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物質生活寬裕的同時,婚姻中也在萌生一種特殊的矛盾。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的潘綏銘教授,在2000年至2015年間進行的「中國人的性」 全國性抽樣調查中,研究了中國人的外遇行為,得到的結果為:
2015年,中國男性出軌率為34%,比2000年的11.8% 增加了2.9倍,而中國女性出軌率為13.4%,相比2000年的4.1%增加了3.3倍,平均每2.9個男性,每7.5個女性中就有一個出過軌。
從數據看,女性出軌的增長率在逐漸高於男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人類的最近需求是婚姻中的安全感。
從婚姻的需求中,女性比男性更缺少安全感,對於一位女性,這感覺是實實在在的,是心理上的感受,就好像一種婦科病,如同經常宮寒腹脹,氣血不調,手腳冰涼,身體虛弱乏力一樣。
這種安全感是由物質安全和情感安全共同組成的,兩者缺一不可。
現在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品質在逐步提高,在滿足物質的安全,如錢、房子、熟悉的生活環境、穩定的養老保障基礎後,心理的安全感成為了人的首要。
尤其是婚姻敏感的女性,隨時可能做出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判,對於她們,心理的安全感一定是具有確定感或可控感的。
女人對安全感的需求大多依靠外界。
我的一位朋友,在談戀愛時,他的女朋友經常會變著花樣的問他同一個問題,你愛我嗎?雖然回答都是一個字,但其實是女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來佐證男人的想法,是為了找尋一種可以放輕鬆、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的表現,所帶來的一種感覺。
但這種措施並不能百分百保證這份愛情能一直持續,所以會認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結婚,可以迅速得到物質和情感的雙重滿足,就像用了一紙婚約,就能將物質和情感牢牢地鎖進了保險柜。
正因為這種主觀的安全感判斷,使得兩人早早的進入了婚後生活,女孩因為格外的渴望婚姻,但婚後又不善於經營,或者是懶於去經營,因為這種惰性,一開始雙方定的按日期分擔加入,逐漸轉為抱怨,和男人單方面做,最後連洗衣、刷碗的工作也都推卸掉。
男人對安全感的需求來自自身且理性。
男人脾氣很好,並沒有選擇而去爭執,而是默默的接受,慢慢的,男人的表現對工作越來越執著,事業開始蒸蒸日上,大家覺得他是有成功者的潛質,而男人自己卻說:「他只是想通過不斷的工作,用事業,用財富來證明自己也是被愛的。」
結果是,單方認為自己建立的安全感,對方也一定適用,事實上,女方更像是把婚姻看做了一個有形的籠子,仿佛只要一直呆在裡面,就可以獲得長久的安全。
也有很多女性在結婚後,她的世界裡就只剩下老公和孩子,甚至連自己都沒有,那麼長此以往的,看起來是為了家庭關係的付出,實際上是在破壞和毀滅這種關係。
很多女性習慣性地將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將男人放在強者的位置上,認為男人就應該為自己一生的安全感負責,這樣的想法,將自己的主動權寄託於他人,而不是我在自己手中,一旦感覺男人失控,自己就要承受滅頂的打擊。
本就單純的愛,公平的婚姻,卻無形中為男人上了一道無需有的枷鎖,使得雙方處在一種令人窒息的沉悶感中,從而加劇了婚姻的破裂。
如何提升婚姻的安全感?
第一種方法,靠運氣,找到那個能夠對你是全然的接納、包容、愛護的人,就像是父母和最優的情人,這種概率是存在的,只是非常低。
第二種方法,靠自我,雙方能夠在一起,為的是共同成長,共同面對風險,共同鑄就兩人的安全感,如果單方都抱著只滿足自我的安全感,把自己內在的不安全感投射到伴侶身上,那麼只會讓伴侶要麼承受這份負能量,要麼再次轉嫁,去尋找適合他的新生活。
安全感的建立是我們每個人的主動權,是雙方建立信任的源泉,也是婚姻的責任,只有雙方共同負擔,才能讓婚姻的壁壘越築越強,有望永久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