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一次小清新的愛情故事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記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最美的年華遇見你。」
記憶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自我修復,往我們心中所想慢慢修正,以至於最終忘了上面這段話,是來自書中筆記,還是她曾經對我說過的話。
相距1米
高中總是很緊迫,全日制管理,半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情竇初開,對彼此心生好感,每晚的晚自習到熄燈我們有半小時的獨處時間,記憶力她喜歡唱歌,自喻為一中小曲庫,讓我隨便點歌,我們在星空閃耀下漫步在操場,,享受著專屬我們短暫而又快樂的時光,此時我們相距1米。
相距352公裡
那年我們正值青春,經歷了高考,仿佛一夜之間成熟了不少,她去了嚮往的大城市,我留在本市,相距352公裡,4小時44分車程,她常對我說,不遠。
我知道她學校的準確位置,知道準確距離,知道換乘那班公交車,但卻沒有去過一次,每當節假日我們都會回家,但就算上了大學,在我們這個小城鎮早戀是絕對不允許的。
但只要畢業家裡長輩就會讓你往家領對象(笑)
每當節假日我們距離就會縮短到60公裡,但在我心裡依舊是352公裡。正因如此,藉口也好,理由也罷,總之相聚時刻屈指可數。
那年那天一場大雨後,知了的瘋狂,讓我們知道已經來到秋天,讓人心煩,我們相約來到泰山,雖然我們也算是泰山腳下,但卻沒來過一次,記憶中她穿著一身得體的運動裝,扎著馬尾,青春洋溢,唯獨沒能記起她的面容,我們談了好多,聊了生活,聊了理想,聊了詩跟遠方。
但唯一能夠清楚記起來的,只是泰山賣票的地方不在山腳,爬泰山不管什麼季節都要帶衣服。
我們的「心意」
大學生活很懶散,很無趣,很慢,她每年過生日我都會寄去一個禮盒,裡面放上一封表達愛意的信,還有個廉價,且做工粗糙的飾品,可能會是沙漏,又或是帆船。她也會回我一件禮物,我記得她說她喜歡乾花,我應該送過。
她也非常憧憬的對我說過,她畢業後要去廈門,我曾問過她為什麼。
「你有沒有在還能選擇的時候,可以憧憬的時候,因為一個地名深深吸引。」我忘記了這段話是來自電話裡,還是信裡,又或者來自電影片段。
相距約170公裡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四年,直至畢業,他沒有去憧憬的城市,我暫時的留在了離學校不遠的一家小公司,她沒有邀請過我,我也從沒有讓她來,相距約170公裡,大概3個小時車程,這次我不知道她的位置,也不知搭什麼車,她沒說過,我也沒問過。
我們在別人眼中就是馬拉松的愛情故事,但也跟電視劇中一樣狗血,朋友問起我們何時分手,我不知道,也不知怎麼回答,只是不知何時起我們不再通宵打電話,不再互道晚安。
此時我們最後一次聊天是每年複製過來的新年快樂。
距離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