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誰家的女兒都會有出嫁的這一天。這一天對於男女雙方家長而言,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男方家添丁進口喜氣洋洋,女方家卻是寶貝女兒出了閣。一嫁一娶,一多一少,雖然是自然現象,但每每總讓人心生感嘆。
在所有家長心中,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女孩子。當女兒出嫁那一刻,小棉襖走了,自己的心也就空了。
女兒風光嫁走的那一刻,父母家人是笑著的。但是在女兒出嫁的背後,卻有著很多人們看不到的心酸和難過。
看到一個視頻,被裡面的畫面深深地感動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新娘子上了婚車走了,家裡面熱熱鬧鬧的氣氛一下子冷清了下來。爺爺舍不下孫女,隔著窗子往外看。因為視野不好,爺爺搬來凳子踩著。
在爺爺心中,哪怕多看孫女一眼也是好的。寶貝孫女,今天出了這個門,你就長大了,成了人家的媳婦兒了。爺爺,捨不得你!
新娘的爸爸媽媽轉身進屋,看到踩著凳子站在窗前遠眺的爺爺,爸爸瞬間控制不住了,轉身進屋淚如雨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新娘的媽媽緊隨其後進了屋子,抬起手替丈夫擦去臉上的淚水。但是在她心中,又何嘗不是悲傷失落呢?
女兒是自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得來的,自己就像寶貝一樣小心翼翼地疼著、愛著。如今一下子離開了自己,這叫媽媽怎樣不難過?
同樣一個家,剛剛還是熱熱鬧鬧的,此刻只剩下了冷清、失落和悲傷。相比新郎家的喜慶和熱鬧,簡直就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
還記得同事的女兒結婚,夫妻兩個也是淚灑婚禮現場。
同事的女兒嫁在外省,兩地相隔一千多地裡,結婚的時候夫妻兩人和直系親屬一併前往。看到兩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夫妻兩個心中總是感覺不太適應。
婚禮上,當音樂響起來,丈夫牽著女兒的手緩步走在紅毯上,同事坐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
當丈夫把女兒的手交到女婿手中時,勉強說了一句:「我把女兒交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愛她」。之後淚如雨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同事坐在臺下,內心酸澀的滋味無法言表。於是頻頻摘下眼鏡,一次又一次擦去眼角的淚花。
同事回來後我見到她,她衝我微微一笑,我卻看到了她笑容後面的苦澀。因為,就在之前,我的女兒也出嫁了。
女兒出嫁,也是嫁在千裡之外,也是我和丈夫及直系親屬前去相送。臨行怕婆婆一個人在家傷心,特意請小姑前來陪伴。
女兒婚禮上,看著笑盈盈行禮的女兒、女婿,我的心裡像刀割一樣痛。尤其是丈夫,一米八的大個子,那天卻一點男子漢的形象也沒有了。
婚禮結束後,在女兒婚房中,丈夫告誡女婿說:「我就這麼一個女兒,我把她養了二十多年,現在把她交給你了,你一定好好待她。如果你以後欺負了她,我豁出老命也饒不了你。」
分別的時候,女兒及婆家人出門相送。我隔著玻璃,看著女兒一直衝我們揮著手。那一刻我再也繃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順腮而下。
再見了,我的寶貝女兒。一直以來爸爸媽媽把你捧在手心裡,如今把你一個人留在千裡之外,接下來的路你會怎麼走?會過得好嗎?你會想家嗎?會想爸爸媽媽嗎?
我在哭,丈夫也在哭。我們兩個流淚眼對流淚眼,傷心人對傷心人。丈夫摟著我,我靠在丈夫的臂彎裡,互相從對方身上汲取著溫暖和力量。
臨到家的時候,我問同行的妹夫會笑話我們嗎?妹夫一臉凝重:「不會。誰不理解,是因為誰還沒到這個份上。」
對於所有父母來說,兒女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都是自己的命根子,但是最終結局卻是不同。
兒子成家,不但自己身邊多了一個媳婦兒,而且日後還會多了孫子或是孫女。無論對誰來說,這都是一樁喜事。
而女兒出嫁,則是自己的寶貝成為了別人的妻子、別人家的兒媳婦兒。父母不捨得,不僅僅是捨不得女兒離開,更多的是對女兒的擔心。
在父母心中,女兒出嫁前,可以一直活在自己的羽翼下。自己盡力給她最大的保護,最大的安暖。
而一旦女兒出嫁了,一切就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了。雖然知道女婿很愛她,雖然知道公公婆婆會疼她,但在內心深處總會不自覺地有一絲擔心。這,也許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吧?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這首詩出自《詩經·邶風·燕燕》。詩中「泣涕如雨」、「佇立以泣」以及「實勞我心」,生動地描繪了父母家人對出嫁女兒的依依不捨。
見過一句話非常令人感動:「永遠忘不了出嫁那天的心情。爸爸媽媽堅強一輩子,卻敗在了女兒出嫁的那一刻。想到一輩子堅強的爸媽因為女兒出嫁的不舍淚流滿面。」
是的,在兒女面前,父母一直都是堅強的。但在女兒出嫁那一刻,父母丟盔卸甲,內心柔軟的一面再也無從遮擋。
今日話題:在您眼中,女兒出嫁,父母家人是怎樣的心情?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關注,一起探討紅塵間的感動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