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說裡有一期辯題,剩男剩女的辯論中,張泉靈說:我相信,沒有那麼多的打分標準,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放棄的標準。
每個人對另一半的具體標準不一樣,但是「標準」也可能有檔次之分,某一些標準或許可以被放棄,但一定有標準會被堅持。
今天就來說一說我身邊的一位姑娘。
姑娘已經34歲了,是我鄰居的侄女,她之前託我做媒,但是身邊小夥還真不多,好不容易我老公親戚家有個小夥子32歲,因為黃了一段3年的戀情,空窗一年多了。
但姑娘嫌棄小夥太矮了,1.68的身高,確實是短板。但小夥家境不錯,婚房、汽車都準備好。
後面我了解到,姑娘有個堅定不渝的標準,就是男生身高非175 不嫁。
之後鄰居也常聊起這個姑娘,長相中上等,本科畢業,目前在大公司做財務,並且努力上進,家中獨女,拆遷房3套,另購入了一套商品房。目前代步車也是30多萬。
姑娘出校門那會追的人特別多,主要還是太挑。她媽媽給她定的標準是男生全款買房,沒有房貸,有車。家中獨子。她也總想找個各方面都優秀的男生結婚。
現在剩下了,她是很不甘的。以前追她的男生都結婚了,還有的找了離異未育的也沒和他好,說她要求高。
姑娘有段時間很抑鬱,所以問了曾追求他,現在是同事的男士,為什麼他現在姿態放低了還是找不好?
同事很盡心,結合自己與好友的經驗,給了她回復。
當事人:孔先生,剩女很多喜歡聚會,攀比心很重,內心不成熟
剩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也增長,知道哪類婚配硬體是男人該有的,哪類經濟基礎能讓自己將來生活無憂。
所以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她們的聚會交流,談的都是這些,孔先生姐姐的姐妹淘就有兩個被她們結了婚的洗腦。
問題的關鍵是,剩女在沒有經歷婚姻生活之前,總對愛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可能還在幻想白馬王子的到來,其實剩女很幼稚。
就是有點矛盾,他不喜歡內心不成熟,又沒有年輕時該有的單純的女人。
當事人:蔣先生,剩女圈子小,比較宅,自認為優秀,愛教育人
蔣先生談過一個大齡姑娘。家庭條件比較好,從小是學霸,在參加公考。
話不多,也比較宅。每次都是蔣先生安排兩個人出來約會的內容。
不知道是不是圈子小的原因,姑娘聊起書中的人物,並且神採飛揚。但對現實生活裡的事很茫然。
一件令蔣先生震驚的事:服務員上菜不小心的時候,把桌上的茶水撒開來了,濺到姑娘眼睛裡,她戴著隱形眼鏡,可能感到不適了,當然大聲教育起了服務生。
蔣先生之後覺得不合適,就提了分手。
瀟堯總結:在當下的社會中,不願意娶剩女的原因各種各樣,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也不能以偏概全。
希望大齡未嫁姑娘的掉進「恨嫁」的陷阱裡,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還是建議遇到聊得來的男士,先做朋友,可以一起吃飯,唱歌,玩玩密室等
假如你覺得有個男性對你有意思,你也對他有意思,完全可以多一些互動。
但不是主動去追,而是讓他來表白,這種事最好男生來做。
多一些互動,包括請教一些問題,找他幫個一些忙,給他一些搭訕的機會,在聊天時用心傾聽他,表現出對他的認可。
在他向你示好的時候,不要打擊他的自信,而是多給些鼓勵。
婚姻不是任務,更不是為了趕日程表。
論語裡有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
你越想早完成的事,就完成不了。還是建議擺正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