘗輒止,沒有任何親密一點的舉動的話,這樣的關係一直都有距離,很難讓人打心底裡親近。  在愛情裡同樣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兩個人一直都是相敬如賓的感覺,很難有實質性的進展,只有兩個人都放下防備,願意和對方真正親近的時候,才會有戀愛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