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電影《教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臺詞:真正要做的事情,對神明都不要講!
其實,中國的老祖宗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說道:「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
做君主的,說話不慎密則失信於臣;做臣子的,說話不慎密則災殃及身;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慎密規劃,就會造成禍害。
所以說,聰明人,處事、說話時,謹守慎密,不亂出去,也就不會亂說話。
到底是哪些秘密不能向他人訴說呢?其實,以下兩種秘密,就屬於一輩子不能對他人訴說的,要不然就會「禍從口出」。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堅守住這兩個「秘密」,藏得越深,福氣越深厚。
1、自己的志向;
就如《教父》中臺詞所說「真正要做的事情,對神明都不要講」,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屬於自己的志向,不可對任何人訴說。我們之所以不要輕易說出理想,就是不給別人嘲笑自己的機會。
就如企業家雷軍在某次演講中,談到自己前期創業心酸時,說道:「咱得靜悄悄地幹,偷偷地幹,如果輸了,就當沒幹過。」
小米剛創辦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其背後老闆是雷軍,直到小米真正成功了,大家才恍然大悟,並由衷地佩服雷軍。
如果你還沒有成功,就說出自己的遠大志向,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好高騖遠。
你如果真想要做什麼大事,就不要提前告訴任何人(包括你的親戚和朋友),要不然很有可能得到的都是嘲笑和否定。其實,這就是人性的弱點,聰明人都懂得避開。
想當初,陳勝和小夥伴們一起耕地,說道:「苟富貴,無相忘」,但是同伴們都譏笑陳勝沒有這個富貴命。
陳勝感覺很羞辱,長嘆道:「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後來,陳勝真的當上了王,一起種田的小夥伴記得他「苟富貴無相忘」的話,又去找他,結果都被陳勝給殺了。
所以說,自己的志向,不要輕易向任何人訴說,我們要暗自努力,悄悄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對於他人來說,都是只看重結果,而輕視過程。你的努力,不一定會被別人認可,但最終取得的成果,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欣賞。
為了少樹仇敵,少給自己招致羞辱,在沒有成功前,我們儘量不要把自己的志向告訴任何人。如果成功了,邀上三五個狐朋狗友,再次聊起自己當初的志向,怎麼說都行,正所謂是「待到成功後,把酒言初心」。
2、自己的存款多少;
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有這麼一句話:「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其實,這裡的「才華」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才能和錢財。
老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話還說「財不外露」,就是因為才能和錢財都是很容易招人嫉妒的,是福氣,也是禍根!
如果一個人總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會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比如說東漢的大才子楊修;如果一個人總是炫耀自己的財富,也會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比如說晉朝的大富豪石崇。所以說,不管是才能,還是財寶,都不要隨便外露。
成年人的安全感,往往都是來自於自己存款的多少,這也相當於是最後一張底牌,不可輕易示人。
如果你讓朋友知道了你的存款多少,會在無形中影響兩個人的感情:如果你存款少,朋友打心裡會看不起你;如果你存款多,朋友找你借錢,你又不好意思不借;如果你借錢給朋友,又擔心要不回來。所以說,朋友之間,談錢傷感情,不能輕易洩露自己的存款多少。
再者,父母也儘量不要告訴子女自己的存款多少。如果家中存款充足,孩子會變得不思進取,感覺有恃無恐;如果家中還有兄弟姐妹,子女們都惦記著父母的存款,親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有人總結說:不到臨終前,不能讓子女知道自己的存款多少。
總而言之,自己的存款多少,這種秘密屬於最高隱私,不能告訴任何人,連自己的至親也不能隨便訴說;這種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自身也會越安全。反之,禍從口出,說了不該說的話,就會給自己招來是非和麻煩。
結語: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道:「一個人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能夠害我們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離我們最近的親戚或者朋友。因為,越是熟人之間,產生的嫉妒心理越強;在你背後捅刀子的,往往都是熟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以上兩種秘密——自己的志向、自己的存款多少,一輩子都不能對他人訴說,要不然就會「禍從口出」。
反之,藏得越深,你也會越安全,最終福氣越深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