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常識積累:周年紀念日和重要節日匯總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事業單位常識積累,事業單位常識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點擊查看:北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通用課程
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本文小編給大家介紹2019年都有哪些重要的周年紀念日呢?一起來漲知識吧。
第一部分 周年紀念日
一、紀念日
1月1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1979)
1月1日:中美建交四十周年(1979—2019)
1月27日:中法建交五十五周年(1964)
3月5日:西柏坡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召開70周年(1949)
3月28日:西藏百萬農奴解放六十周年(1959)。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投票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國際閱艦式(1949)
5月4日:五四青年節,以紀念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1919)
5月21日:中俄建交七十周年(1949)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1949)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建國閱兵式(1949)
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暨第五屆特別行政區政府就職(1999)
12月28日: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1929)
二、紀念日知識拓展
1、 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9月29日,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9月30日下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產生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其他56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2、2019年是著名的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是一場發生於中國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裡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3、2019年是中美建交四十周年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20世紀70年代初,改善中美關係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同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雙方在上海籤署《聯合公報》,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4、2019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
澳門主權移交(澳門回歸,葡萄牙語:Transferência de Soberania de Macau)指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葡萄牙共和國結束統治澳門的歷史事件。
5、西柏坡會議70周年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主持會議並代表政治局做了重要報告,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並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進京趕考),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奠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基礎。
6、2019是古田會議90周年
紅四軍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古田會議決議的中心內容強調要重視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要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黨的建設和軍隊建設,把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這是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
7、《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
《告臺灣同胞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民主黨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等組織機構對臺灣發表的公開信,被視為是中央政府對臺灣的政策文件,其在中國歷史上總共發表五次。其中,以1979年1月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的最為著名,其內容主要為商討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並提出兩岸三通、擴大兩岸的交流。 (編輯: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