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這件事,不需要精通很多,只要一招精,就夠了,只要你懂得聚焦,你做任何事業就成功了一半。
就比如我們讀書,如果我們讀很多書,計算機、管理、歷史、哲學都去讀。你想在一個方面有大成就,太難了,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
我們要做的是把時間花在一個領域上,然後精耕細作。成為這一個領域的高手,其他的領域,我們看也不要看,想也不要想。
我們做項目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同一時間做10個項目,失敗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每個項目都是半桶水,自然就很難賺到錢。
你賺不到錢,只是因為你不夠專注
1、窮人做得多賺得少,富人做得少賺得多
窮人做事和富人正好相反,做得雜,又沒什麼耐性,能自己動手的事情,絕不花錢。有的人打幾份工,看起來是很忙,實際上也賺不到多少錢;想著省錢,不願意花錢請別人幫他幹活,所以什麼都是自己來幹。
好多上班一族,早上起很早,自己做飯吃,還要帶一份到公司當午飯,因為這樣可以省錢;有小孩要上學的,還要送小孩去上學,然後再擠公交車上班,因為捨不得打車,因為打車貴呀,要好幾十塊;下班了還要買菜,等收拾完家裡了,終於可以看看電視,刷刷朋友圈,再看看新聞,一天也就這麼過去了。
天天都是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但問題是錢賺不到多少,想著錢不夠花,又去做幾份兼職,賺些外快,這樣就會越來越忙,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讓自己陷入一個越窮越忙的惡性循環中。
我們再來看看富人是怎麼做的,有一款保健品腦白金,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背後的操盤人就是史玉柱,腦白金之後他還做了一款遊戲,叫徵途,喜歡玩遊戲的人應該都知道,現在依然很火。這是史玉柱東山再起之後做的兩件事,而且人家只做這兩個產品,就賺得盆滿缽滿。這就是聚焦,再聚焦,我們普通人就應該學習他們這種做法。
你賺不到錢,只是因為你不夠專注
2、老人抓蟬的故事
孔子有一次到楚國去,從一片樹林裡走過,看到有一個老人在用一根竹竿粘春蟬,手一伸就粘到一個,感覺就好像是在地上撿東西一樣容易。
孔子就問:「老人家您太厲害了,不知道您有什麼竅門?」
老人說:「當然有技巧。我先用竹竿粘泥丸,熟練後再練習粘住五個泥丸,等到粘住五個泥丸而不掉下來,粘春蟬就如在地上撿東西一樣了。我粘蟬時,身子站著,如同樹墩子一動不動;我伸出的手臂,可以像枯槁的樹枝一樣直挺挺的。雖然天地浩大,萬物眾多,但我只知道有蟬翅膀。我從不左顧右盼,不會因為紛繁的萬物而輕易轉移對蟬翅膀的注意,這樣子做,怎麼會捕捉不到呢?」
孔子大受啟發,回過頭對弟子們說:「用心一致,聚精會神,說的就是這位老人吧!」
我們仔細想一想,如果你從小時候就開始練寫作,一直到今天,你會有多大成就呢?如果練的是口才,十幾年間從不間斷,現在變成一個演講大師也不是不可能吧?
聚焦是必須要靠堅持的,做一個項目你至少要死磕三五個月吧,你不要指望在網上發幾篇文章,幾個音頻視頻,就可以開始坐等收錢,有那麼好的事嗎?要是有,還輪得到你嗎,我早就賺翻了。
你賺不到錢,只是因為你不夠專注
3、少則得,多則惑
一個人他只需要有一項特長,有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可以脫穎而出,擁有其他人不能獲得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會走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求多不求精。
比如小學生,那麼小就忙著學各種才藝,哪一樣都是個「入門水平」,最後的結果多是半途而廢。大學生也是忙著考各種證書,證書是考了一大摞,但是畢業之後卻很難靠這些證書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原因就是由於他們分散了時間和精力,沒有專注於一件事情,結果沒有專長。
老乾媽為什麼那麼出名,因為人家就是專心致志的做好辣椒醬;萬科在房地產界那麼牛逼,也是專心致志的做好住宅房地產;蘋果手機厲害吧,也是專心致志的做好手機。
少則得,多則惑,想在網際網路上賺錢,只需鎖定個項目就夠了,只做一件事,天天工作16個小時,把所有不利於聚焦的事情都清出去,專注於做某一件事情,用盡全力把它做到無可挑剔,你可能比技能很多但是無有一項專長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也許你會是我的下一位貴人,我也很樂意成為你的貴人!全網同名,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