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騙感情為手段騙取財物的行為,本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PUA的使用範圍是在戀人之間,不僅行為具有私密性,而且在真相大白之後,「渣男」(或「渣女」)往往被視作愛情騙子,牽涉其中的經濟糾紛也被看成是感情破裂後的「一地雞毛」,很難被追究。
PUA在中國經過了10年的野蠻生長,演變成一門邪惡的學問。
它的「功效」令人費解,掌握了它的人,能夠在戀愛關係中,將另一方陷進萬分絕望、卻又不離不棄的被動境地。PUA人員堂而皇之地把這叫作「邪術」,並且公開售賣課程,傳授學生。
「邪術」分為多種,目的只有一個:對戀愛關係中的另一方任意索取。例如:
「寵物養成」,用精神洗腦對付戀人,減輕對方的自主意識,使之盲從於自己的安排和要求。
「瘋狂榨取」,是指在戀人處大量索取錢財。
「自殺鼓勵」,對戀人的洗腦與精神摧殘到達極端時,鼓勵其自殺,而成全「愛」。
PUA導師「誘惑的危險」曾公開說過:「我要讓女孩兒以死來證明她愛我,所以我非常享受女孩為我自殺的感覺」。
2018年5月,「誘惑」和他的PUA組織「享妞軍團」被曝光,隨即遭到官方查處與網絡聲討。
媒體調查發現,在多家知名網站上,PUA常常與誘姦、騙財、騙婚等詞彙聯繫在一起。PUA原本是「搭訕藝術」的英文縮寫,逐漸成為「渣男」(還有部分「渣女」)的代名詞。
被媒體曝光後,PUA業界迎來了第一次整頓,多家頭部公司暫停營業接受調查,「享妞軍團」平臺及其通訊群組全軍覆沒。
但是,這場風波更多是在道德層面上的聲討,不久之後,PUA公司恢復營業,「誘惑」團隊也捲土重來。
時至今日,這個「死局」有了轉機。
官方「亮劍」
PUA遭受的聲討,已經從道德審判轉入司法領域。5月9日,江蘇網警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查處了「全國首例發布違規違法PUA信息行政案件」。
據通報,今年24歲的連雲港人徐某,因為開設網站並售賣PUA課程,向購買者傳授所謂的經驗和技能,用於「騙取女性錢財、故意傷害女性身體、誘導女性自殺等」,行為違法,徐某被行政拘留5天並處罰款5萬元。
雖然只是一起行政案件,但官方第一次明確提出,售賣和傳授PUA課程的行為,是違法行為。
而在此前,PUA行業長期處於灰色領域。
以欺騙感情為手段騙取財物的行為,本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PUA的使用範圍是在戀人之間,不僅行為具有私密性,而且在真相大白之後,「渣男」(或「渣女」)往往被視作愛情騙子,牽涉其中的經濟糾紛也被看成是感情破裂後的「一地雞毛」,很難被追究。
江蘇網警的通報也提到,公安部此前在「淨網2018」專項行動中,要求各地對網上兜售違法違規pua教程開展清理整治,但因為此類案件在法律適用和取證等方面存在爭議和困難,一直沒能開展有效的打擊。
江蘇網警此次「破例」也說明,PUA從業者的行為,從此有了明確的定性。
據通報,公安機關在對2000G網盤逐一梳理後,查明PUA教程以「自殺鼓勵」、「寵物養成」、「瘋狂榨取」為賣點,突破道德底線,把女性直接稱為「獵物」、「寵物」,或教唆偽裝成成功人士誘惑涉世不深的女性以騙取財物,或傳授如何暴力徵服讓女性崩潰,或傳授如何讓女性失去理性,甚至不惜自殺等證據事實。
這份通報的分量不言而喻。《南風窗》記者發現,該通報已經在多個pua群組內流傳,有的學員深感大限將至,也有學員認為pua不會輕易消亡。
通報後的第二天,被指為pua頭部企業、曾在2018年接受調查的「浪跡情感」發布聲明,強調自身與不良pua之間的區別。聲明還表示,「浪跡情感」歷來為學員灌輸的觀念都是:尊重女性,愛護女性。
「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是PUA業界此時的寫照。
量化情感
PUA傾覆之初,「極惡者聯盟」網站的倒閉,是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事件。
《南風窗》記者發現,在多個pua論壇及通訊群組中,都傳出「極惡者聯盟」的站長已經被抓捕的消息。截至發稿,「極惡者聯盟」網站仍無法打開。
「極惡者聯盟」,是pua在中國本土化的一個重要平臺。教程中最常見的「五坑陷阱法」,其創造者據傳為「國內pua第一人」死囚漫步,他便是極惡者聯盟中的知名人士。
從搭訕認識到情感操控,「五坑陷阱法」分為「好奇陷阱」、「探索陷阱」、「著迷陷阱」、「自尊摧毀陷阱」、「情感操控陷阱」。PUA教程聲稱,這種手法,能使得戀愛關係中的另一方最終處於盲目和崩潰之中。
「極惡者聯盟」還有另一個大發明。據PUA導師「誘惑」講述,2009年到2011年期間,極惡者聯盟有近6萬名用戶,他們共同開發了一個系統,叫「六芒星審判」。
「六芒星審判」是一個評分系統,簡而言之,是對想要攻佔的目標女性進行評估,標準分為外在分數(r值)和內在分數(x值)。外在分數即是女性的相貌身材等,內在分數則是女性的「品行」指數,如是否賢惠、顧家、會做飯等。
評估之後,目標女性成為了一堆數據,外在與內在分數都是10分制,外在分數越高的越優質,內在分數越低的越「賢惠」。
「誘惑」曾說,在他傳授的理念中,外在分數低於6的,或內在分數高於6的,他都不建議追求。而對於分數俱佳的目標女性,他及他的學員才會運用「五步陷阱法」,對其洗腦、精神壓迫。
出手之前,pua的學員必須先對自己「洗腦」。整個追求過程中,他們必須說服自己,戀愛不過是一個「零和博弈」的遊戲,學員將追求對象視為一個NPC(遊戲固定角色),就像網遊中的任務一樣,按照攻略說明一步步拿下。
「真愛」並不存在於pua的理論中,或者說,pua導師總是迴避感情關係中存在的真情實意。「誘惑」曾說,他的學員中,也有為了攻克自己喜歡的對象才來學習pua的,但「誘惑」會告訴這樣的學員:「你再找一個分數更高的女孩吧」。
pua理論和實踐中,被套路玩弄的受害者所面對的,是一部部「情感機器」。
解開「死結」
需要說明的是,pua的危害,遠不止於它已經構建完成的理論。
「五步陷阱法」、「六芒星審判」等,都已經是過於死板的舊式套路,pua作為一門實踐的技能,早就有了新的形式。相應地,它的危害也在進一步擴大。
《南風窗》記者注意到,在江蘇網警首次查處pua的新聞下,多個評論建議女性杜絕網戀,以此規避風險。
確實,pua人員最常下手的對象,都是在社交軟體上尋找的,比如陌陌、探探等。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使用社交軟體的女性就應該遭受pua。
而在另一方面,pua也將攻掠範圍延伸到了現實中,他們靈活運用「壓迫表白」,索要陌生女性的聯繫方式,並給對方留下好感,以爭取進一步動作。甚至,他們能夠在最初見面時,就實現與女孩牽手一分鐘的「成就」。
「誘惑」曾經對《南風窗》記者展示這項技能。2018年11月某晚,「誘惑」在其所在城市的一個商場物色獵物,他選中的是兩名並排行走的女子,對方是母女關係。
在「誘惑」前往搭訕的過程中,母親讚賞了他的勇敢,鼓勵女兒給出微信。而女孩則在母親的默許和對方的攻勢下,答應了當場牽手。
搭訕過程中,「誘惑」呈現出的並非他閱人無數的本來面目,而是扮演了一個害羞而衝動的大男孩形象。他事後總結說,不管搭訕過多少次,都要偽裝成一名新手,他也很在意細節,比如留給對方足夠安全的接觸距離,告別時面對她們揮手後退,等等。
pua的技術不斷更新,「誘惑」雜糅了「價值吸引」、「壓迫表白」,「誘導投資」等手段,提煉自己的技術,並傳授給他的學生。詳細信息見於《南風窗》此前的報導《起底pua:人心與人心操控》。
對於pua,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學員皆為男性。
孔唯唯是反不良pua公益組織「小紅帽」的發起人,她提供給了《南風窗》記者一份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全國範圍內共有542人參與,有62.32%的受訪者接觸pua超過一年。根據統計,其中男性佔到67.84%,女性佔到32.16%。
「誘惑」曾經坦言,在他教授的學員中,女性學員超過了一半。他也教授女性如何識破男性的技巧,以及如何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過來,這進一步讓他相信不存在「真愛」。
「誘惑」是一個典型的「pua男」,他的實踐與理論循環論證,仿佛一個死結。而「死結」進一步擴散到他所教授的學員中,隨著pua的觸角不斷延伸,繼續向社會的各個角落擴散。
這個「死結」,只能由法律來解除,如今這已是進行時。
《南風窗》記者此前獲悉,早在今年3月12日,因為涉嫌傳播淫穢視頻,「誘惑」本人及其團隊的兩名成員被刑事拘留。「誘惑」妻子表示,如今「誘惑」正在等待開庭。
上述調查問卷中,有個問題耐人尋味。題目是:假如你有子女,你同意他們/她們認識現在坊間的pua訓練(課程)嗎?
處於兩個極端的回答最多:「極不同意」者有31.42%,「極之同意」者有23.11%。
反不良pua公益組織「小紅帽」發起人孔唯唯提供的調查問卷統計數據(部分)。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向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