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忙帶孫子的老人,兒媳會孝敬他們嗎?

2020-09-11 找不回的往昔

現在經常聽到有人說: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對於外人來說,這句話無可厚非。但對於家庭成員之間來說,就顯得冷冰冰的了。

公婆和兒媳之間,本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為一個男人而成為了一家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更難相處,所以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對於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帶娃問題,我們來聽聽兒媳們怎麼說吧。

一,老公的表嫂:我沒有義務贍養婆婆,讓她兒子照顧她。

表嫂是大姑的兒媳婦,年輕時住在山區,表哥出門打工,一年有十一個月不在家。

表嫂一個人要種地,養牛,照顧兩個孩子,還要到村外的泉眼去挑水。山裡條件差,一個女人,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大姑不顧表嫂的苦苦哀求,跟著退休工人老王到城裡生活了。表嫂把她接回來,她又一次在夜裡不告而別。

後來,兩個孩子大了,表哥在城裡買了房。去年,表哥去看望大姑,她已經八十歲了,穿得破破爛爛,生病了也沒有人照顧。表哥不忍心,就把大姑接回了家。

表嫂攔在門口不讓進門,邊抹眼淚邊說:我當年抱著孩子做飯,背著孩子種地時,她在哪裡?這家是我們的家,沒有她的份,讓她回老家。要照顧,你這個兒子有義務,我這兒媳可沒義務。

做為娘家人,我們感覺表嫂的話冷冰冰的,沒有人情味,卻又無可辯駁。

是啊,兒媳帶兩個小孩,正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你不管不顧,到城裡享福了,現在生病回來了,人家能照顧你嗎?兒媳確實沒義務啊!

表哥無奈,把大姑送回了山裡老家,在十幾裡外的煤礦找了份工作。

一個班十個小時,來回要十三個小時,下班回家給大姑做頓飯。可憐的大姑,每天一個人,餓了就熱些剩飯吃。

大姑如果年輕時能夠顧及兒媳生活的艱難,留下來幫幫表嫂,讓表嫂少受一點苦,表嫂怎麼會在她生病時這麼絕情呢?

表嫂和我們相處的很好,不是一個疾言厲色的人,只是在自己最難時,最無助時,心裡的怨氣越聚越多。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別人對你的絕情,都是你的冷漠換來的。

二,表妹丹丹:老人辛苦一輩子,該歇歇了。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表妹丹丹全職在家帶孩子,老公從父母手上接手了一家公司,父母退居二線,沒有大事不插手,每天就世界各地的旅遊。

表妹生孩子時,婆婆沒有照顧月子,掏錢找了最好的月子中心。孩子滿月後,婆婆就繼續出門遊玩了,不過出錢請了保姆,一直照顧到小孩三歲。

公婆每次外出回來,都會給表妹和孩子帶很多東西。隔三差五的打電話問問孫子和生意的情況。

對於公婆的態度,表妹說:老人辛苦大半輩子,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也該歇歇,享受享受生活了。

不一定愛孩子就要天天帶孩子啊,你看,家裡的東西不都是爺爺奶奶買的嗎?再說,帶孩子,還是自己來比較放心。爺爺奶奶帶,反倒會因為觀念不同而產生分歧。

結語:對於公婆不幫帶孩子,兒媳會不會孝敬老人的問題,兒媳說法不一。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你要有所表示。

一個女人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孩子小的時候,每天抱在懷裡,連自己的吃飯都成了問題。條件好的家庭,可以僱保姆,請月嫂。可對於大多數家庭,都是需要老人幫忙的。

如果老人在兒媳最困難的時候,能夠伸出手來幫一把,做晚輩的一定會記住你的好處。到你年老行動不便時,也會伺候在左右的。

如果你在這時不講感情,只講道理和義務,等你老了,兒媳也會同樣的和你講義務。

家,是個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法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要靠情來維繫,如果把義務掛在嘴上,那註定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相關焦點

  • 婆婆不幫忙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4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那麼婆婆不給兒媳帶孩子, 兒媳有責任為婆婆養老嗎?一起來看看4位婆婆的經歷。,我主動給他們帶孩子,我把孫子帶到了9歲,這9年裡,我都沒有讓他們帶過,也沒有抱怨過,他們也對我很好,很孝順我,因為他們知道,有我在,他們就沒有後顧之憂,就能安心的工作,我付出了一切,他們也看在眼裡,我也得到了回報。
  • 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孫子?幫忙帶孫子該不該收取報酬?我是這樣想的
    社會發展要求女性必須走出家門工作打拼;專家提倡母乳餵養;幼兒園、學校要求家長配合教育;新時代父母不願意帶孫子;或者父母不能退休帶不了孫子;家務活不能甩手不幹;不生二胎還會被指責,等等,年輕人真的太難了。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主要原因,繼續這樣下去,人口出生率很難提高。如果老人能幫忙帶帶孫輩、乾乾家務,年輕的小家庭能減少一半精神的壓力。
  • 婆婆不給帶孫子,卻讓她給贍養費,兒媳該如何?
    ,心疼子女才會給幫忙帶,所以那是情分,如果真不給你帶孩子也說得過去,那麼這樣說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且不說對或者不對,我覺得只能說從理上來說也對,自己家的孩自己養嘛,可是事實上,兒媳和公婆本無關係,也沒有交情,婆媳之間的感情也是從兒媳嫁過去之後開始的,尤其是兒媳在需要有人幫忙的時候,婆婆給予照顧和幫助那是一份情,那麼婆婆講情分了,那兒媳自然也會念婆婆的好,然後孝敬公婆。俗話說「兩好合一好」,婆婆真心的為兒媳付出,兒媳也會用同樣甚至更多的好來對待婆婆。
  • 退休老人幫忙帶孫子,是覺得幸福還是痛苦?聽聽幾位老人怎麼說
    導語:退休老人幫忙帶孫子她們是覺得幸福還是痛苦呢? 馮女士:退休之後我依然過得不開心 退休之後我又開始忙著帶孫子。雖然帶的是我的親孫子。但是因為兒媳太不懂感恩,所以我都不太想幫她帶孩子我們做婆婆的,盡心盡力的幫兒媳帶孩子,要是得她感激的話我們再苦再累都不覺得有什麼。但是付出了辛苦還是沒能得到媳婦的一句好話。我們的心裡都會有特別大的落差。讓我們帶孫子的過程很煎熬,平時兒媳不在家,我跟孫子相處的特別好。但是她一回家就開始抱怨指責我,說我做的不好一回來就挑我毛病。
  • 老人不給帶孫子真的有錯嗎?
    我們院裡有位獨居老人,老伴前幾年去世了,老人養育了四個子女,但是老人不想給子女找麻煩,雖然已經是古稀之年,但還是儘量自己照顧自己,可是去年的時候,她的小兒子生了二胎,於是和媳婦兩人以養老的名義將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可是沒過兩個月,老人就自己打車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對此,其小兒媳幾次登門表示不滿,並且公開說明,如果老人現在不幫忙照看孫子,那麼將來他們也不會贍養老人。
  • 婆婆幫忙帶孫子,需要給「帶孫費」嗎?聽聽兒媳婦怎麼說
    她說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幫忙帶帶孫子,時間也比較好打發。我認為不需要給婆婆帶孫費,婆婆又不是保姆,保姆來幫我帶孩子,我才需要付她錢,婆婆是自己人,為什麼要付她錢。現在婆婆幫我帶孫子,將來我給婆婆養老,這種幫忙也是相互的,如果現在婆婆幫我帶孫子,我給她帶孫費,那麼將來我給她養老,她需要給我養老費嗎?
  • 老人有義務幫忙帶孫子嗎?65歲大媽說出內心真實想法
    老人有義務幫忙帶孫子嗎?65歲大媽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周大媽65歲了,以前是縣城單位的公務員,年輕的時候就做著這個鐵飯碗的工作了,幾乎沒怎麼離開過縣城,每天上班下班,偶爾去跳跳舞,打打麻將,日子過得平淡安穩。
  • 如果兒媳全職帶孩子,不能幫忙帶孩子的公婆,會給兒媳發工資嗎?
    不知從何時起,父母幫忙帶孩子成了普遍現象。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兒女養大,娶妻生子。原以為可以享受生活,帶孫子的任務又來了。大多數的父母非常願意幫忙帶孫子,也有一些父母不願意,有錢的父母給錢,沒錢的父母只能挨白眼。
  • 退休老人說出實話:幫忙帶孫,要這樣做才能和兒媳和平相處
    導語:很多老人到了晚年給兒媳帶孩子都是一肚子的苦水,總是抱怨這抱怨那他們覺得付出了努力。卻得不到兒媳的一句好話。但是方女士跟他們不一樣,她退休了之後幫忙帶孫子。每天過得很開心她笑著說出了實情。其實幫忙帶孩子也是要有技巧的。找好技巧跟兒媳相處起來特別的容易兒媳也特別喜歡我幫忙帶孩子。
  • 婆婆幫忙帶孫子,幫的是兒媳還是兒子?
    導讀:婆婆幫忙帶孫子,幫的是兒媳還是兒子?很多人都想錯了!,你幫我養小以後我和你兒子一起養你們老,兒子是自己養的,媳婦是丈母娘養的,財產是夫妻共同的,孩子是夫妻愛的延續,別說的誰吃虧了似的,你說你做婆婆公公的就養了你們的兒子,憑什麼讓兒媳到你們老的時候用夫妻共同財產養老,當然個別有養老金的另說!
  • 年輕時不幫忙帶孫子,老了媳婦會如何對待
    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雖說道理是對的,但是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很大,房貸,幼兒園的學費,老人養老,老人和年輕人各有各的辛酸,明事理的老人還是能幫下就幫忙帶孩子。還有很多老人認為帶孩子是幫兒媳婦帶的,不能幫忙,要讓親家來帶。
  • 不帶孫子的老人過得幸福嗎?有幸福,也有遺憾
    近些年來,關於老人應不應該幫孩子們帶孫子的話題屢被提起。很多人認為: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但不是義務,我們做兒女的不能認為老人就一定要幫我們帶孩子。 而有的老人也覺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如果接下來還帶孫子,那就等於這一輩子都被捆綁在了家裡,沒有個人自由。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有什麼不一樣呢?三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前言很多的老人都在幫兒女帶孩子,這幾乎成了老人的一項工作,每天去外面遛彎的時候,都能看到不少的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子。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願意帶孫子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那麼還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聽聽這三位婆婆的心裡話。
  • 「婆婆不幫忙帶娃,晚年你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兒媳的觀點很贊
    「婆婆不幫忙帶娃,晚年你會給她養老嗎?」博主的觀點下面很多網友評論,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兒媳的評論「很個性」,值得一聽。這位兒媳表示:公婆本就沒義務幫我們帶孩子,至於養老,則是當兒當女的義務。年輕人不該用不給公婆養老做大前提去威脅老人給自己帶娃。這本來就是兒媳的不對。
  • 67歲老人含淚說出:不幫忙帶孫子,就給錢,這是要我們老人命嗎
    老人幫忙帶孫子是天經地義的嗎。67歲老人含淚說出:不幫忙帶孫子,就給錢,這是要我們老人命嗎。,而且老人一般也不會說自己帶不了,然後一個人承擔了所有。我大奶就是這樣的案例,她孫子7歲了,要上小學了,但是父母在外面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更加管不了孩子。最後就讓父母在家幫忙帶,本來一開始還挺好的。但是久了問題就來。孩子也越來越大了,淘氣,老人根本管不了那麼多,要是管不好,又怕被子女說,連自己的孫子也管不好。孩子罵不得,也打不得,道理也說不聽,還經常鬧脾氣,要這個要哪個,不給就哭鼻子,然後要哄。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是本分,媳婦不孝敬婆婆,是犯罪?
    前幾天的婆媳文章裡,有很多人評論和私信我義正言辭的說:婆婆幫忙帶孩子是她對我們的情分,不帶則是本分。不應該把帶孩子的事情強加給婆婆,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有本事生,就要有本事養。我們是有贍養老人的責任,但是法律裡面說的贍養老人,是贍養生養自己的老人,這不包含婆婆。婆婆幫忙看孩子是情分,媳婦贍養婆婆也是情分。如果不幫忙是本分,那麼不贍養又何罪之有?
  • 帶了3年孫子,換來兒媳無禮對待,老人直言:再閒也不去幫帶娃了
    帶了3年孫子,兒媳態度轉變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幫孩子帶娃劉阿姨自從退休之後就閒了下來,正好孫子浩浩也出生了,兒媳休息完產假之後就讓她幫忙帶孩子。剛開始兒媳還對自己好聲好氣,雖然很累但當劉阿姨聽到孫子一句甜甜的"奶奶"時,她便覺得這一切都值了。
  • 情願給錢也不幫忙帶孫子,原因很現實,兩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老人幫帶孩子,已成為了一個趨勢,奶奶帶孫子已成了必然,有些婆婆很願意幫兒子兒媳婦帶孩子,但有些不願意,因為顧慮太多。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去羨慕別人,有人幫忙看孩子,自己可以放手去工作,有這樣的婆婆真好。殊不知也會因為帶孩子的觀念不同,生活習慣問題產生矛盾而煩惱,其實別人也羨慕你的生活,不用和公婆住一起生活更自由。
  • 如果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你又會為她養老嗎?看看過來兒媳的回答
    可是她卻說沒事,兒媳婦現在一個人坐月子期間也不方便,能過去幫忙帶孩子也是老人們一種欣慰。說起婆婆帶孩子兒媳坐月子這件事情很多人最自然想到的就是法律義務。以前的人們不尊老愛幼,不孝敬老人,所以出臺法律要給父母養老,但是卻沒有明文規定婆婆一定要照顧兒媳,老了以後兒媳要對婆婆負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這樣的微妙,婆婆和兒媳看似很親密,其實也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 婆婆幫忙帶孫子,還需要給「帶孫費」嗎?這3個兒媳說出心裡話
    婆婆幫忙帶孫子,還需要給「帶孫費」嗎?這3個兒媳說出心裡話現在很多老人覺得退休了之後,自己就自由了,就能享受生活了,但是殊不知其實很多老人年紀大了之後,反而更加繁忙,需要操心的事情也變得更多了,可能要照顧子女,更可能要帶孩子,那幫著兒女帶孩子,需要給錢嗎?我們就來看看下面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