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女性如何守護自己的健康?

2021-01-13 騰訊網

女性在體檢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異常的是乳腺問題或者甲狀腺問題,WHO(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癌症報告顯示,乳腺癌已經取代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無疑為廣大女性敲響了警鐘,關注自己,關注乳腺健康。

什麼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增殖失控現象。疾病早期常表現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晚期可因癌細胞發生遠處轉移,出現多器官病變,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

懷疑得了乳腺癌怎麼辦?

一般來說如果臨床中懷疑是乳腺癌,首先會給患者做B超、鉬靶、磁共振。如果B超、鉬靶、磁共振都高度懷疑是乳腺癌,這時候醫生會給她做一個全身評估檢查,如胸部CT、頭顱CT、肝臟CT,明確是否發生了轉移,甚至在做完穿刺活檢證實是乳腺癌後,還可以做骨掃描,去評估有沒有骨轉移。

此外,臨床工作中發現得乳腺癌的病人,其實和甲狀腺癌有一定相關性,因此還會給所有的乳腺癌病人常規的去查甲狀腺B超,當然也會查一下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的B超。有一些乳腺癌可能會發生頸部或者鎖骨上淋巴結的轉移。

除了影像學檢查,乳腺癌還有一些實驗室檢查。一般來說乳腺癌如果是初診,醫生會要求查一下血常規、肝、腎功、凝血,包括有一些病人可能還要查一些腫瘤標誌物。

就乳腺癌來說,公認的腫瘤標誌物主要體現在CEA和CA153上,但我們要知道,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並不是特別的高,只是有時候因為它會先於我們的影像學診斷或者查體,會發現一些病灶。所以日常工作中也會經常給病人去做這些檢查,用來評估或者用來篩查病人有沒有可能會得乳腺癌。

乳腺癌檢查中B超和鉬靶哪個更準確?

乳腺癌的影像學檢查是乳腺癌檢查裡面最重要的,目前來說在國內,一般懷疑乳腺癌的患者,要做B超、鉬靶,這是必須要做的兩個檢查。

磁共振如果對一些特殊病人也是建議去做,如如果這個病人需要做術前的新輔助化療,或者術前化療,那麼都建議去做磁共振,因為磁共振在評估乳腺癌化療療效方面的優勢會比較明顯。此外,如果這個病人可能要做保乳手術,醫生也會強烈建議去做磁共振。因為磁共振在發現一些多發病灶或者評估乳房乳腺癌的病灶範圍來說,可能比B超、鉬靶會更有優勢。

但總體來說,乳腺癌的篩查,國內目前篩查的辦法主要是B超結合鉬靶,國外乳腺癌的篩查可能主要以鉬靶為主。

為了更直觀明了,我們給大家做了如下表格:

乳腺癌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發現得越早,治療成功率越高。所以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常規推薦篩查乳腺癌要同時做乳腺B超和乳腺鉬靶(40歲以下中國女性篩查乳腺癌只推薦做B超),它們是篩查乳腺癌的黃金搭檔,每1-2年做一次。

腫瘤標誌物到底有沒有參考意義

目前給乳腺癌病人篩查的腫瘤標誌物有CEA 、CA153或CA125。雖然說有一些腫瘤標誌物會先於影像學檢查發現乳腺癌。但其實大多數的腫瘤標誌物更多的是在晚期乳腺癌中更有參考價值,對晚期乳腺癌的療效評估以及有沒有復發轉移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而早期乳腺癌大多數人的腫瘤標誌物並不是很高,因此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並不是很大。

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即便腫瘤標誌物高了,也不能證明就是乳腺癌,一般來說可能大於兩倍以上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臨床也發現有些乳腺癌病人已經全身多發轉移,但腫瘤標誌物依然不高,所以對腫瘤標誌物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去看它,不要過於盲目相信,但也不能不去相信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向著小林麻央和姚貝娜等年輕女性襲去的乳腺癌會如此兇險且奪命?
    日本國立癌研中心發表資料如下:2015年新發女性癌症病例:乳腺癌:89400人。大腸癌:57900人。肺癌:42800人。胃癌:42200人。子宮癌:30000人。以上資料說明日本每年女性新發癌症病例中最多的是乳腺癌、人數上遠遠超越第二位的大腸癌。
  • 別讓誤區把肺癌拖到中晚期
    目前,肺癌在全球範圍已是第一大癌,每年全球因肺癌死亡的人數高於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腸癌三大癌死亡人數之和。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謝遠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無明確統計數據,但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已經和交通意外死亡率不相上下。我國每年約有40萬人被確診患有肺癌,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國家。
  • 乳腺癌也可接受冷凍消融微創介入治療
    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在中國,女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中,乳腺癌累計42萬,居女性癌症新發病例榜首,可見乳腺癌防治形勢越來越嚴峻。  「沒想到不開刀就能治療乳腺癌!現在身體沒有什麼不適,和正常人沒兩樣,該吃吃該玩玩,沒事還搓搓麻將!」1月13日下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80歲高齡的李奶奶(化姓)分享了自己的抗癌歷程。
  • 5年肺結節不管不顧,大爺終查出肺癌!什麼樣的肺結節易癌變?
    465%,這一數字是過去30年間,我國肺癌死亡率的漲幅。 肺癌是我國第一大癌,常年穩坐惡性腫瘤發病率一位「寶座」,是兇險程度極高的腫瘤。 而說到肺癌,不得不提肺結節。如今,肺結節早已成為現代人體檢報告單的「常客」,那麼肺結節與肺癌之間,是否有直接聯繫?
  • 呵護女性健康 濟南市五院再添特色門診
    為了解決廣大女性朋友對宮頸疾病的困擾,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科近期開設了宮頸疾病特色門診,全天候專家坐診,對宮頸病變進行規範化的診治。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是全國宮頸癌篩查示範基地,宮頸疾病門診設備先進、技術一流,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專業團隊。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4名,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5名。
  • 女子因患乳腺癌被迫切除乳房 家人的做法令人震驚
    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美國8名婦女一生中就會有1人患乳腺癌。據國家癌症中心和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發病數據顯示:全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粗率)全國合計為42.55/10萬,城市為51.91/10萬,農村為23.12/10萬。
  • 香港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6年!港男該如何配置健康保障?
    該計劃由全球70個城市組成,目的是攜手防控非傳染病如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拯救生命。 目前,香港男性平均年齡壽命為81.7歲,女性平均年齡為87.66歲1。香港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較女性短6年。
  • 如何健康快速的豐胸 教你胸部如何變大
    如何健康快速的豐胸一直以來是胸小女人糾結的問題,胸部小了沒有資本,穿衣服不性感,沒有男人緣。但是胸部如何變大卻也不簡單,有的女生為了如何健康快速的豐胸嘗遍了各種胸部如何變大的方法,但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 【告別】小林麻央昨夜因乳腺癌去世:回顧她的最美時刻
    就在不久前,小林麻央還曾曬出自己的自拍照,向大家報告近況。無奈21日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最後在22日晚離開人世。她最後一句話,是用盡最後的力氣對丈夫說「我愛你」。2011年,麻央生下了大女兒,2013年生下小兒子。幸福生活剛開始,2014年10月,小林麻央卻在精密體檢中被診斷患有乳腺癌。
  • 活到92歲的奶奶,其實60歲就得了癌
    奶奶60歲那年被查出了乳腺癌,聽我媽說去醫院做了手術,打了幾天消炎針就回了家。奶奶勤勞能幹,這一生可能都不知道什麼叫閒著,一直做到自己幹不動為止。80多歲了還爬山種地,摘棉花拔草。我們把她從地裡拉出來,她趁著不注意又自己偷偷地去。
  • 咳嗽不一定是肺癌,但若伴有4個特徵,或是肺癌的信號,不可忽視
    而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肺癌!肺癌堪稱「癌中之王」,吸菸的人都非常懼怕。尤其是一些吸菸量大,煙齡久的人,更要注意了解肺癌信號,做好識別!而說到肺癌信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咳嗽,的確咳嗽是肺癌一個明顯的特徵,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肺癌,肺癌表現出來的咳嗽往往伴隨著4個特徵,需要注意辨別!
  • 肺癌不可怕,就怕發現晚……
    若問及談癌色變中「癌」的屬性。 以前,在揚中人看來,此「癌」多半等同於食管癌、胃癌,而後由我市市人醫、市腫瘤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級醫改重大項目「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於2006年正式啟動,該項目啟動後提高了癌症早期檢出率和治療率,對於上消化道癌防治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而今,小編聽聞這個令人色變的「癌」屬性有變,正與標題中所提及的肺有關。
  • 2020,女人,請用「最保險」的方式愛自己!
    只有健康的身體和萬全的保護才是自己的。女性必須擁有一筆只要呼吸就能領的錢,買份保險守護自己吧!如果一個男人連買保險的幾千元都不捨得花,你就別指望生病給你幾十萬了!尤其是新《婚姻法》的出臺,大家都知道在財產分配上,女性並不佔優勢。如果婚前房產證是男方名字,並不屬於婚後共同財產,離婚後女方被掃地出門的案例比比皆是,且離異女人遭遇的困難要遠比離異男人多得多。如果我們女人未雨綢繆,儘早購入一份屬於自己的保險,就算遇到再大的坎坷,我們依然能安然若素。
  • 右背痛是肺癌早期症狀嗎?很難聯繫在一起,卻不能疏忽
    其實,之所以網絡查病容易和癌相關、恐癌者越來越多,根本原因就是:癌症太狡猾了! 所以,即便是肺癌造成了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患者也往往會認為這就是一種普通的頸腰椎或肌肉勞損,很難將其和肺癌聯繫在一起!
  • 如何與「直男癌」鬥智鬥勇?
     直男癌一詞,從14年出現在豆瓣和微博上開始,被提及的熱度始終不減。一些女生會把自己無法忍受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都比較異類並常常自以為是的男人歸類到直男癌的隊伍裡。那麼和直男相比,直男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 乳頭變硬,52歲阿姨總懷疑自己「有病」,看幾次醫生都沒事,最後發現...
    天天疑神疑鬼,52歲的湖州人吳女士(化名),就總覺得自己有病,大半年來一次次跑醫院檢查,當地醫生最後給她診斷:「疑心病」太重!家人也勸她去看看精神衛生科,吳女士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獨自一人從湖州跑到杭州,最終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拿到「乳腺癌」的確診書,確診的那天,她心裡五味雜陳。到底是什麼樣的乳腺癌,這麼會「隱藏」?
  • 尋找小林麻央乳腺癌死亡的真兇
    6月23日文刂月半們的「退」當然是最令眾人矚目的焦點,但筆者也注意到了一條來自鄰邦的消息:日本的知名女主播小林麻央,於22日因乳腺癌去世,年僅34歲……又是一位因乳腺癌而過早辭世的公眾名人。首先讓我們默哀3分鐘,寄託哀思…… 一乳腺癌是當今女性發病和患病最多的癌症。
  • 2歲寶寶不幸患肺癌,竟然是被母親「傳染」!
    1月7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導了兩例日本發現的兒童肺癌病例,一個快2歲,另外一個6歲[1]。 在進行了半年的化療之後,部分腫瘤有所變小,但也有部分腫瘤變大。隨後又使用了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在4個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14個療程後進行了手術切除,檢查發現患兒已經獲得完全緩解,沒有殘餘的腫瘤細胞。
  • 大數據:中國「直男癌」比例接近四成
    大數據:中國直男癌近四成 「直男癌」一詞源於網絡,是網友對那些自戀、自以為是、略帶大男子主義傾向,性取向為女性的男生的一種調侃。一項大數據趣味測試顯示,在參與測試的2萬多男性用戶中,暖男群體佔57.1%,位列第一,「直男癌」佔比38.2%
  • 不幸得肺癌後什麼時候會感覺得到痛?疼痛難忍該如何減輕疼痛症狀
    肺癌患者出現疼痛的原因和時間當癌細胞侵犯了胸膜,神經肌肉,骨骼,大腦的時候說明癌細胞已經擴散,發展到了中晚期,此時,可能會出現相應部位的疼痛,所以患癌後到中晚期才會開始痛。現在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癌症,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都是這個結論,醫院裡面診斷的肺癌患者,周圍的親戚朋友發現肺癌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