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兒子的早夭痛哭流涕;她因淪為生育機器而備受煎熬;她對困苦的生活早已麻木不仁;她還在困境中苦苦掙扎……。她,她,還有她……遠嫁的她們現在都還好嗎?遠嫁的女孩們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因一時衝動而悔恨一生。——寫給即將遠嫁的女孩們。
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的戀愛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不局限於本地區本省了,甚至跨國婚姻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
假如是自己的兒子娶了個遠方的媳婦,做父母的心裡倒是不會難過,有時可能還會洋洋自得,感覺自家孩子有本事。
但是,假若自家的女兒遠嫁,做父母的就好似被割走了心頭肉一般。而且對女兒未來生活中不確定的因素也一直會擔心不已。遠嫁國內尚且如此,何況她們還要遠嫁國外甚至是不發達的非洲呢?
也許這就是生兒子和生女兒的不同吧。
如果你也想遠嫁非洲,那麼請問,你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看兩個例子吧。
一 清華才女王麗紅的悲喜人生
24年前出生於北京工人家庭的王麗紅,從小就聰明伶俐,長得也秀氣可愛,性格還開朗大方。她憑著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輕鬆的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在別人看來未來不可限量的她卻做出了「瘋狂的」事情,她與來自烏幹達的黑人留學生蘇瑪相愛了,並決定畢業後嫁給他。
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當得知這一消息時,王麗紅的父母感覺如晴天霹靂,為了阻止他們見面,還不惜代價送她去了日本留學,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阻擋兩顆相愛的心。王麗紅還是跟蘇瑪一起去了貧窮的非洲。
環境的惡劣,風俗習慣的不同,讓她吃了不少的苦。還好她很快適應了那裡的生活,與蘇瑪的十幾個媽媽和四十幾個兄弟姐妹相處的很是融洽。丈夫也對她挺好,並沒有按照傳統娶多個女人。
但是,令王麗紅感到一輩子痛苦的是,因為醫療條件限制,讓她痛失愛子。如今提起這事,她還淚流滿面後悔不已。
王麗紅與蘇瑪的故事,再次見證了愛情不分人種,膚色和國籍。如今的她與自己的丈夫一起開辦了中文學校,她當起了校長,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了萬裡之遙的地方,為中烏友誼做出了貢獻,也是一段佳話。
二 淪為生育工具的小晴
小晴是一位美麗的廣州女子,在工作不久與單位的一個黑人男士相愛了。她對外部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是個冒險型的性格,做事很容易衝動。而且還非常的叛逆。
家裡人越是反對,她就越是和麥克走的近。不久他們就同居了,很快小晴就懷孕了。麥克因為要回國發展,小晴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但是令小晴沒有想到的是,麥克的家鄉女子地位特別低下,吃的食物難以下咽,還要在男人面前唯唯諾諾,連個坐著的地方都沒有。男人坐著說話,女人只能跪坐在一旁。
並且,因為傳統的文化習俗,這裡的女人要多生孩子還不讓打胎。她幾乎每年都要生下一個孩子。為了家和孩子,如今的她已經失去了自我,淪為了生育的機器,而且就像電影《盲山》裡面被拐賣的女人一樣,生活久了一切都麻木了。
最初因為語言的不通,她無法與人交流,只能暗自落淚,悔不當初。但是她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如今為了改變生活,她在短視頻平臺上做起了直播節目。讓人們跟隨她一起見識一下非洲的真正生活。
她也跟著學會了做非洲人愛吃的西瑪,還教給非洲小孩女人怎麼做中國食物。也多虧了網絡和短視頻平臺,她又找回了自我。但願小晴因直播改變命運。
在熱鬧非凡的婚禮上,假如不看坐席的位置,不看長相,讓你分辨雙方的父母,你覺得困難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太好區分了:新娘的父母總是有些不舍和疼惜,而新郎的父母則是滿心歡喜。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是精心培育的嬌貴花朵。有一天,精心呵護的小花被人摘走了,而且還可能被帶到了異國他鄉,這種內心的不舍,便會不經意間體現在了父母的表情上,因為這就是父母的真心。
遠嫁是很多女子永遠的痛,很難回趟老家,很難見到自己的父母。在父母家人最需要的時候卻不能及時出現。《以家人之名》中的陳婷還因為遠嫁,為趕回去見母親最後一面,在趕往機場的路上發生車禍。
如果可以,我想女孩最好還是不要遠嫁。遠嫁了,親人就等於沒有了,遠嫁了,只剩下了唯一的愛情。遠嫁的女人就像再次出生,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心裡的喜與樂,苦與痛只有她們自己清楚。父母在,不遠遊。這不只是孝與不孝的問題,更重要的可能會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遺憾。
如果,女孩真的選擇遠嫁,那就一定要像王麗紅那樣做好充足的準備,心裡的承受能力必須足夠的強大。
遠嫁可以,但是必須要深思熟慮,不能衝動為之。我們也相信世界上有真正的愛情。不管孩子走到了哪裡,只要他們過得好,這就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願天下父母都能晚年安康,天下有情人終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