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矛盾的真相
H小姐和M先生談戀愛一年有餘,他們一起來見我的時候,告訴我他們之間已經無法有效溝通。我們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共同梳理了當前的問題,我發現他們之間所有的衝突,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規律。
每當兩人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H小姐就會心情不好,而M先生則會很努力地尋找解決方案。可是他這麼做反倒會讓H小姐反感,進而變得非常焦躁,然後M先生就會陷入沉默和迴避的狀態,這讓H小姐更加暴躁,於是兩人的關係進入一個惡性循環,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緩解。
交往初期,這樣的情況偶爾發生,兩人也有足夠的意願和熱情來修復這段關係,可是隨著相處時間越久,矛盾不斷積累,修復周期不斷變長,兩人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差。在耗盡了最初的甜蜜之後,彼此都感到失望甚至絕望。
H小姐和M先生的情形,在我的情感諮詢工作中很常見。很多人並不能足夠理解自己的伴侶,所以容易懷疑對方言行舉止的變化,是不夠愛自己的表現。
比如在這個案例中,H小姐反覆指責M先生熱戀期過後的表現大不如前,而每當聽到這樣的指責,M先生就會失落地垂下頭,說自己總是被誤解,非常難過。越溝通越無效,在不斷的失望和挫敗感之後,彼此之間的矛盾也就越積越多。
移情
移情感情中這些無論怎麼溝通也無法被理解的情緒、感受或反應,到底是怎麼回事?理性溝通無法處理的問題,多半是和非理性的潛意識有關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有一個概念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H小姐和M先生的狀況——移情(Transference)。
聽上去很專業,但其實很容易理解。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和來訪者會建立起親密的諮詢關係。來訪者經常會表現出一些看似莫名的情感,比如毫無必要的取悅、迎合,沒有根據的猜疑、防禦,或者難以控制的敵對情緒。
這些情緒並非由諮詢師的言行所致,而是來訪者將童年家庭關係中被壓抑的感受投射在了諮詢師身上。移情同樣也會發生在伴侶關係中。
童年留下的許多未經處理的情緒,會被當前關係中似曾相識的場景、關係狀態,甚至是伴侶的外在表現所觸發。移情在親密關係中很常見,但是通過移情投射出的情緒如果是負面和病態的,那麼親密關係就會受到傷害。
移情的啟示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需要明白在和伴侶的相處中,對方的態度和反應並不都是針對你的。
有很多人內心隱藏著原生家庭創傷引發的情緒,這些情緒往往很負面,在普通的人際關係中並不會輕易流露出來。而親密關係中雙方的情感距離足夠近,被壓抑的感受才可能得以釋放。
所以感情中的矛盾,並不完全是你們的溝通方式引起的,也可能是對方對你產生了移情心理。
要擁有高質量、低衝突的關係,一方面當然是注重溝通,但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提升自我認知,化解潛意識中壓抑的不良情緒。
你可以通過自我探索或者心理諮詢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過程,了解內心深處那些陰暗的角落,從而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移情心理。擁有了這樣的認知,你才能夠意識到衝突產生的原因,究竟是兩個人之間的問題,還是被觸發的不良情緒。
兩人之間的溝通,不只是一個把事情分出對錯的過程。如果矛盾是由雙方移情心理所引起,那麼僅僅糾結於對錯,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H小姐和M先生,常常會花很多時間來爭辯M先生的解決方案到底好不好,可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兩個人的情緒反應,是曾經糟糕的親密體驗在彼此身上的相互映射。理想的親密關係中,兩個人若能夠聯繫各自的成長經歷來看待彼此,分清楚矛盾來自客觀衝突還是移情作用,甚至能夠共同探討和處理移情心理,將會獲得深度的理解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