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一個提問:一個25歲的姑娘,有一個談了三年的男友,最近想要結婚,去見了男方父母,然後得知男方家裡只有20萬存款,深感焦慮。
她覺得這點存款太少了,她的一位姐姐只有高職學歷,但是嫁人時對方是在上海全款買了房,彩禮22萬,可是她自己的男友家裡沒房沒車,男方父親表示就算借錢也會讓兩人把婚結了,但姑娘覺得不靠譜,但如果分手,她又放不下,不分手等男友攢錢,她又覺得青春耗不起,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辦。
底下的回答大多是讓姑娘分手,理由是:當你猶豫要不要和一個人結婚,那就不要結。
但我的看法是,這位姑娘過於焦慮了。
底下很多人說姑娘並不物質,但她現實,這話不假,我同意姑娘並不物質的看法,她也不是那種非要找個高富帥的人,但她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就是比較。
從她的表述中,非常重點強調了自己的顏值,是「從小到哪都被人誇漂亮,路上有被人搭訕的那種」,然後交代了自己的學歷「大學本科生」,她對男友感到不滿意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個學歷僅有高職的姐姐,卻嫁給了一個在上海有房有車彩禮22萬的男人。
其實不管結沒結婚,一旦涉及到物質,最怕的就是比較,無論兩個人感情多麼好,和別人一比較立刻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就在剛剛過去的七夕佳節,我看到了朋友圈的貧富差距有多麼大。
有朋友曬出的七夕禮物是一大束玫瑰花外加一大盒奢侈品禮盒還有名牌手錶以及5200元的轉帳。
但還有朋友的所謂慶祝,只是和男友加完班後兩人在麥當勞買的買一贈一甜筒。
在我看來,他們都很幸福,但假如他們要和對方比較,他們還會幸福嗎?
收到520塊的人,原本很開心,可是看到別人收到了5200元,他還能開心嗎?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其實從來都不在同一個層次,生活中難免和人比較的時刻,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富足。
或許那位高職畢業的姐姐的確嫁的人比這位姑娘男友有錢,但那並不能保證她選的人一定比姑娘的男友好。
我對看過的一個抖音視頻印象深刻,非常喜歡。
是一個姑娘拿著一塊小餅乾對閨蜜說,你看我有一塊餅乾。閨蜜回答,我有房子有車子,你有嗎?姑娘回答,我沒有。閨蜜又說,我有存款,你有嗎?姑娘回答,我沒有。姑娘想了一下問,那你有小餅乾嗎?閨蜜回答,我沒有。姑娘就特別得意特別炫耀地自己把小餅乾吃掉了。
對啊,她縱然是有車子房子票子,可是你手中也有自己珍視的東西不是嗎?你有小餅乾,她沒有啊。而且那是只屬於你的小餅乾啊,她有錢也買不到的。
這位姑娘,不如問問自己,你的小餅乾是什麼?
姑娘說,男友的父親表示,就算借錢也會幫他們把婚結了。
姑娘卻說,感覺不靠譜。
借錢結婚,沒有什麼不靠譜的,也沒有什麼丟人的。
姑娘說,覺得最基本他家買個房付個首付,她可以幫忙還房貸。
既然有這個覺悟,還怕借錢結婚嗎?
事實上,借錢結婚的人太多了,並非所有人都能結婚時想拿出多少錢就拿多少錢,至少在我的同學中,有一半的人,都是借錢結婚。
其中有一個同學,家中有兩個兒子,他是小兒子,父母都是農民,哥哥是修車店的老闆,而他是大學生,剛畢業時工資也就是五六千的樣子。
哥哥結婚時,他還在上大學,父母給哥哥結婚,就花光了家裡所有的存款,一毛錢不剩的那種,還欠了幾萬,父母和哥哥知道後面小兒子還要結婚,大兒子還要生孩子,三個人就拼命掙錢,省吃儉用之下,短短一年就還清了欠款。
而他大學畢業之後,短短兩年攢下了十萬,這期間哥哥生孩子又花了幾萬,給他留下結婚的錢並不多,於是結婚時,他們家又欠了將近十萬。
但我知道,他們很快又會還清。
其實這年頭,欠錢並不可怕,只要你勤勞,基本上都能還得起。
不想過苦日子,其實還錢的苦日子也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久,很多人都過著,並且很快就度過了那段艱難時光。
比起那些揮霍無度的家庭,這樣的家庭看起來更加讓人覺得有安全感,不是嗎?
其實問題的重點,並不是到底該不該分手,而是姑娘的焦慮。
姑娘字裡行間透漏出一副進退兩難的境地,可以看出姑娘真的很容易焦慮。
和男友交往三年,都沒有發現男友家境不好,可見這個男孩平時並不是那種看起來特別窮的人,想必交往時也不曾虧待姑娘,說明兩個人的消費水平其實是差不多的,否則姑娘肯定早就發現男友家裡條件不好了。
既然消費水平差不多,可以推論結婚後這種水準還是會維持下去,一個人的消費水平如果養成了習慣,是很難去改變的,除非一夜暴富或者一夜破產。
結婚不至於一夜破產,就算破產了,男人如果愛你,還是不會苦著你的,要苦一般就苦自己。
另外,男人的父母看起來也並不會虧待姑娘,因為父親表示借錢也會讓他們結婚。
結婚和戀愛不同,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有些人結婚甚至要動用家族所有的財政資源,這是中國結婚的特色。
男友家裡有20萬,難道他整個家族再加上你的整個家族合在一起,都無法讓你們順利結婚嗎?
不要覺得動用家族力量不好意思,家族存在的一個意義,就是互相幫助,這一次他們幫了你,下一次或許就是你們幫別人。
還有,這樣的焦慮其實不必一個人分擔,鬱悶到網上發帖求助,看一群陌生人對你「勸分不勸和」的批判,不如找男友好好聊聊,聽聽他的意思。
畢竟你不是和這些勸你的網友結婚,而是和男友結婚,無論結不結婚,都不要只是說「我覺得」,而是應該「我們覺得」,基本上如果夫妻二人達成一致,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假如你們不能達成一致,也不用糾結了,也不用問網友了,自己就分手了。如果達成了一致,姑娘也不會再這樣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