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做人的「最高級別」

2020-09-09 紅雲社會文學百家談

原創┃萬紅雲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論語·雍也》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聖人這句話,便是告訴了我們,這才是做人的「最高級別」。

凡君子者,誰不欲行於世間,穩立如泰山般?誰不想,遇到事兒有人周濟哪。那麼,在你沒有需要別人幫助,條件尚可的時候,遇到別人摔倒了,是否有伸手相援之心?是否有周濟憐憫之心?如果都沒有,即便是沒有做一件害人之事,也不過只能算一般的人而已。如果,不但沒有幫助過他人,反而為了利益而傷害了別人的利益,那麼,這做人已是非常低級趣味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出自《論語》。聖人教導我們,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勉於他人。要以己之心,思他人之心。比如說,自己覺著吃虧的事情,不願意去做。那麼就不要推到別人身上,否則,別人即使是接受了,心裡也同樣的不同意啊。

之所以,接受了,要麼是考慮到雙方面交往的複雜性,要麼是考慮到對方的權勢。這樣的一種情形之下,即便做了,也是違心不情願的。將來,你不得勢時,難免會得到「眥眥相報」的後果。到時,誰又體諒你願不願意呢?

家中甘泉,引流鄰裡。

小時候,記得鄉下還不通自來水的時候,一些人家院子裡會掘一口深井,地下水便汩汩而出。鄰裡沒有掘井的人家,便會用水桶過來汲水或是拿衣服坐在井邊洗衣。

這才是做人的最高級別啊。當自己方便的時候,也要思及他人是否方便。當自己家有泉水的時候,要想著讓那些沒有水用的鄰裡都來汲水用,才是做人的高級別啊。

自己站得住,同時使別人也站得住。

當為了自己站得高時,也要拉一下身邊的人。追求利益與名譽的人,人皆有之。只有你為別人考慮了,那麼別人也才會為你考慮。誰不想活得風光而有尊嚴呢?不是某一個人的想法,而是活著的人每個人的追求與想法。

而那些只管自己站穩了,過河就拆橋的人;而那些利用完之後,就開始踢掉梯子的人,註定是人生的一場失敗,最後註定是一敗塗地啊!自己站得住,同時讓別人也站得住的人,才是做人的最高級別啊。

紅雲總結:

做人有高級別,也有低級別。而一個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從不顧及他人,不顧及其他人者,註定是人生的一場失敗。或許這種失敗對於那些勢利的人,只看眼前的人,沒有看到那麼遠,沒有那麼高的角度。但是,一個人的行為,何嘗不是心在指揮呢?

心正則態度正,態度正則行為正,行為正則一切皆正。這些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心在左右我們。所以,自己行得通,也要使別人也行得通。自己謀取利益,也要思及他人的利益,如此這般,做人便達到了高級。(配圖來自頭條號免費正版圖片)

相關焦點

  • 懂分寸,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當自己老了,他們發現與愛人、親友親密無間的關係才是自己終生幸福的秘訣懂分寸,是做人最高的境界只有把握好分寸,懂得讓別人舒服,才能達到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這其實也是在善意地提醒我們,做人做事一定要看得長遠,既要向前看,不做後悔之事;
  • 做人最高級的智慧,是懂得和解
    不過,我覺得,做人最高級的智慧,是懂得和解,與自己和解,與親人和解,與敵人和解,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1、與自己和解 我覺得,人這輩子,最難和解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自己心裡的坎,是最難過去的,自己心裡的結,是最難解開的。
  • 學會「閉嘴」,才是做人最高的情商
    小雨這一句話,把夏潔說的面紅耳赤,心裡很不舒服。心想,自己是來找小雨訴苦求安慰的,沒想到她竟然這樣說自己。感到自尊心嚴重受了傷害的夏潔,想都沒想就頂了小雨一句:「我就是犯賤傻行了吧,我的事不用你管。」看夏潔生氣了,小雨不但沒有絲毫歉意,又接著說了句:「不管就不管,我這不是替你著急嘛,你真不知道好歹。」說完,轉身就走了。從那天起,兩人誰也沒找過誰。
  • 做人的最高境界:裝傻
    做人的最高境界,不在於你有多精明,而在於你是否懂得裝傻。 懂得裝傻的人,遇事更能遠離是非,遇人更能友好相處。裝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種沉默的表達;裝傻,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執著的堅強;裝傻,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成熟的象徵。有時候,理,不要爭得太明白;事,不要弄得太清楚。
  • 感情中什麼是最高級別的挽回,你這樣做她會欣賞你嗎?
    什麼是最高級別的挽回,我的一個男性朋友,他想挽回他的女朋友,在這之前,他已經多次糾纏對方,被拉黑斷聯,後來我了解到,他之所以對他女朋友緊抓不放,是因為他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糟糕,工作懷才不遇,甚至被人排擠,跟家人關係疏離,
  • 世間萬物唯有糊塗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世間萬物唯有糊塗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做人不需太過於較真,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退一步。人生苦短,與其把精力用在計較上,還不如學會釋懷,讓自己的心靈松梆,輕裝上陣欣賞生命途中的美景。我們就會發現最美妙的風景,其實就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遇事不較真,才能活得自在過得舒心。
  • 有度,才是做人最高境界
    老話說「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度」代表了做人的分寸和做事的格局,人生的巧妙就在於有「度」。為人處事,有了「度」,才能進退自如。而人生中最重要的7度,是適度、速度、力度、大度、厚度、寬度和高度。只有把握了這人生的7度,才能掌控做人做事的尺度,在分寸之中,達到人生的高度。
  • 成年人最高級別的自律――不去打擾別人的幸福。
    當你買了一條漂亮的新裙子,第二天穿著它高高興興的去上班,鄰桌的同事突然說:「你個子這麼小,這款裙子根本不適合你。」你這一天的好情緒都會被這句話所破壞掉,甚至以後都不想再穿這條裙子了。 當你出去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隨手拍照發個朋友圈,突然下面評論區有人說:「這個地方我十年前就去過了,風景一般,吃的也不好,反正我是再也不會去了。」你美美的心情頓時像吃了個蒼蠅那麼難受。
  • 「看破,不說破」,才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人生,最高的修養便是《真誠無價》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如果一個人能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犧牲自己的利益,哪怕犧牲只是一點點,這是心地善良最真誠的表現,是最難能可貴的。村裡面有一個朋友,其實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虛偽的人,而且還喜歡搞一些小動作,有一次去他家打麻將的時候,其他三個人都輸了,就只有他一個人贏,以前都是他輸的,才明白了是他在他的麻將機中做過了手腳,設定好了一些東西,想要的牌都在自己手上,這樣才贏了別人。
  • 做人的最高境界:裝傻
    自古敗亡之人,愚鈍者十二三,才智者十七八。」 純樸者不必擔憂,反而是聰明的要小心,因為聰明經常反被聰明誤。做人的最高境界,不在於你有多精明,而在於你是否懂得裝傻。 懂得裝傻的人,遇事更能遠離是非,遇人更能友好相處。裝傻 ,是一種趨吉避兇的智慧。
  • 「捨得」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最近有一句話很流行,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有一天和朋友聊天,我問他對這句話如何理解?他說這是做人的大智慧,有舍才有得,無舍就無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我聽完後無語,今天我就來談談對「舍」和「得」的理解。
  • 「冷淡」,是一個人最高級別的「炫富」
    01「冷淡」,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有人覺得,把冷淡和熱情這兩個詞擺在一起,一定是熱情比較好。可是在我看來,很多熱情都是些很無聊的東西。」蔡康永喜歡冷淡的相處模式,但並非是一個冷漠的人。只要小S有困難需要幫助,或者遇到難題不知道該如何抉擇,蔡康永從來不會坐視不理、袖手旁觀,他會給予她最中肯的建議,給她最堅實的依靠,也會給她尊重,讓她自由。
  • 做人最高的境界: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什麼?曾國藩說:做人要收斂。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做人要收斂,不止是喜要收斂,苦也要收斂。抱怨要少點,虧也要吃點。花宜半開,酒宜微醉,做人最宜低調收斂,韜光養晦。 《菜根譚》中說:「淡泊之士,多為濃妝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喜而不語,說的更是不張狂自傲。
  • 少管閒事,這是做人的最高級修養
    而這本身也是一個人做人的最高級修養。村裡有位王嬸,家裡條件不錯,人也很友善,可唯一不好的就是她這人愛多管閒事。隔壁村的李大媽和她玩得很好,得知李大媽還有一個海歸回來的兒子還沒對象,於是就惦記著幫李大媽找個好兒媳。這不,王嬸剛好有個親戚的女兒,去年剛大學畢業,於是打算撮合這兩個人。誰料,人家女孩並不太願意相親,而李大媽的兒子也只是希望先把事業做起來,再考慮婚姻的事情。
  • 「三七開」 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一生很短,不必追求太多;心房很小,不必裝的太滿。「三七開」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選擇是智者對放棄的詮釋,只有量力而行,善於抉擇才會擁有更輝煌的成功;放下是智者面對生活的明智選擇,只有懂得放下,善於取捨才能事事如魚得水。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火車馬上就要開動了,一個人慌張跑過來,卻在上車時被門擠掉了一隻鞋。這時火車開動了,這個人立馬脫下另一隻鞋,用力扔向第一隻鞋子掉落的地方。
  • 做人的最高境界:裝糊塗
    受到太多賞識固然是好的,但是人沒有三頭六臂,聰明人總是被大家寄以厚望,被委以重任,這也就意味著聰明人註定會活得很累。太多的期望就意味著更重的責任,因為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同時壓力也更大。再聰明的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這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當身上聚焦了太多目光之後,每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會被放大成巨大的過失,甚至被誇張成人生的汙點。
  • 做人最高級的修養,是學會閉嘴
    做人,學說話需要一年,學閉嘴卻需要一生,懂得適時的少言慎行,才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語言是一把無形的利劍,用的好了會幫助我們,用不好則會成為傷人的利器。人生中的許多事,並不一定要尋求一個標準答案,這個世界也並不是非黑即白。
  • 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淡然
    儒釋道三家終極關懷的交織而成的人生,才為我們靈魂的安頓、為我們靈魂的淡然提供了修行的可能。淡然,是做人最高的境界,唯有靈魂淡然,才能隨遇而安。人這一生,會被很多事情困擾,也會遇到很多的煩惱,真正能夠做到淡然的人不多。淡然,多數人只是表面裝裝,至於靈魂深處的淡然,古今能有幾個?怕是寥寥無幾!
  • 做人的最高境界,貴在"守拙"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藏巧於拙,抱樸守拙。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一副痴呆愚頑的表情。這種人不張揚,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眾人的歡迎。社會是很現實的,人心更是難測的。當你的聰明外觀、鋒芒畢露時,則遭人妒忌。那又何必呢?炫耀自己,無非想讓人高眼看你,無非為了虛榮、臉上有光,但當你在官場、職場被排擠,不能盡情揮灑時,不知是否有聰明致禍之嘆?
  • 人最高級的處世方式,不是好好說話,而是做人厚道!
    厚道,做人的最高境界《易經》曰:「 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道,是為人處世的基石,更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在唐朝,有一位名叫任迪的判官,他赴宴遲到,被罰飲一大壺酒。不料,上酒的武官卻將一壺醋當成了酒,給他斟滿了一大杯。任迪喝到口中,不禁眉頭擁簇,但卻沉默不語,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