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欲速則不達」,也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你總是急於求成,一旦在自己設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指定的任務,就陷入情緒崩潰,徹底否定自己,而一旦出現轉機,卻又是截然不同的歡喜。
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如果變成一種常態,人生豈不太過勞累。
你之所以常常不開心,往往都是因為著急。
人生旅途上,拼的不是一時半會,而是要跑滿全程,誰能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學會讓自己慢慢來,一切才可能更圓滿。
01
慢下來,才能學得紮實。
同事曉媛,孩子在市區上初一,為此,她每個周末都要坐三個小時的大巴車,趕往市區去看孩子。想著孩子平日在學校寄宿,就想周末帶他放鬆一下。
可這個想法,很快就「破滅」了。通過與任課老師,以及學生家長的交流,如果想要順利通過中考,考入一所理想的高中,那麼現在就必須快馬加鞭學習了。班上一半以上的同學已經學完了初中一年級的課程,周末時間,要麼是培優補差,要麼就在上下一個學期的課程了,誰還敢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玩」呢?
所以,曉媛不得不跟上節奏,和兒子好說歹說,安排了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的培訓課程。但在陪伴了兒子一個周末之後,曉媛發現,兒子除了上培訓班,就是在完成學校的作業,總在快馬加鞭,甚至都來不及消化課本知識。
這不就是現實版的「揠苗助長」嗎?曉媛說,自己真不知該如何取捨,但她很確定一點是,兒子學得很不開心。
一個月之後,曉媛決定,讓兒子停止上周日的培訓課程,一周抽出一天時間,讓兒子做他喜歡的事情,打球、看電影、閱讀、走親訪友,都讓他自行安排。
沒想到,幾周之後,曉媛發現兒子心情更平緩得多了,也不再一味地趕作業,而是會主動和曉媛聊起學習上的歡樂與苦惱。
成長的道路上,當然要先學會走路,才能跑起來。讀書亦是如此,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把基礎知識掌握好,才能去挑戰那些難題。因此,先不要貪多求全,而應該是「少而精」。累積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會了。
更何況,成長的道路上,除了學知識長本領,還有很多為人處世道理,都是在一朝一夕間慢慢體會才能有所得。如果從小就按下快進鍵,等到步入社會的那一天,就會發現,自己猶如活在真空中。
02
慢下來,才能淡定從容。
越是著急,越是容易出錯,越是出錯,越是想要儘快彌補錯誤,如此,生活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總讓人手忙腳亂。
同事李輝,在公司專門負責寫材料。在他之前,好幾個寫材料的人,都因為無法勝任,而被淘汰出局。但李輝卻已經堅持了三年,並且深得領導器重。
倒不是說前幾個寫材料的人,不夠努力,他們常常是接到任務就加班加點,沒日沒夜,但寫出來的材料總是立意不高,還有明顯的拼湊痕跡,水平很是一般。
李輝與他們不同是,他每次領到任務並不著急開始寫作,而是先要想很久。在想的過程中,也不是無所事事,原來,李輝有個習慣,那就是收集整理資料。
雖說有電腦,但他習慣於把喜歡的句段、觀點照抄下來,還喜歡剪報,分門別類整理;當然,他最愛的還有幾大本修改集,那是他以前寫過的材料,將初稿和最終稿放在一起,圈圈點點,別人看不懂,他卻總能從中找到靈感。
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概就是因為平常功課做得足,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找準定位,從而一氣呵成吧。
李輝的淡定從容,正源自於平日的積累。他從不急急忙忙「臨時抱佛腳」,而是扎紮實實堅持每天學習,每天都有所收穫。
所以,慢下來,並不是停下來,而是如農人耕田一般,該除草的時候除草,該施肥的時候施肥,才能坦然迎來收穫的季節。
如果還在著急明天的工作不知如何完成,不如先把急不可耐的心思放平一點,好好想想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找到問題的根源,並由這件事,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該慢的時候要慢,這樣,才能在急迫的時候,能夠迅速出手,果斷解決問題。
03
慢慢來,一切自有安排。
從前,人們說:「你做三四月的事,在七八月自有答案。」也說「但問耕耘,不問收穫」。意思都是說,把握住了每一個當下,也才把握住了未來。
在快節奏的生活下,我們不由得跟著加快腳步,好希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如同工廠裡的流水線,只要一道道工序走完了流程,成品就出來了。
但人生最是急不得。種子被撒進土壤,不會立即就發芽,一個人想要成才,也是「十年磨一劍」,甚至是數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
等一樹花開,等一朵雲來。當你能夠讓自己慢下來,你會發現,原來身邊有太多美好。
就連每天打卡上班的公司,院子裡,一年四季,其實有著不同的花,就連地上的落葉,其實也是很美的。
還沒有想清楚的話,不要急著說出口,也許,再過一會,就不需要你表態了。
還沒有弄明白的事情,不要急於做出結論,也許,就在下一秒,它自己就給出答案了。
還遠未到來的事,就別再杞人憂天了,世事無常,也許,明天,又是另一個說法了。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讓自己開心,所以,不必著急,因為,一切終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