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沒有出息的人,往往越有這3大特點,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眾所周知,自信能夠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夠讓我們不斷提升自身,從而進步,但是如果過度自信,就會使得我們變得自大,驕傲自滿,感覺自己什麼都能夠完成,這樣就會認為不再需要進步,從而在無形中落後於他人,離成功越來越遠。
悠悠的小河上有一條船,船上有兩個人,一個是哲學家,一個當然是船主。哲人問道:「你懂哲學嗎?」船夫搖了搖頭,很有些不好意思。「唉,你已經失去了半條生命。」哲人嘆了口氣,又問:「那你總懂得一點音樂吧?」
船主笑眯眯得答道:「怎麼會懂呢?你看我們祖輩都在船上生活,哪有這個條件?」「那你又失去了一半生命。」哲人說。
船到了江心,船主突然發現船漏進了水,眼看就要沉下去,船主便問道:「你會遊泳嗎?」「當然不會。」哲學家驚恐萬分的說。「那很可能你就會失去整條生命。」船主嚴肅地說。
任何人都不可能是無所不能的,都必然存在自己的軟弱和缺陷。因此,誰都需要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切不可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這樣只會讓你失去進步的可能,最終被失敗所擊垮。過分自大的人總會瞧不起他人,感覺自己的任何一方面都勝人一籌,他人根本無法相比,這無疑有礙自身的發展,不利於自身的進步。
眾所周知,戰場上有敗仗,比賽中有敗績,下象棋有敗招,寫文章有敗筆……人生如旅,世事如雲,失敗就這樣不緊不慢、若即若離地伴隨著我們。可能敗在天時、地利、人和,也可能敗在智慧、意志、力量;可能敗在始料不及,也可能敗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所謂的「常勝將軍」、「天下無敵」,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幻想或是別人的讚譽之詞。除了我佛如來,誰也沒有這等吞吐日月的天地大法。有道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人算不如天算,其實哪怕你招招皆慎,很多時候也擋不住突如其來的意外閃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則「失」,則「誤」,則敗像四起。「過」在點兵,就會喪失戰機;「過」在用人,就會敗壞事業;「過」在修身,就會耽誤前程;「過」在養性,就會迷亂心境。
失敗是一回事,承認失敗又是一回事。失敗是事實,承認失敗需要勇氣。敗下陣來,可能獲得同情;勇於言敗,更值得尊重。「敗軍之將不言勇」,卻不能不言敗。失敗固然不值得炫耀,也從不見有誰敲鑼打鼓為敗績慶祝。但是能夠心平氣和地承認失敗,客觀冷靜地分析失敗的前因後果,即使不能說「雖敗猶榮」,至少稱得上是「雖敗有得」。如果說有時候失敗是因為缺乏智慧,那麼勇於言敗至少還沒有愚不可及。
越是沒有出息的人,喜歡抱有這樣一種看法,認為自己不論遇上了多大困難,但只要再堅持一下,成功往往就會到來。
這個思路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如果我們選擇的道路本身就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再堅持下去,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或許我們一直抱著這樣一個觀念: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差不多在開始的時候都出現過困難,渡過難關之後,前面就是康莊大道。
其實,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錯誤的道路,遇到了困境,還一味死撐下去,我們可能很快就會陷入破產的困境之中。
在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轉變思路,重新去尋找自己的出路。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把眼光放得高一些,而不是坐井觀天,一路走到黑,讓自己在錯誤的泥濘中越陷越深。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