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2021-01-11 棒奔霸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當然各地還有其他的說法,除了手上有幾個鬥之外,還有一個另外的說法。

當老人看到一個人的手併攏著的時候,手指之間緊密相扣沒有絲毫的縫隙,按照民間的說法,這樣的手是比較有福氣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女子來說,認為這樣的手會持家,不漏縫也就是說這樣的手能夠存財,財富都不會被漏走,也相對於農村的另外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沒齒,就怕匣匣沒底,這句俗語所說的男人就像耙地的耙子,男人在外就要使勁的把財富往家裡扒拉。扒拉的多少就要看個人能力了。

而女人則是裝錢裝物的匣子。男人賺錢回來,女人一定要能夠把錢用得當,把錢存好放好把持好,不怕男人能力太小,多少總會賺錢養家的,最為擔心的反倒是這個裝錢的匣子沒有底,給多少花多少,這樣的家庭如何能夠過得好?這裡所說的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跟裝錢匣子具有相似的道理,也是說的會持家會存錢,在這樣人手裡面的錢財,是不會丟掉的,這樣的說法靠譜嗎?其實對於這樣的說法很多人也是認為不靠譜的,只不過是民間的一種傳統說法而已,但也有人深信不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存在。

過去的時候大家生活條件比較低。大多都吃不飽,而能夠做到五指不露縫的前提有人說是:因為胖,胖乎乎的才能夠做到五指不露縫,當然也有一些手指勻稱的原因也會出現五指不露縫,過去能夠吃得胖的人可不是一般人家,這些能夠吃得胖胖的家庭,都是比較富有的家庭。而且通常是家資深厚,能夠給子女帶來很多的財富繼承,這樣的家庭如何為吃喝發愁呢?這也是先天的優勢所致。也有一些手指勻稱的,由於比較的聰慧,加上善於鑽營,也很容易取得成功。

其實這些都是民間的一些說法而已,並沒有實際的意義存在,像筆者村裡的老李媳婦,從小都是誇她手指頭不露縫,天生的好命,按道理說一生是不愁吃喝,家世興旺的,但老李兩口子一輩子都是比較的困苦,一生的勞作也沒有換來應有的財富,聽村裡老人說,主要原因就是老李媳婦存不住錢。而且好吃懶做有錢就會花掉所致,所以說這個五指不露縫的說法在老李家上演了打臉,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三九冰上走,過年露一手」,啥意思?道理在哪?
    農村農諺俗語多,每一句農諺和俗語都來自生活,而生活是可以積累經驗,生長智慧的。所以說,大多數農諺俗語細究起來,都還是擁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也是流行在農村裡的農諺俗語所以會被經年不斷地口口相傳下來的根本原因。畢竟,它們都來自農民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結婚的習俗也有關於結婚日子的說法,其中就有一句老話叫做「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呢?在一些農村地區,對於結婚的時日安排也是有很大講究的,其中就有三六月不宜結婚的說法。這種說法有多種的原因所致,並不單單只是傳統,其實還跟實際情況相結合,所以說這種說法其實也並非是純粹的mi信。也是有一些道理存在的,為什麼說三六月不能結婚呢?首先來說一下三月。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俗語不僅生動,而且寓意詼諧深刻,都充分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大多數俗語都是起源於農村,因此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蘊含做人道理的俗語、諺語,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沉澱,有的流逝,有的越發的凝練,一句句老話,是農民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比如這句:「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老祖宗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窮死不耕丈人田。
  • 農村老話:「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話:「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啥意思?對於經常出入農村,或者是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經常都能感覺到不同的俗語縈繞在耳邊,那些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流傳,直到現在還是非常經典的俗語,就很值得我們去研究。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
  • 農村老話「好男有福一身毛,好女無毛一身膘」啥意思,是真的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古語老話,這些老話也是過去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些老話講述做人的道理,有些老化總結一些生活的經驗,我很喜歡那些農村老話,小時候父母忙著外出幹農活,總把我放在奶奶家裡,奶奶懂很多農村俗語。在奶奶的言傳身教下,我記住了好多農村老話。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院子種樹有何講究?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光著腳丫子,在鄉下宅院裡和小夥伴們追逐嬉戲的情景嗎?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院子裡的蘋果花、梨花正迎著春風競相綻放。童真的我們仰望著樹上的花蕾,盼望著果實快快長大。長大後的我們,每當腦海裡浮現出農村老宅的模樣時,不禁讓我們感慨萬千,由於工作原因,農村老宅那個寄託每個國人鄉愁的地方,卻是我們想回又回不去的地方。
  • 農村俗語「三九冰上走,過年露一手」,什麼意思?道理在哪?
    農村農諺俗語多,每一句農諺和俗語都來自生活,而生活是可以積累經驗,生長智慧的。所以說,大多數農諺俗語細究起來,都還是擁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也是流行在農村裡的農諺俗語所以會被經年不斷地口口相傳下來的根本原因。畢竟,它們都來自農民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
  • 農村俗語:「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俗語: 「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俗話老話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也被當作經驗傳承,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改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但也依然可以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聽起來不知所云,猛一聽起來根本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但仔細聽過老人解釋之後,才會猛然醒悟,原來是這樣!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俗語中的三白並不是指某三種白色的東西,而是指雪花,三在這裡是泛指,並不是說下三次雪。
  • 農村有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究竟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究竟啥意思呢?大家好,我是,我掌管著我的青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關於婚姻,關於男女擇偶標準的要求。所謂,農村有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究竟啥意思呢?答案,如下!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生妻和暗九指什麼?
    農村的老人們,經常能說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老話,別說城裡的人有時候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連是一些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時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當然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也是有一定區域性的,就算是同一句話,各地的說法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是各地的文化差異。
  • 農村有句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啥意思呢?我們常聽到,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實,也有有其母必有其女。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老話。那麼,歡迎圍觀,今天的主題是,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辛丑稻麥豐,牛也不吃草」,啥意思?
    這是一句古老的俗語,是說辛丑年是一個好的年歲,從歷史經驗上看,辛丑年都是豐收年。明年是2021年,正是辛丑年。從農村這一俗語看來,明年是一個非常好的年歲,明年農業必定是五穀豐登的一個豐收年。農村俗語說,「辛丑辛丑,種田人辛苦就有」。辛丑這一年,農民只要把種子種下地,一定就會有收穫。
  • 農村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三九的第一天,在農村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全年之中三九天最為寒冷。隨著最冷三九天的到來,不僅氣溫會出現明顯下降,降雪降雪等天氣也會增多,農村老人常說「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