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致辭是婚禮的重要環節之一,通常男女雙方分别致辭,親近而德高望重的長輩為最佳人選。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有女兒的父母常會被親閨女這樣吐槽:你們是怕我嫁不出去嗎?真到了女兒婚姻大事提上日程的時候,父母往往是又擔憂又不舍。
婚禮上,爸爸媽媽都忍不住想要和女婿表示,對女兒好一點,對女兒則恨不得拉著她的手叮囑一番,但這些話當著眾人往往說不出口。
婚禮上這一重要時刻,有格局的媽媽通常都會挑最緊要的說。一番得體的語言也會為女兒掙足面子。
最近喜宴是一波接著一波,萱萱與媽媽出席了好幾個喜宴,其中一位遠房姨母女兒的出閣宴,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與其他家庭都是爸爸發言不同,姨母作為親人代表上場發言,整個過程會場都是靜悄悄的,姨母講話全程句句在理。
事後有賓客羨慕地稱讚,這位女婿真是找了個好人家的閨女,女婿也說自己今天才算見識到丈母娘的風採。
1. 在最好的年齡生孩子
如今年輕人讀完大學再工作穩定,到了結婚的時候通常已經是將近三十歲,女人在25歲生孩子和三十五歲生孩子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如今順利步入婚姻殿堂,生孩子的事就要抓緊了。
媽媽這不是在催生,只是希望趁著雙方老人還硬朗,可以幫小夫妻帶帶孩子,女兒婚後就開始備孕,有孩子後重新開啟事業,年齡也不算太晚。
2. 婚後要有自己的事業
媽媽如果不認準這個女婿,通常也不會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婚後的女人在沒有孩子的時候就要放棄工作。
即使經歷了生孩子的難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回到工作崗位。
掙多掙少不要緊,是不是女強人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與社會脫節,不能一門心思都撲在老公和孩子身上。
有自己的收入首先在經濟上就是平等的,自信和獨立是女人永遠的閃光點。
3. 經常回雙方父母家吃個飯
婚後的兒女突然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小夫妻可能覺得這種生活很新奇,但是父母難免有些不適應。但是做父母的深知,婚後不應過多幹預新家庭的生活節奏。
因此爸爸媽媽希望在小夫妻閒暇時回雙方父母家吃個飯,讓父母知道孩子們生活得挺好的就安心了。與親人吐槽一下生活中的不快,父母絕對是最忠實的聽眾。
1. 我女兒的身體最重要
35歲~45歲生育的女性在懷孕及分娩過程中,將會面臨更高的生育風險和難產機率。
婚後生育子女是許多家庭關心的問題,同樣是生孩子,婆家關心的是孩子,娘家關心的卻是女兒的身體健康。
媽媽提出讓女兒早做打算,是希望女兒有一個備孕計劃,調理好身體,安排好工作,好過婆家人的單純「催生」。
2. 夫妻關係應該是平等的
媽媽讓女兒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是希望夫妻關係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女兒可能還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媽媽卻提醒她,愛情與婚姻同樣需要維繫和經營。
媽媽不希望女兒在婚姻中迷失自己,徹底奉獻自己,婚後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樂趣。
3. 雙方父母別過多幹預小家庭
媽媽看似是告訴女兒女婿多與老人聯繫,實際上也是表明自己的立場,願意做女兒最堅強的後盾。
同時婆媳問題也是媽媽最擔心的問題,因此她首先表明自己「退居二線」的立場,而自己不插手,婆婆也別摻和兒子的家事。
媽媽的三句話沒有提到錢財,卻句句圍繞著婚姻的本質,不同於客套話、場面話,她點出了婚姻中的現實問題。這樣有格局、有遠見的丈母娘,誰不想要呢?
糖果媽媽叮囑:兒女結婚時,雙方父母的言行更是代表了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在這關鍵時候拎不清,無論如何一定要給足了孩子面子。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