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婆婆哭訴:辛苦60天伺候兒媳做月子,月子結束卻被兒子送出門

2020-08-22 阿眠的一封情書

古人云:「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缺點和不足。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忽略這些不足,發現對方身上那些美好的地方。

婆媳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

於女人而言,沒有多少婆婆是真正完美的。同樣的,也沒有多少婆婆是真的十惡不赦。

婆媳關係之所以會緊張,無非是兩人價值觀的不對等。

婆婆和兒媳思維三觀、眼界學歷的不同,必然會造成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這樣的兩人,長時間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些磕磕絆絆。

想要解決婆媳問題,其實很簡單。

只要婆婆能懂得分寸,不過分插手兒媳的生活,兒媳也能多些包容,不多計較婆婆的缺點,那婆媳之間就算有些小爭吵,也不會鬧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有些女人愛腦補,看了身邊婆媳不和的案例後,就容易給自己的婆婆貼上「壞」、「惡毒」的標籤。

可實際上,那些案例只是特殊情況。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女人的婆婆雖然說不上太好,卻也沒有那麼壞。

女人若是僅憑著固有印象,就對婆婆產生偏見,甚至拉著丈夫站在婆婆的對立面上,那和戲文中的惡媳婦又有何區別呢?

王阿姨和兒媳關係不好,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兩人之間的矛盾,還要從談婚論嫁時說起。

當時,王阿姨的兒媳要了18萬的彩禮。可王阿姨作為單親母親,一不是有錢人,二剛剛替了兒子付了一套婚房的首付,根本就給不起這18萬。

因為彩禮的事情,兩家人僵持了一段時間。後來,還是王阿姨的兒子掏出了自己的存款,才把這件事給解決掉。

不過,王阿姨的兒媳雖然拿到了這筆彩禮,可她和王阿姨之間的矛盾,卻再也解不開了。

在她看來,彩禮錢就該婆婆出,自己丈夫拿出來的存款,以後不還是自己的嗎?這四捨五入下來,等於王阿姨不花一分錢,就娶了一個兒媳婦進門。

這樣的認知,讓王阿姨的兒媳心裡很不舒服。結婚不到一個月,她就故意藉口要過二人世界,讓丈夫把婆婆送回了農村老家。

王阿姨理解兒媳的心理,也明白兒子夾在中間不好做,但她難免有些心寒。

再次住進兒子兒媳家,是一年後。

兒媳懷孕了,王阿姨身為婆婆,有責任照顧兒媳的衣食起居,負責操持整個家。

原本王阿姨覺得,照顧兒媳婦很簡單。可沒想到,兒媳婦嬌氣得很,這也不吃,那也不吃。

王阿姨讓她吃雞蛋、喝牛奶,兒媳說婆婆眼裡只有孫子;王阿姨讓她多吃蔬菜,她就會變換口氣,說王阿姨連點肉都捨不得給她吃。

王阿姨有時候忍無可忍,和兒媳婦說話的語氣也會變差。哪曾想,兒媳一聽到婆婆不耐煩,就又哭又鬧,非得讓王阿姨給自己道歉。

就這樣一整個孕期,王阿姨都是在小心翼翼中度過的。面對兒媳,她不知道低了多少次頭,也不知道說過多少好話。

兒媳婦生了孩子後,王阿姨也盡心盡力。

只不過,老人們的育兒理念,難免會和年輕人不同。再加上王阿姨也不會上網,更不懂科學坐月子的理念,只能憑藉著自己的經驗來照顧兒媳婦。

婆媳之間的矛盾,自然也是越積越多。

兒媳的月子,做了整整60天。在這60天裡,王阿姨費心費力,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也沒有吃上一頓完整的飯。她並沒有要求什麼,只覺得自己做這麼多是應該的。

可沒想到,60天一過,兒子和兒媳就不讓她再繼續待下去了,直接讓她回農村老家。她想留下來繼續幫忙帶孩子,兒媳也不給。

兒子對她說:「媽,你待在這,佳慧(兒媳的名字)不開心。我和她商量過了,之後就讓嶽母來帶孩子,每月給她三千塊錢,就當是辛苦費了。」

回到老家,王阿姨越想越委屈。面對鄰居的詢問,她只能隨意扯一個理由。可在親近的朋友面前,她卻再也忍不住了,她哭訴道:

「我辛苦60天伺候兒媳婦坐月子,沒落到一點好,結果月子結束,就被兒子送出門,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做錯了什麼。

可能我身上是有些缺點,可我也盡力改了。兒媳怎麼對我,我也不想去計較,真正令我心寒的,是我兒子的態度!」

身為婆婆,王阿姨或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兒媳有埋怨,有誤解,這都可以理解。

可她也並非十惡不赦,對待兒媳也算是盡心盡力,結果換來這樣的結局,難免會讓人覺得悲哀。

如果王阿姨的兒媳,不對她有偏見,那事情的結局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如果王阿姨的兒子,能夠在其中發揮作用,懂得分辨是非,能夠理解母親的不易,那一家人會不會和諧很多?

其實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惡婆婆。

很多女人覺得自己的婆婆不好,無非是因為兩人想法不同,三觀有差異。

只要彼此都能退一步,都能不去計較因為不同而產生的爭執,那婆媳之間的關係,必然會好上許多。

再說了,就算婆媳不合,可婆婆如果真的能放下芥蒂,為兒媳付出,在兒媳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那兒媳也該放下心底的偏見,對婆婆報以感激的態度。

我們不能因為身份的不同,就隨意抹掉別人的付出。

相關焦點

  • 60歲婆婆被送進養老院,老人含淚哭訴:「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麼
    歲婆婆被送進養老院,老人含淚哭訴:「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麼一天大清早就聽見有位60歲的老人在小區裡大罵自己的兒子兒媳不孝,由於時間太早大家都在家,自然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通過老人的怒罵,圍觀的人都了解了大概的經過,原來是老人身體不好想讓兒子兒媳伺候下,但沒想到兒子兒媳卻直接將自己送去了養老院,這才讓老人一大清早就來鬧。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導語:有人說,60歲左右的那代人是最辛苦的。他們生在缺吃缺喝的年代,餓過肚子做過苦力,一輩子兢兢業業,上有老人下有兒女,在他們年輕時,孝順老人是絕對真理,而當他們老了,全社會又都要求他們體諒扶助兒女。網上常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我還真怕如果我不去伺候兒媳,她會因此對我產生不滿。我還聽很多兒媳說,如果婆婆不伺候月子不幫忙帶孩子,以後就不負責養老。
  • 婆婆帶孫,讓兒媳找娘家伺候月子,婆婆生病兒媳:找你小兒子伺候
    ,也不願意去照顧你月子,反而讓你的娘家父母來伺候月子,那麼等婆婆年邁生病,需要人照顧時,作為兒媳,你願意去陪床伺候嗎?生下孩子,小芬心想,婆婆這回肯定會過來伺候月子了吧。婆婆就說,讓小芬找自己娘家父母來照顧月子。老公被氣得不行,可他也拿婆婆沒有一點辦法,畢竟婆婆也是分身乏術,兩個兒子都需要她,她也騰不出手。最後,小芬求著媽媽來幫忙了兩個月,自己才慢慢上手。婆婆不伺候月子,小芬心想那孩子婆婆總該來幫忙照看一下吧。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導語:有人說,60歲左右的那代人是最辛苦的。到底是該伺候生病老人,還是該伺候坐月子的兒媳呢?這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今天這個故事,就是一位60歲的阿姨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這種難題的故事,希望大家讀完有所感悟。
  • 婆婆:「我寧可出錢也不伺候兒媳的月子」
    兒媳特別貪睡,晚上得叫幾次才起來給寶寶餵奶,沒幾天就嫌棄夜裡折騰,非要把奶先擠出來存上,讓我再熱了喂,她真以為我是鐵打的,我也是六十歲的人了。本來說好讓親家母過來幫我,可兒媳婦心疼自己的媽,啥事都喊我,說我比她媽做的飯好吃,給孩子洗澡都嫌她媽手重,結果我還的伺候她媽,這我也認了。可我忍不了兒媳的指手畫腳。
  • 68歲女人的錦囊妙計:伺候兒媳月子,這樣做才能不讓兒子為難
    婆婆總說,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不想他過得不好。可兒媳也是兒子心尖上的人,婆婆為難了兒媳就約等於為難了兒子。反之也是一樣的道理。尤其在月子期間,婆媳相處得最多,也最容易發生摩擦。那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種矛盾呢?
  • 兒媳坐月子婆婆躲小兒子家,她住院兒媳不伺候,送三千得罪婆家人
    ,為了躲避照顧月子,打著照顧孫子的名義,躲去了小兒子家。結婚後一年,宋英懷孕生下了兒子。就宋英剛生下孩子第一天,婆婆來看了一趟,然後就沒影了。老公原本請婆婆來照顧月子,可婆婆卻說大孫子需要她,她得去照顧大孫子。宋英覺得很憋屈,小侄子都已經四歲多,上幼兒園了,只需要早晚接送,不需要怎麼特別照顧。
  • 6旬老人被兒媳送去養老院,忍不住哭訴:月子仇你居然記了一輩子
    其中最能體現婆媳情感交流的時期往往是寶媽在「坐月子」的時候,如果婆婆像照顧女兒般細心地照顧寶媽,這份情意寶媽定能銘記感恩,但如果此時婆婆做不到位,說不定就結下了「月子仇」。>秦老太已經年過六旬,由於丈夫去世的早,兒子兒媳擔心她一個人在老家生活不方便,於是特地將她接到了家裡同住。
  • 68歲婆婆委屈:沒給兒媳彩禮伺候月子,兒媳不給養老,兒子斷來往
    婆婆和兒媳,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走到了一起。因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那麼她們的相處,那完全就只能靠著良心。有些婆婆,年輕時,對兒媳好,給兒媳彩禮,給她坐月子。兒媳雖不是親閨女,卻勝似親閨女。而有些婆婆,年輕時,仗著多年媳婦熬成了婆,開始作威作福,倚老賣老,想讓兒媳主動向她低頭。甚至還通過彩禮和兒媳坐月子,以此刁難兒媳。
  • 「你生孩子,憑啥讓俺伺候月子」婆婆發朋友圈,兒媳回復很解氣
    但是琪琪的婆婆卻不這樣認為,她的認知是:「兒媳生孩子是她自己的事,為什麼讓我伺候她坐月子?&39;因此,當她的兒子和琪琪結婚時,她明確表示,她將來不會照顧兒媳坐月子,更不會幫帶孩子,讓琪琪他們自己想辦法。
  • 兒媳坐月子,婆婆教兒子,「你就晾著她,看她能怎樣!」
    不是婆婆不伺候月子,也不是少燉了一鍋湯,就產生了月子仇。而是指婆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外說伺候兒媳坐月子,對內卻趁兒媳產後虛弱,欺負虐待她。暗中使用冷暴力,裝聾作啞不理會兒媳的需求,還在兒子面前扮好人,挑撥小兩口的夫妻關係,讓兒媳陷入孤獨無助的絕望境地,甚至落下月子病,一生受病痛折磨。
  • 68歲婆婆被兒媳送進養老院,老人當場哭訴:月子仇至於記這麼久
    68歲婆婆被兒媳送進了養老院以前家長養孩子其實都比較隨意,也是為了養孩子防老,等到自己年紀大了之後,還有孩子可以照顧自己。但現在很多人也都已經想開了,為了以後不拖累自己的孩子,都提前為了養老做準備,但還是有很多家長想著依靠孩子度過晚年生活。
  • 「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子照樣給我養老」,6年後婆婆自食其果
    宋婆婆眼界高,總認為兒媳嫁給兒子是高攀,曾經一度阻止兩人在一起,雖然最終結婚了,可宋婆婆始終沒有放下對兒媳的成見。兒媳出生農村,大專畢業後做了一名出納,每月工資到手3500塊錢。一年後孫子出生,宋婆婆高興歸高興,但是告知兒媳:「生孩子是你們小兩口的事,別指望我伺候,你媽在老家沒啥事,喊她來照顧你坐月子。」
  • 兒媳生女兒,婆婆藉故不伺候月子,刻薄話語導致兒子婚姻破裂
    高欣懷孕時,婆婆特地找人給兒媳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說,「你兒媳懷的一定是個孫子。」回家後婆婆樂呵呵的把這個消息告訴高欣和張希,張希聽了以後,樂得合不攏嘴。但高欣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婆家人一直渴望自己生兒子,如果生的是閨女,那婆家人不得吃了自己,因此高欣心裡壓力特別大。
  • 老人伺候兒媳月子,白天幹活晚上睡地板,父母淚下:兒子白養了
    ,媳婦起初不願意公婆來住,她覺得農村人的習慣不好,可自己的媽媽腰椎不好,不能伺候自己月子,無奈之下同意了。可兒媳經常不甚滿意,要麼就是嫌棄婆婆做飯口味不好,或是尿布洗的不乾淨,嫌公公咳嗽聲音太大,還老是躲在廁所吸菸……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關於婆媳關係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在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說的是媳婦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出門旅遊了回來媳婦不讓婆婆抱孩子評論裡大家對月子需不需要婆婆照顧這個話題發起了爭執可是婆婆依舊是什麼都不做,這讓我很是生氣,可是又無可奈何。我懷孕七個多月的時候,婆婆就開始天天在我面前說:"你這孩子都快生了,你怎麼還不接你娘家人來啊 ? 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 ! "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 !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關於婆媳關係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在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說的是媳婦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出門旅遊了回來媳婦不讓婆婆抱孩子評論裡大家對月子需不需要婆婆照顧這個話題發起了爭執有的寶媽說婆婆沒有義務,她想帶不想帶是她自己的事 ;有的說婆婆應該帶,因為她也有老的時候,是不是到時候媳婦也沒有義務去照顧她呢?有人說婆婆讓他兒子去照顧,可是真的這樣子親戚朋友都會說:這個媳婦怎麼怎麼不孝順 都不管婆婆,社會都會譴責媳婦,那媳婦到底該不該伺候婆婆?婆婆又該不該照顧媳婦呢?
  • 月子中,婆婆專挑兒媳婦的刺,兒媳產後抑鬱,兒子讓母親回家
    前言有些婆婆帶娶兒媳婦之後會主動願意幫兒子做很多事,幫兒子兒媳經營婚姻。有些婆婆在兒子結婚之後,雖然也做很多事,可是滿口怨言怕自己不幫兒子做事,別人說三道四,怕兒子兒媳記恨自己。又有些婆婆在兒子結婚之後閒著沒事幹,沒事做就心裡憋的慌。
  • 婆婆說自己兒媳的月子不伺候,以後怎麼有臉抱孫子呢
    不巧的是,兩個女人同時懷孕而且都在一個月份裡坐月子。這件事放到誰的身上都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女同學的婆婆卻犯愁了,因為女婿是單親家庭,從小都是由父親帶大。這個時候女兒坐月子不可能讓公公去伺候。女婿還得上班,如果請保姆對於這個剛成立的小家庭在實在不現實,女兒就想到讓自己母親來伺候。可是,這裡兒媳也需要伺候。雖然兒媳沒有明確讓婆婆伺候兒媳,但是作為婆婆伺候兒媳坐月子這是常理。
  •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俗話說,十年看婆十看媳。俗話還說,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非常微妙,都說婆婆不是媽,兒媳婦也不是女,所以說,婆媳要像母女一樣相處,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