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楊映月
人到中年,是一個激情與傷感碰撞的時期,每一個中年人在這個時間段都活得不容易,這個時間又是每一個中年人展現自我價值和激情釋放成就自己的人生的時期。因此,這個時間段對於每一個中年人都顯得尤為重要,一些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中年人,活成了一生幸福。而一些不懂得該如何生活和做人的中年人,犯下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錯誤。人到中年,不論男女,別犯這樣的錯誤!
一,「孝道」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到中年,如果足夠幸運,我們面對的是我們已經年邁蒼蒼的父母,這個時候正是我們該「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時候。
然而,這個年齡的我們,由於生活的壓力山大,往往只考慮了生存的問題,而忽略了對於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還剩下多少能夠陪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
人到中年,生而為人,或許在我們的父母離開我們之後,我們的身後是一片恐懼的生命的荒蕪,只剩歸途,那個時候我們才學會思考如何感恩我們的父母,但為時已晚!在父母健在的時候,能夠給予父母的愛,我們不要變成在父母離去之後我們一生的遺憾——提早疼愛自己的父母,不要當父母走後悔恨終生!
二,男女之間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尤其是情人關係這樣的問題
人到中年,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往往會因為感情的寂寞和肉體的孤獨而生出一些感情上的事端,這是中年人的大忌。
作為一個人到中年的人,在這個年紀就如大海裡航行的船,把握好了生活前進方向,為了我們所愛的人一心砥礪前行在生活的航線上,追求家庭的溫暖和幸福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然而,有些中年人卻在前行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情感的迷茫和困惑中偏離了航船的航向,把整個家庭的幸福丟了。
人到中年,遠離男女之間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這樣才能靜下心來祛除心中因為感情的寂寞和肉體的孤獨產生的彷徨,尋找到生活的幸福。
三,要懂得開始養生
人到中年的男女,往往會因為生活重擔的原因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往往,為了多掙一些錢能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而累死累活;往往,為了家裡的日子能夠寬裕一些,而忘了心疼自己。
對於中年人來說,似乎在自己的心中只有家庭和親人們幸福了就是自己幸福了,所以在他們的生命之中寫下的永遠是一個「拼」字,往往忽略了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個成員,自己也是他們的親人。
然而,人到中年的我們忘了,我們已經不屬於我們自己,我們是整個家庭的頂梁柱,我們自己的健康更不應該忽視,因為我們倒下了可能就是整個家庭不幸福的開始。
所以,人到中年,疼愛自己就是對親人和整個家庭的負責任,我們要開始養生,這樣才是對親人和整個家庭的負責任的態度。
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
對於國人來說,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孕育了我們的舐犢情深的傳統,國人都是對下一代有著不用提醒和叮囑的疼愛孩子的最初的動物本能的原始血緣親情的,愛孩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的改變,近些年來,有些人開始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而放棄了對於孩子的撫養和教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令我們很心痛的現象。
然而,人的一生都只有一生,即使是身為父母的人,為了追求自己的一生幸福而自私放棄孩子的身心成長有錯嗎?
或許,從我們每一個人僅有的一生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是沒錯的,但是,從道德的角度我們看這個問題就有些不太合適了。畢竟,孩子是我們的血脈,他們還小,還沒有自理能力的情況下,還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去用心撫養,去心疼,去愛他們。如果這種情況下我們只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放棄了他們,似乎有悖於最原始的動物的本能和作為一個人的人性的善良。即使不違法,也不會被認可!
所以,中年男女,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我們都不應該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放棄了對還不能自理的孩子的撫養。如果我們放棄了,我們將會背上一生的良心債。即使法律不懲罰我們,我們自己的良心也會令我們不安。
人到中年,對於父母的「孝」我們要儘早,不要等父母走後我們悔恨終生;人到中年,我們已經不再僅僅屬於我們自己,我們身上肩負著一個家庭的重擔和幸福,我們健康就是整個家庭的幸福;人到中年,不要招惹一些不該發生的曖昧情事,這樣才能不傷自己親人的心,生活才會溫暖;人到中年,孩子是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後最擔心的人,我們要為了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的幸福而儘量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和為他們今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