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壹號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古人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到中年之後,基本上都在這個年齡的區間段裡,這時候已經有了很豐富的閱歷,對於人生的見解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不禁也感嘆於古人的智慧。
人到中年之後,生活和工作基本上都已經趨於穩定,這時候最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悟的應該是人情世故,年輕的時候廣交是一件好事,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交上也要有屬於自己的選擇。
畢竟,人生的道路已經快要過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維繫無用社交,到了中年之後的你,更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不惑」。比如,生活中常見的隨禮,其實也是維繫社交的一種方式,可有三種禮一定要避免,否則就是在浪費錢。
隨禮本身是一件高興的事,是為了祝賀對方的喜事,當然也是出於人情往來的一種禮數,彼此之間還要走動,否則等你有事的時候,別人也不會給你隨禮。
可面對一份明知不會還的禮,比如,明明知道彼此間也沒什麼友情,可對方仍舊邀請你了,你也知道往後不好意思喊人家來,或者說喊了也不會給你隨禮,這時候就應該「三思而後行」。
並不是說有了邀請就要去隨禮,別人厚著臉皮來邀請你,就是為了賺取你的禮金,自己明知有去無回,當然是不應該去隨這份禮。
人到中年,這些可有可無的社交本身就應該摒棄,而且你明明知道對方的人品不好,更應該藉此斬斷彼此的聯繫,否則你早晚還會吃虧,尤其是在金錢方面。
俗話說「上趕著不是買賣」,面對沒人邀請的禮,你仍舊想以卑微的方式去隨,只會讓人貽笑大方,對方根本就不會拿你當回事。
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把你當成了朋友、夥伴,怎麼可能會在重要的場合忘記你的存在呢?應該是第一個聯繫你才對,可對方卻並沒有邀請你,其實就是一種不在意,甚至是夾雜了瞧不起的態度。
有些時候,想逃禮都逃不了,為什麼要主動的「熱臉貼冷屁股」呢?對方的地位再高,既然看不上你,就沒有必要浪費這個錢。
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後,沒必要再去給別人「點頭哈腰」,連最起碼的友情和重視都不存在,就別再去被當成傻子一樣去看待了。
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動不動就辦一場酒席,以各種名目收斂錢財,其實很多次都是沒有必要的,簡直就是拿別人當猴耍。
尤其是一些平時沒什麼交際,可到了他辦事的時候,信息就像是撈魚的網撒下去,也不管你來不來,更不會在意和你什麼關係,總之就是一股腦的聯繫,其實根本就沒什麼交情可言。
這樣的人看上去很熱情,可心裡卻連你的名字都不記得,而且一年到頭總是各種理由收禮,即便是身邊的人也會覺得很厭惡。
人到了中年之後,沒必要抹不開面子,既然沒什麼交情可言,直接拒絕也不妨是一個好的辦法,沒必要為了一個完全沒來往的人,浪費時間和金錢。
情感寄語:
人到中年,已經不再是那個青澀的孩子,應該具備自己的判斷力,應該維繫的交情就努力去維繫,應該放棄的人也別不好意思。
學會遵從內心,而不是為了所謂的自尊而不惜傷害自己,那些沒必要隨的禮就別去了,尤其是以上這三種,讓自己活得灑脫一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