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早些,老公回來的也早,倆人斜著、歪著地在沙發上掐來逗去,各自擺弄著手機,從裡面找些笑料,打發著時間。
他一會兒說要去釣魚,被我一說,又安靜下來。
時間就這樣在指縫間溜走。
前幾天沒事的時候,總惦記去婆婆家走走,婆婆家附近有魚坑,他去釣魚,我就在婆婆家待著,與婆婆閒聊,或是去後園子幹點零活,拔草、摘菜,覺得在農村還能找到生活的味道。
曾經住地房的時候,總盼著住樓房,減少與土地的摩擦,少了體力上的辛苦,少了因勞動,我倆的口舌之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多愜意。比如那時候,我就喜歡跳廣場舞,但是出來一次挺費勁的,有時我自己騎摩託車出來,有時老公送我又接我的,真的很麻煩。
如今如願地住上了樓房,又覺得閒下來的時光,有點難熬。身邊的朋友陸陸續續走淡了,都各自忙著生活。就連最親近的大姑姐,也因生活瑣事,變得沒有往來。
昨天在娘家回來的路上,我與老公聊天,聊了很多,當然都是過家之事——錢的處理方法。
他三姨家住在街邊,近期因土地開發,家附近都相繼蓋起了樓房。是蓋完出售那種,賺錢的事,誰能不上心呢!而他三姨家恰好沒有這筆錢蓋樓房,畢竟不是小數字,這就需要與人合作。自家親屬都想到會與我家合作,一個出錢,一個出地,蓋完之後,一分為二,掙錢平均分。
但事實不像想像那麼簡單,在這裡,他三姨夫想盡辦法套路,既想讓我拿錢,又不能讓我賺太多,這樣的事,我豈能想不到。想當初,兩姨弟娶媳婦沒錢,買樓沒錢,我都無條件支持,現在輪到賺錢了,就算計的不行。說實話,挺讓我心涼的。
人啊,在金錢面前,感情就淡了。我做不到大公無私,最後與老公的結論是,不涉及此事,別把親戚關係整掰了。但其實,不涉及,就已經不和諧了。但畢竟沒涉足太深,語言上就可以解決。
還有,就是婆婆家。婆婆當然是婆婆,就是把心掏出來給我們都捨得,但是公公畢竟是與婆婆後結合在一起的,啥時候都生分。雖然表面上都過得去,但心裡還是藏著梗。
也是跟婆婆聊天中,婆婆說的。
因為我知道,大姑姐欠婆婆家一萬多塊錢,好像得有二三年了,公公也跟婆婆念叨過。能感覺到,婆婆為此也很為難。
前階段老兩口提及此事,婆婆竟然說「如果再給不上你,讓她給你點利益。」我想,說這話時,婆婆心裡一定很不好受,畢竟自己說了不算。而老頭兒子花多少錢,都好像是正常的。
跟我們之間雖然沒那麼明顯,但由此可見,公公在這事上還是分得很清。我們自然也得加點小心。婆婆家就是婆婆家,而不是我們家。老公安靜下來的時候,也不再願意去了。
還有大姑姐和兩姨小姑子,我們三家的事。
我最難忘,前些年過年的時候,我們三家坐在一起打撲克的情景。因為我不善於這些娛樂,跟外人自然捨不得錢去白送人。但跟大姑姐和小姑子就不一樣了,那場面真是熱烈,我也放得開,玩的盡興,「嗷嗷」直喊。那場面,我時不時就跟老公念叨,但都一去不復返了。
而如今,三家關係都淡了,大姑姐離了婚,小姑子因為錢的事,和大姑姐生分了,和我們自然也不往來了,因為畢竟,我們是一個媽生的,在問題的觀點面前,很容易保持一致。
爺爺活著的時候,就說過「錢,不是啥好東西。」
現在想來,錢多了,生活好了,親情都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