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蘇
01
人生的路常常被比作一趟列車,因此這趟列車上會有人上車也會有人下車,每個人都要在欣喜的接受一份相遇的同時,懂得相遇可能也會預示著分別。
長長久久的與一個人相伴,是目的也是一種期待,這份期待可能會成為現實,也可能會成為一份遺憾,而在現實的生活面前,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份面對分別的心理準備。
只不過很多的道理都能讓一個人接受,卻不能讓一個人付諸行動,所以在列車忽然停靠某一站的時候,面對下車的人,總會多出一份難以割捨的艱難。
忘記一個人很難,尤其是與這個人建立了某些情感關係,又對未來報以很多美好的期待時。
於是有些人會在列車重新啟動之後,依然停留在上一段的人生行程之中,沒辦法忘記過去,更走不分別的痛苦。
但人生就是需要不斷前行的旅程,對已經下車的人,最好的面對方式是遺忘,忘記過去,才會重新遇到幸福。
02
忘記一個人,或者說忘記一個心動過也為他付出過感情的人,有多難?
大概就像我的一些讀者給我留言裡說的那樣,努力的想走出回憶的圈套,卻還是會在某些相似的時刻想起他,那些一起曾經說過的誓言,體驗過的浪漫,給過彼此的溫暖,都會突然的出現。
然後讓自己想起對方,然後開始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他會離開,為什麼不能繼續,為什麼他可以變,為什麼愛會讓自己這麼受傷?
總之,從情感的角度來說,忘記一個人的難是很大概率出現的一種分別狀態,動過心,付出過感情,再說放手就不會很輕鬆。
可每個「心裡住著另一個人」的人都知道,對於自己來說最好的選擇是放下。
可要如何放下一個人,才可以克服種「忘記一個人的難」呢?
在心理學上,解決任何表面的情緒問題,都是要找到問題之所以會發生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要探索一個人的內心,和內心的某些觀念,通過梳理和根除錯誤的觀念和想法,才能徹底的解開情緒的困擾。
所以想要克服這種忘記一個的難,需要分為兩個步驟:
首先,最關鍵的一步是找到放不下這個人的「內在」原因。
何為內在原因?
在現實面前,其實選擇忘記已經是很明顯最好的選擇了,無論是何種感情狀態,或者是曾經相愛到什麼程度,彼此分開都是現實,彼此不能繼續以感情為由交往就是現實。
在現實面前依然不接受現實,依然不願意忘掉一個已經轉身離開的人,這就是一個人內在的問題。
不願放手就是她在心裡有著某些想不通不願接受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就是內在原因。
如果能夠克服或者是消除這些隱藏在心裡的信念,由內心不接受而產生不甘,糾纏和忘不掉這些情緒問題,就可以慢慢的因為接受現實而平復,忘記一個人就不再會覺得痛苦,也不會再那麼難。
又要如何找出這些隱藏的不太合理的信念呢?
詢問自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或者藉助周圍朋友的幫助,通過朋友來詢問自己都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方式。
如果,你正在因為忘記一個人而覺得很痛很難的階段,你不妨試著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為什麼會忘不掉他?他的離開讓你為什麼會讓你痛苦?
你可能會在詢問自己的過程中,得到一些你心裡沒有明示給你的答案。
比如:你可能會覺得你那麼愛他,他不該和你分開;你可能會覺得離開他,你就再也遇不到那麼愛你的人;
你可能會覺得你為他付出很多,他說分手對你很不公平;
你也可能覺得,他離開是讓你生活不順,內心受到傷害的原因,所以你對他又愛又恨。
等等,你可以用筆把這些困擾你,你通過詢問自己得到的回答都記錄下來,接著進行第二步。
其次,忘記一個人最關鍵的一步:利用心理學合理自我分析報告簡稱RSA,來進行自我辯論。
自我辯論四個字很好理解,就是自己與自己的理念進行探討論證,從而得出一個結論的過程。
RSA是常被心理諮詢師留給求助者所完成的一種家庭作業,是讓求助者寫出事件A和結果C,接著寫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然後要求求助者對自己的每一條信念進行分析和辯論D,並找出代替這些信念的新的信念E。
當新的信念E被發掘,隱藏在心裡的不合理信念B也就會被證實是錯誤的,因為信念B而帶來的負向情緒問題也就可以得到解決,求助者就可以對事件A和結果C投以客觀的態度,不會再為其所痛苦。
利用這個理論方法付出行動:在忘不掉一個人的這份痛和難之中:事件A(一個人與你分開)和結果C(你忘不掉他),第一個步驟中,你通過詢問自己所得出的那些隱藏在心底的信念為B,D為你為自己辯論的過程,你通過辯論自己上一步得到的理念B,來為自己分析得出更合理更理智的信念E。
比如:B為「覺得我那麼愛他,他不該和我分開」,
你自我辯論D為「我那麼愛他,並不是他不該離開自己的理由,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我愛他不代表我可以要求他同樣來愛我」,
得出新觀念E為「他可以愛我,也可以不愛我,他的離開是他的權利」;
比如:B為「覺得離開他,就再也遇不到那麼愛自己的人」,
你自我辯論D為:「生活其實有很多種未知的可能,現在的一切不能代表未來,自己也不會只遇到他一個人,他不能代表自己感情生活的全部」,
得出新的觀念E為「緣分的事誰都無法掌控,他可以離開,自己也可以遇到新的幸福,無法活在他的陰影裡」。
以此類推反覆的與自己辯論,把自己忘不掉那個人所隱藏的全部內心想法都找出來,都通過自己的論證證明它們的不合理性。
然後幫助自己找的更清晰的人生方向,更健康的處事態度之後,你心裡對忘記他就不會再有牴觸,你去忘記他也就不再那麼難。
03北蘇寄語:忘記一個人的難,可以被「探索自己且不斷與自己辯論」的這種行動克服。
這是一種擺脫糾結和痛苦的有效行動,別為一個離開的盲目的消耗自己,越了解自己的內心,你越會明白,其實忘記的沒有什麼不好,你也不必為他如此。
很多時候人生路上或者情感境遇中的「難」都不是現實帶給我們的,也不是那個讓我們經歷痛苦的人帶給我們的,而是我們的內心一些錯誤的信念導致的。
無論遇到怎樣的人生坎坷,遇到怎樣的情感波折,只要一個人能夠掌控自己,她就不會問題出境困住,也總會走出陰雨覆蓋的區域,打開藍天,遇到陽光和嚮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