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家庭中在情侶中,男女雙方誰的脾氣更大一點呢?相信大家說「女人愛發脾氣」的會更多一點。我們可以想想看,在古代父系社會時,基本上大男子主義居多,男人們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則是一個弱勢群體。
但在現代,家庭中女性當家做主的居多,戀愛中男孩子要時刻呵護關心著女朋友的一舉一動,生怕哪裡做的不周到惹對方生氣了,仿佛在現代女孩子的脾氣有些大有些強勢,其實啊,這裡的強勢更可以理解為獨立自主優秀變強。
我曾經有個朋友愛好旅遊,在25歲之前去過很多國家旅行,在北京某家集團公司做白領,條件特別優越。
但假如你和她交流之後,你就會感覺內心很不舒服,因為在交流的過程中,她會一直在說自己怎麼樣怎麼樣,多麼厲害多麼優秀,而且還會支配你的思想,說你應該這樣等等,那種強勢會讓你很壓抑。
包括我們看的電視劇,劇請中基本上也是在兩個人吵架之後,男主角來安慰女主角。仿佛無論女主角做的到底對不對,都要由男主角來低頭道歉,女性的脾氣也被側面得有些暴躁和強勢。
在一部分的觀念裡,他們認為婚姻中只有男性怕老婆,才是真正愛老婆,包括平時跪搓衣板、妻管嚴也被大家形容是婚姻和諧的調味劑。
那就先從個體成長發展的角度來說,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在6個月之前假如被人好好呵護對待,那麼他成年後性格就不容易太強勢,而在此期間假如缺少關愛和需求滿足的話,他們在成年後就會變得強勢。
而脾氣大強勢的女人,在與人溝通交流時,總是習慣去傳遞「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樣的信息,其實就是早期嬰兒特有的「全能自戀」心理,即我為所欲為,全世界都要以我為中心。
其次, 中國社會還是存在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導致女性在生命早期容易被忽略的程度要比男性嚴重,因此,男性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的心理發展水平要比女性好一點。
尤其在孩子幼童年時期,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父母對女兒的排斥有些大,導致女孩子在此階段得到的滿足比較少,他們在成年後會注重想要追求彌補這種缺失和平衡。
在當代無論是新時代創業女性,還是一些情感專家給予女性的引導和網絡各大平臺上關於感情的軟文,都在把女性重新定義,點燃她們自立立足的意識,比如情的喚起,自我人格情緒的喚起等。
因此,新時代女性強勢起來,其實也是對世俗的挑戰。原本應該男女平等,但到現代女性才漸漸崛起立足,這其實也恰恰反映了過去男女的不平等。
曾經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在一場由戀情於婚後要變成親情時,往往一個什麼都可以做的女性是婚姻中的犧牲品。家中大事小事家務事新鮮事,她們都要參與其中來解決,默默無聞做了很多,但卻會被家中其他人忽略,認為一切付出理所應當。
其實,這源於她們沒有活成真自我,而強勢的女性更是可憐,她們甚至是被迫的,只能通過控制操縱他人,來釋放自己的壓抑和不被忽略,從而找到存在感和安全感。
她們在找另一半處對象時,往往找的也是一個沒有攻擊性的男人,因為這種人會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她們可以在其面前肆無忌憚地釋放她的情緒。雖然在旁觀者看起來,她們強勢的很舒服,其實只有她們內心知道那種感覺並不太好。
因此,便會特別容易形成一種越強勢越痛苦,越痛苦越強勢的惡性循環。然而,她們更需要做的,其實應該是對自我的真實包容和接納,從而來填補之前經歷中的缺失。
自先沉穩,而後愛人,一個人無論在任何時候,只有自我內心堅強時,才是最穩固的安全感。待真正強大之時,便不需要用強勢來掩飾自己的恐懼。只有活成真我,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原來也如此輕鬆舒展。
作者簡介:95後高校畢業生,素質教育從業者,高校情感社團特邀顧問,閒暇時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多彩點滴,希望能為更多在情感方面有疑惑的朋友提供幫助,歡迎您關注黛嫣甄談,期待與您一起探討感情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