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人作品:茶

2020-11-15 永清生活圈


喝茶久了,老想著寫一寫。當然,筆拙是我的事,不寫也是我的事,那就還是寫吧。因為,茶又泡上了……


猶如戀人,只是從小就喜歡上了,不成想竟成了大半輩子的執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品格」吧?


閨女中秋節回家,帶來了「貢品」。放到我面前時,告訴我:「爸:碎銀子。」我不置可否,「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繼續著自己的事情。

直到吃過晚飯,閨女說:「爸:我給你泡一杯吧?」這才觸動了我腦子裡的那根像是有些敏感的神經。

「茶?!」一雙無神的令人莫名其妙的小眼睛忽地就射出了兩道賊光來,急著穿透那盒子,想看清裡邊的寶貝。

「別!慢著,放著吧。」當閨女打開盒子時,惻隱之心卻竄出來,有點捨不得。

「放著幹嘛?喝完再買。」……


我對茶沒有研究。不!以其說沒有研究,倒不如說是孤陋寡聞,不是嗎?居然不知「碎銀子」為何物,卻還時常覥著臉跟人說:愛茶。其實不光是我,後來在「圈」裡顯擺時,朋友留言很多……

有人問:「是什麼?」

有人說:「啥呀?看不清。」

竟然還有人說:「老鼠屎吧?」

當然,也有人留言很簡單:「碎銀子」。


唉!再怎麼說,也是喝茶的人多,懂茶的人少。記得去年夏天,還是一次去朋友家串門時,在客廳裡說了沒幾句話便引我到他的茶室。房間不大,但溫馨,舒適,茶還沒喝,心就已經醉了。

「喝什麼茶?」朋友問。

「喝綠茶吧。」「鐵觀音。」我又補充了一句,心裡想,夏天不是適合喝綠茶嗎?我看著他搗鼓茶桌靠牆一側感覺不太協調,或說一點都不講究胡亂堆的像小山一樣,有茶餅,袋裝,桶裝,盒裝的各式香茗,真亂!可又一想,生活節奏快,來不及收拾就是如此,或者,小圈子,自我陶醉之所,喝茶人可能要的就是這感覺吧?


就是那一次,坐在「太師」椅上,忽然感覺一下子「粗」了起來。也再一次意識到了,「知識」離我是越來越遠了。故而:也就是隨後才知道了人們常說喝綠茶,喝鐵觀音。其實,鐵觀音不是綠茶,當然大紅袍也不是紅茶,它們均屬「烏龍茶」亦即「青茶」的範疇。

仔細想想,點到為止的知識恐怕連「皮毛」都算不上。但心得還是有得,若三千年守候,歲月只賜人類「清水」一杯,那麼,人生何來「烏龍」?跑題了吧?


不過,與茶結緣五十多年,對個人而言,真的是很久遠的事了。


上溯五十餘載,也就是五,六歲,不會走只會跑剛記事的時候。知道爺爺喜歡喝茶,甚者,沒有茶,水是不喝的。特別是有人來串門,要是沒了茶葉,總是大聲的嚷嚷著讓我快點去買,我則每次都是接過奶奶遞過來的,有時是紙幣死死纏著硬幣的錢,聽著千篇一律的叮囑:「攥緊了,別丟了。」一邊應著一邊不等出了門口便撒了丫子。奶奶則每每安排刺耳的「別跑!」倆字追著我跑。

好在「合作社」離家很近。每次買茶葉我都要踮起腳尖把錢舉到櫃檯邊,一個讓我管她叫「大姑」的人也總是從櫃檯裡探出頭來伸手接過錢,然後把一包有圖畫的茶葉包遞給我……

當再跑回家把茶葉交給奶奶後,每次都要盯著奶奶把茶葉倒在茶葉筒裡,茶葉袋得歸我。我把茶葉袋捂到鼻子上不停的聞,感覺特別好,我開始喜歡上了這怡人的香氣,一會聞聞,一會聞聞……

只是,似乎沒用多久,就已經不能滿足於只聞袋子上的餘香了,我對大人們倒在杯子裡的茶充滿了好奇,我也要喝。當大人倒上茶出去時,我接受了誘惑。第一次偷偷的從椅子爬到「大櫃」的上邊趴在那輕輕喝了一口,就趕緊下來,然後才想起:好喝。接著,這種連貫性動作就開始了。但有時會被發現,遭到呵斥:「燙著你!」後來就慢慢的悟出了大人們每次倒上茶把杯子放到柜子最裡端我觸不到的地方都是有意的。


中華傳統,待客之道,莫過於茶。而猶以兒時的記憶為甚。


每次大多是晚上,跟大人無論去誰家串門,記憶深刻的,撲面而來的就是:「沏水(茶)」。

一個茶壺,幾隻杯子就放炕中央的小炕桌上。主人,客人,大人,孩子,團團的圍著,有時主人為了不讓大茶壺孤獨,會放一盞昏暗的煤油燈在它身旁,讓人看上去很溫暖。

特別是冬天,屋裡也是冰冷刺骨,為了保暖,有的人家會給茶壺做一個大棉壺套,圓嘟嘟,鼓囊囊,就露出一個茶壺嘴,看著又好笑,又好玩。


現在能確定的是,那時 大人們每個人手裡捧著茶,滿屋茶香四溢,香氣徐徐拂面,人們肆無忌憚的把「享受」掛在臉上,天南地北,從古到今,西遊笑話一通亂侃,不大的屋子裡可謂其樂融融……。


有些東西終究要成為歷史。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用汆子燒開水的。而從灶堂裡提出汆子沏茶的操作我很小的時候就會了。開始娘還不讓,怕燙著,後來只要是沏水就嚷我。我每次沏水臉上都會溢出驕傲的神情。


歲月隨遠,記憶猶新,兒時的那段美好,反正我是不曾忘卻。


真正意義上的戀茶,愛茶,喝茶應是在參加工作後開始的。


那時的工作是負責後勤,一百多人的場裡,瑣事並不多,但會時常來客人,六角錢二兩的茶葉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有時客人來之前,急三火四去五裡地的鎮上去買茶葉的情況也有,但不多。兩間屋子,外邊辦公,裡間臥室,便是我的世界。熱鬧時看書,清淨時喝茶也成了習慣。


記得三毛在她的《永遠的夏娃》裡曾引用俄羅斯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話:「除非太卑鄙得偏愛自己的人,才能無恥的寫自己的事情。」話雖讓人吃驚,但不厚道的事既然發生在自己身上,到了一把年紀,還怕什麼?又有什麼不能寫得。

這輩子從來不屑於為了「利益」夾在慢慢蠕動的「長龍」中去喜迎「恩賜」。但每次出差去北京,卻總要到王府井當時叫:「東風市場」的茶葉專櫃去轉轉。也確曾多次大言不慚的對同事說:「自由活動吧,我去排隊買點茶葉,有便宜的。」一副躊躇滿志,志在必得的架勢……


喝茶,讓人的感悟是深刻的。看到很多文章裡寫:「人活得只是心情。」我只能說那是因為你沒有喝茶,或說文章不是在你喝茶時寫得。如果你喝了茶就會明白,人活得當是心態,心情不過是歲月裡有待心態打開的一把鎖而已。


有人說:哲學使人深刻,可我總感覺:使人成長,讓人深刻的是茶而不是哲學,真得。如果說:人生,在閱讀中厚重,那麼,靈魂,應是在茶香中豐盈。


一直在喝茶,早年是習慣了喝茶時總是喜歡似是而非的望著窗外的遠方,茫茫然卻總理解成是大有深意的那種感覺。


而今,再怎么喝茶,人也真的老了。一杯香茗在手,再沒有了舊時的貌似篤定。靜靜的,傻傻的待著,卻多了幾份痴痴的從容。


若說再有什麼想法:靜煮一壺歲月蹉跎,五味雜陳中去尋覓,細細品味那份屬於自己的恬淡清幽,也算是樂在其中了。


也正如前些天喝茶時,順便在抖音裡溜達,一時興起,發了一篇「打油詩」。既然是抖音,我也就鬥膽了。

致自己

那年鴻鵠志,

今朝早化泥。

歲月何以期?

紅塵已無你。

也不管他是否詞不達意,平仄幾何,過過癮,算是喝茶時的沉醉吧。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去管他了。


中峽之水煮歲月,香茗清吐別樣情。人生路上,無論怎樣的熙熙攘攘,就個人而言,定是一趟苦旅,生命中的大部分光陰,多是用於彷徨,而只要有戀人陪著,我們就能成長。有茶的日子真好。


茶:戀著你,相信我們何時都不會走散。

茶:紅塵中,你是我最美的紅顏。


【作者】

宋志遠:微信號,修心。這輩子如果說喜歡,也就是清茶一杯;這輩子如果說愛好,非靜吻書香莫論。

相關焦點

  • 印尼偶像茶茶雪莉發生7車連撞事故 搶救1天亡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29歲印尼偶像女團Trio Macan成員茶茶雪莉(Chacha Sherly)4日驚傳發生死亡車禍過世,當天天氣狀況糟糕,目擊者指出,她搭乘的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發生7車連撞的事故,車體受到嚴重撞擊扭曲變形,當她被拖出車外時,頭部傷勢嚴重,已經沒了意識,搶救1天後不治身亡
  • 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能夠懂得放棄是一種智慧,每一次放棄都必須是一次升華,否則這种放棄沒有意義,也就無需放棄;每一次選擇都必須是一次升華,否則不要選擇。一位哲人說過每個年齡段做不同的事件:二十歲的時候要健康和漂亮,三十歲要有常識,四十歲要有金錢,五十歲要有智慧。在人生的這隻杯中裝的茶就會經常改變。
  • 人生如茶,茶似人生
    有茶相伴的時光,那暖暖的溫度,融化了心的意境,久違得感覺,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中嫋嫋飛舞。茶如人生,時光越是深遠,飽經歲月洗禮後,它越是醇美。,茶葉成片,也衝淡了許多,這世間最纏綿的牽絆,也許真就是這情,相思人需相思物,茶知相思情,亦解相思意。
  • 七夕,願得一人心,攜茶品愛情
    中國人喜歡用茶來比喻愛情,不像玫瑰那樣的明豔,不似巧克力那般的甜膩。我們更願意把愛情稱作是兩顆心的交融,就像茶葉與水,濃情融合方有最好的味道。大部分人一聽到茶,首先會想到苦澀,覺得茶應該像愛情裡苦澀的部分,苦後的回甘何嘗不是愛情的一種韻味,但這裡我想說的是,有種茶也可以是愛情裡面甜蜜的那一部分。
  • 茶俗婚禮:傳承千年茶文化
    以茶為禮好風氣,生根發芽旺夫妻。」見過掀蓋頭、拜天地的傳統婚禮,見過教堂裡神聖宣誓的西式婚禮,但你見過採青、搖青、炒青的茶俗婚禮嗎?近日,一場傳統茶俗婚禮在茶鄉安溪上演。婚禮遵循古制,在嚴謹的儀式中,見證茶香與古禮碰撞的甜蜜愛情。□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林欽固 文/圖
  • 茶與婚禮~
    我國古人常把茶與婚姻聯繫起來,他們認為,茶代表堅貞、純潔的品德,也象徵著多子多福。且有人認為「茶不移本,植必生子」,與我國古代廣泛流行的婚姻觀念極其吻合,所以茶與婚禮的各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如果想知道茶與婚禮有什麼習俗,就請看以下的的簡單介紹:1.送茶送茶即男方家向女方家「求喜」、「過禮」。我國雲南一些少數民族,男方向女方求婚時要帶上茶葉等物品,只有女方收下「茶禮」,婚事才算定下,否則,女方就要把這些禮物退給男方。
  • 「R.I.P」知名畫師焦茶因去年6月事故不幸去世
    焦茶是一位非常有人氣的畫師,畫風是非常獨特的平塗風格,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他創作過許多Fate/Grand Order相關的插畫作品,是FGO概念禮裝「冬日祈禱」的作者。我在2019年曾經給大家分享過一篇畫師焦茶的作品推薦,最初是在網絡上偶然看見他的作品後被獨特的風格吸引,於是找到他的P站地址加入關注。
  • 茶裡的智慧
    【關於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逢知己一杯醉。朋友不在量,而在於質量。有些朋友,沒有酒的濃烈,只有茶的淡雅,在你得意時,逆耳忠言,在你失意時,排憂解難。人生遇幾杯好茶便歡喜,人生有一兩個知己便足矣。【關於生活】茶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茶可以是你乾熱口渴時的及時水,一大口下肚,重要的是潤喉爽心,茶香、茶味都不那麼重要。
  • 生活,不全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他曾三次入獄,手指遭折,作品被燒,卻活得乾淨純粹。關他的人都認為他一定會衣衫襤褸地爬出來。誰知出獄那天,他面帶微笑、腰板堅挺,褲子上還有筆直的縫,乾淨而優雅。多年後,梁文道看到木心50歲的照片時特別驚訝:「你不覺得這個人像坐過牢似的。」因為很多經過改造的作家難免身子會駝,神情有點沮喪、惶恐,「但木心沒有,他精氣神很足」。
  • 坤鵬論:如何用現象學描述一杯茶?
    ,討論茶的品種以及區別。我們從來不會去評論一部音樂作品的音符如何如何就像坤鵬論之前所說,在存在主義哲學家或作家的作品中而且,只要稍加留意,但凡文學作品中存在如此描述現象的內容同時,坤鵬論認為,史鐵生的作品
  • 茶,是靈魂的家
    愛茶,愛的就是傳統中這一份善良、平和、典雅與淡泊,冬風陣陣,寒氣襲人。舒展幸福的心靈,茶是靈魂的家,茶伴著人間百態。 孤單的時候喝茶,茶是心靈的依靠;苦悶的時候喝茶,茶是溫暖的安慰;茫然的時候喝茶,茶是精神的家園;失落的時候喝茶,茶是淚浸的辛酸。
  • 喝的什麼茶?
    我曾經問自己 - 喝的是茶還是故事?後來,我想我喝的是過程。 喝茶於我,是享受一種儀式感;一系列的過程後,讓自己平淡的看待周遭,感受生活。記得一位老大哥曾經說起他每天都要吸一支雪茄,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這個時間對於他就是自我平靜、自我反省的時間;他說這就是儀式的作用之一。喝茶的過程,對於我也是如此。
  • 茶有靈犀
    茶農說:今年的茶吸飽了雨露山風,格外的香。日光暴曬,我隱盡鉛華,褪去青澀。熊熊烈火,我捲曲身骨,卻內蘊了一腔芳華。苛責的制茶古法,是鳳凰涅盤的過程。等待之前,我是一片茶葉;涅盤之後,我才可稱為「茶」,成為最懂你的茶。
  • 父親與我與茶
    是的,父親生前是愛茶的。這大概就是「茶癮」了吧。但那時的我是不理解的。遺憾的是在自己也跟父親一樣愛上茶的時候,竟再沒有機會為父親親手泡一壺茶。 在父親走後的1年,有幸接觸,並學習了有關茶的知識,當時領導選中我習茶,還是有些意外的,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茶,那時腦子裡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只知道父親愛喝烏龍茶
  • 因為茶,在時光流轉中我讚美生活 學茶記
    我享受著茶的陪伴,同時我也享受它的溫暖。因此,我愛上了它,它讓我變得沉靜,平和,恬淡,自在。都說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在水中浮沉,人在世間沉浮。因為茶,這三個字我喜歡。因為茶,而不是因為其他什麼。因為茶,在弘益偶然的遇見,讓我對茶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走進這座春天的城市,在街頭巷尾的店鋪中,茶臺是最長見的擺設。雲南人嗜茶,得天獨後的地理優勢,讓瀾滄江流域出現了最早的古茶樹。
  • 人這一生,是需要有作品精神的
    人一走,茶就涼了。退休,人這一輩子的分界點。同一個分界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狀態。滷蛋這種狀態,是我們多數人都會面臨的一種狀態。人這一生,是需要有作品精神的。我把寫文章,當成餘生的作品來打造,那麼這件作品一定會越來越好。
  • 父親最愛喝的茶(最好的茶、最好的人、最好的氣氛)
    放茶葉看似簡單,其實學問無數,先放小葉,再放茶末,最後放入大葉,沒有幾年的歷練,光放茶這一關就過不去。茶葉放的不好,口感就會遜色,有些茶友說喝鐵觀音喝不出甘甜的味道,問題多半出在放茶的步驟上。衝完第一泡,倒轉茶壺,為的是不積茶水苦澀之味,手法利落,滴水不漏。這時茶香積於壺底,第二衝的鐵觀音才是最佳的口感。關公巡城、韓信點兵,轉眼之間,手裡的茶杯,已經注滿了茶湯。
  • 結婚時的茶禮有定親茶、和合茶、感恩茶、交杯茶.....
    ,過去在結婚的時候有定親茶、和合茶、感恩茶、交杯茶等等。在中國傳統婚俗中,「茶事」一般分成三個部分。  納徵茶(放定)  也叫聘定,即男方來女方家下聘禮。聘禮品種繁多,首飾禮品、瓜果點心、豬羊美酒都可,自然是少不得茶葉。茶以瓶或者筒計,多則一、二十筒,至少也要有四筒。因此,行聘禮又稱「茶禮」,女子受聘稱為「吃茶」。
  • 一盞茶看人生
    「你平時喝六堡茶嗎?」啊純聽完我說的話,倒了一杯茶給我。我接過阿純的蓋碗,然後往裡面倒水,蓋上蓋子再把茶倒出來。因為蓋碗的容量很小,倒出來的茶也少,我就連續衝了兩三泡後,倒進自己和啊純的杯子,但是這泡茶跟剛剛的味道完全不一樣,變得沒那麼好喝了。
  • 周末之茶事
    還有就是,女人會為衣服配好多飾品,我為不同茶葉配了不同茶具,茶和具的搭配,也會讓我很糾結。有時真會懷念剛工作的時候,買些炒青,拿洗乾淨的醬菜玻璃瓶泡,也能聞香、觀色,也能喝得有滋有味,沒有太多講究,簡單的生活也是很快樂的。於是,我很較真地讓自己作了個選擇題:如果重新過回以前的日子,好不好?答案是:最好年齡回去,其他的就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