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前天向我借2萬,我拒絕後,被對方罵了一頓,感覺很難受,我的錢也是一點點打拼出來的···
我出生在一個三線城市的農村,家裡條件很差。90年出生的我,小時候都吃不飽飯。
雖然計劃生育抓得嚴,我家還是有四兄妹,我是老二,最不受待見的那個人。
家裡沒飯吃時,就用點紅薯渣煮水喝,僅剩的一點肉,得留給父親和哥哥吃。
從小,我就發誓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
後來,我成績也確實很好,一直班級前三。上初中時,看到好朋友輟學打工,我還是堅定讀書。
高中時,家裡負擔實在太大,母親勸我輟學,去打工補貼家用。天天和家裡鬧,可還是沒有任何餘地。
於是不得不輟學,跟村裡其他女孩去廣東,進了一家電子廠。枯燥的生活,讓我更想出人頭地。
工作五年後,我辭掉工廠的工作,在市區一個角落開了個衣服店,自己批發衣服賣。
十幾年過去了,也有了點小積蓄,和老公一起在市區買了套100平米的房子,買了十幾萬的車,雖然不富,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時看到親戚們過得很艱難,就會想幫助一下,幾千上萬的,不知道給出去多少,但卻從來沒還過。
久而久之,親戚們只要沒錢就找我借,有次因為要資金周轉,就沒有借錢,結果對方把我罵了一頓。
我瞬間崩潰了,覺得很委屈。這麼多年的付出,卻換來這樣的待遇。我不知道錯在哪裡,難道不借錢有錯嗎?
親戚借錢,這是很普遍的現象,曾經聽過好多類似的事件:
因為礙於情面,不管有沒有都要借錢給對方。可是借了又遲遲不還,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甚至因為借錢等事情,親戚間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本來初心是不想因為錢讓關係變差,結果還是因為錢讓關係惡化。
面對親戚朋友借錢這個事情,還是要分清情況的。
不管是誰,多多少少會遇到點事情,資金突然出現問題,需要身邊人救急。這種情況是可以幫助一下的。
但若對方只是遊手好閒,甚至染上賭癮等噁心,這種情況是沒必要借的。因為這是個無底洞,而且會助長對方的惡習。
假如親朋好友向你借5萬,而自己存款不到三萬。這個時候最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量力而行就好。
得考慮自己的生活問題,再把可以借的給對方。超越自己能力借錢給對方,容易讓彼此產生壓力感。
而自己生活陷入困境,家庭也容易出現矛盾,真正把你當朋友的人,不希望看到你幫他,而把自己生活陷入泥潭。
現在這種「借錢容易還錢難」的狀態,自己借出去錢,也要考慮對方有沒有能力或誠信還錢。
小錢還好,大錢還是要慎重的。如果對方經常借錢不還,那最好在自己可以損失的成本範圍內借。
另外,也要看對方還錢的速度。如果是還錢周期慢,自己條件又一般,最好可以給自己留個緩衝的時間。
如果速度比較快,那就沒有關係,借出去的錢,幫助親朋好友周轉也行。
總之,借錢是個技術活,除了要認清前面幾點,還要看清對方人品,明確關係界限。
借錢可以養恩人,也可能養仇人,還是要三思而行。
圖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