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和馮侖談女性問題讓人感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2020-11-12 湯靜諾



在最新一期的《共識》中,馮侖和俞敏洪就「不生孩子,人生就不完整了嗎?」這個社會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

馮侖持的是反對態度。在他看來,真正的完整應該是生不生都存在。

俞敏洪持的是支持態度。從宏觀上來說,他覺得男女在一起繁衍後代,是整個社會完整的標誌。

從個體來講,他覺得:「一個女性要是沒有當過媽媽,她對於女性本身深刻的理解,以及這個社會和家庭的理解,達不到那種深度,同樣,男人如果沒有子女,這個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兩個男性在一起探討女性話題,探討得看起來還挺正經的。我們雖然沒有什麼成就,但是作為女性的我們聽到這些觀點,依然有話要說。

從頭到尾看了兩位成功男性的談話,至少有三個觀點是不贊同的:

1.無力撫養孩子依然要生孩子。

馮侖的觀點是:其實沒有無力撫養孩子這個說法,因為窮可以窮養、富可以富養,他自己也是從窮到富的。

俞敏洪的觀點是:一個父母要生孩子的時候是一定要有撫養能力的。這個能力體現在兩點,第一點是讓其有上九年義務教育的供養能力,第二點是要給到孩子愛和陪伴。

對於馮侖的觀點,恐怕現在大多數的女性都不贊同,但男性會贊同。畢竟現在很多男性依然覺得傳宗接代是頭等大事,他們需要女性生孩子,所以會這樣對女性洗腦。

為什麼大多數的女性會不贊同?馮侖確實是經歷過貧苦日子的,但是那是一代人的苦日子,而不是一群人的。

現在不一樣了。階級已經明顯固化,貧苦人家的孩子多半依然貧苦,這時候的女性就會想,我已經受夠了貧苦,怎麼還會忍心讓自己的孩子來走自己的老路?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出生率顯著降低的原因,很多中底層的人民都直呼生不起孩子。

人家的孩子從小穿名牌、上興趣班,你家孩子放學後餓了連買點吃的的錢都沒有;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你家孩子初中畢業就進工廠;人家的孩子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你家孩子連養活自己都是問題,談過幾個女朋友都因你家太窮而告吹。最後,人家良性循環,兒孫滿堂,你家孩子孤獨終老。

所以,我也是不贊成俞敏洪的觀點的。現在養一個孩子絕對不是僅僅讓他接受義務教育這麼簡單,在高考定大多數人的命運的時代背景下,沒有條件讓其受到很好的教育,最好是不要生。

2.不和男人一起生孩子是不完整的

之所以會把這個討論放在第二點,沒有按照採訪的順序,是因為這個討論探討的是生不生的問題,第一點探討的是生的條件。

在採訪中,俞敏洪說:「生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所以不存在說『女人單獨生孩子,人生完不完整』這件事。」

言下之意就是:女人就算是生孩子她也是不完整的,必須要和一個男人組建家庭,然後生一個孩子才叫完整。

說實在的,確實有很多的女性同意不生孩子是不完整的,但是也確實有很多女性像洪晃老師說的一樣,她們只想要孩子,不想要男人。

為什麼?因為男女在一起始終得不到平等對待。看看我國的家爆率:

再看看出軌率:

很多男人根本就不善待自己的老婆,憑什麼要和他一起生孩子?

再加上如今全球都流行自由、獨立的文化,歐美那些發達城市早已將個體生育合法,只有你們才在鼓吹女性到了年紀不結婚是「剩女」。

3.女性應該為孩子付出更多

在「女性是否應該為孩子犧牲更多」這個問題的探討上,兩位男性殊途同歸,各自用牽強附會的理由來維護著男人的利益。

馮侖認為:「由於哺乳類生物本身的原因,女性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一定多於男性」。

俞敏洪則更是情感綁架說:「這是男女的分工問題,如果把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多就定義為犧牲,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是為孩子應該做的」。

人世間大多數的維權抵不過一個「應該的」。女性為孩子、為老公、為家庭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事業,再苦再累在男人眼裡不過是應該的。

所以他們才會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大爺」,高興時說句:「老婆辛苦了」的場面話,不高興時就直呼:「你們是依靠我們生活,必須受我們控制」。

這就導致現在的很多女性要獨立,不想結婚了,因為幹了事,得不到承認。

馮侖和俞敏洪兩個已經成功、年過半百的男人來探討如今的女性和生養問題,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當做娛樂一場就好。

畢竟,兩人是上流社會的人,看不到下層人的苦,兩人是男性,看不到女性的苦,他們也已經老了,思想已經跟不上潮流了。

最後再說一點,之所以女性結婚、女性生養這些問題會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是因為現在的女性很多都不想結婚也不想生育,找不到合適的就想一個人過。

如此就會導致一個國家老齡化嚴重,對經濟等領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然而,道德和情感綁架女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女性也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生活的權利。

我們遇到老齡化問題,歐美很多國家已經遇到過了,人家最後也是將非婚生子合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女性不婚不育也不會受歧視。

所以,尊重歷史發展的本來規律,尊重女性的付出、獨立和需求,才是社會的進步,而不是強行把女性拉回清朝。

因為已經拉不回了,「清朝」已經不在了。

相關焦點

  • 馮侖: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用人情,「熟人成本」太坑人
    三個決定一出,很多人都說馮侖太「絕情」,面對昔日一手栽培自己的老領導、老大哥在危難時刻的開口借錢,這麼冷酷的拒絕。我卻不這麼認為,中國人好面,怕得罪人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因為大家是熟人,就不懂規矩、不守規則,後面要付出太多的代價去挽回,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個「面子」太遭罪,熟人成本究竟有多昂貴?關於熟人成本,馮侖還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 王源《我是唱作人》最新單曲揭秘,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今日,《我是唱作人》官方平臺更新動態揭秘下一期歌手們準備演唱的歌曲demo,這次王源準備的歌曲名字很長,叫《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雖然現在並沒有聽到王源完整的演唱,但這個長長的名字卻很耐人尋味。寫歌人一般都會抓住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點來進行創作,當然最多的就是愛情類的歌曲。這件事情王源也在採訪中提到過,可他這個年紀還尚未經歷過愛情,要寫出這樣的歌曲實在不容易。
  • 馮侖:女性的獨立意識不夠強會助長大男子主義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馮侖風馬牛   在新一期《共識》節目中,馮侖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對話實錄:  大男子主義是貶義的?馮侖:這個當然是貶義的,現在。馮侖:其實並沒有準確的定義或者具體說啥叫大男子主義。可能我們經常說的大男子主義是指在公共議題上公開歧視女性。其實從農業社會來,男權社會,男性的權力達到了極致。這樣的話,一直到今天,等於有這樣一個民族心理,還有一些文化心理沒有改變,於是就會外化出來,比如說打老婆、爆粗口,背著老婆把家裡財產給處理了。
  •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魯迅《而已集·小雜感》這句話看似冷血,其實卻是每個人的真實寫照。每個人的經歷做不到完全相似,無法把你的悲傷全部體會,只是當時會有一些感觸而已,通過他人的痛苦還感悟自己的不容易。人啊,說到底還是利己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之憂?文人往往都看透了這世界的本質,又不得不在這汙濁的世間沉浮。
  •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而當我們還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時,是完全不會去找人傾訴的。因為我們很明確的知道: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有些委屈難以啟齒,有些難關要靠自己度過,有些感情只有靠自己消化,有些習慣需要一點點改變,有些日子需要慢慢熬過去。
  • 對不起,俞敏洪老師,我們女人拒絕你的指指點點
    這兩天,俞敏洪老師又靠自己的言論再次上了熱搜,「因言獲罪」。俞老師上了一個訪談節目《共識》,在和馮侖的暢聊中又爆出了「女人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的金句。回顧上一次俞老師在2018年引起軒然大波的金句: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不得不說俞老師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 【PW早報】俞敏洪就「中國女性墮落」言論道歉
    它的出現使中國成為世界少數幾個能發布中期數值預報的國家。今天,你應該關注的大新聞有:俞敏洪就「中國女性墮落」言論道歉11月18日,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某次關於學習教育的大會上的一段發言視頻引起了輿論爭議,他認為,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這正是現代中國女生的挑選男人的標準。
  • 這些年來俞敏洪秀的金句,你深思過了嗎?
    錢是一個人能力的證明俞敏洪曾經在一檔節目裡說:「錢是一個人能力的證明,當你的工資比別的同學少一半時,你的生命已經浪費了一半。」這句話曾經受到媒體的兩次批判,大意是談錢有點俗,錢不能證明一切。這種批判判有一定的道理,確實是不能讓錢衡量一切,錢也沒辦法做到衡量一切。
  • 俞敏洪: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國家的墮落
    11月18日,在2018學習力大會上,俞敏洪發言:「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說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這正是現代中國女生的挑選男人的標準。」「所以,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在女性,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 俞敏洪:因為自卑,我在北大讀書時,沒有談過一次戀愛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講上說過,他非常後悔在北大讀書時,沒有談過一次戀愛。現在想來,俞敏洪發現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為也許真的有喜歡豬的女生。再說,即使被女生拒絕掉,那又怎樣?這個世界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改變的。「一個自卑的人永遠都會失去本來就屬於他的機會。因為自卑,所以你就會害怕,你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的眼光,你會覺得周圍的人都是抱著諷刺、打擊、侮辱你的眼神在看著你,因此你不敢去做。」
  • 朋友的前妻離世,馮侖叫他做了一件事,讓他揚眉吐氣
    朋友在平復情緒後,跟馮侖娓娓道來:「就是我前妻去世了,我們自從離婚之後再也沒聯繫過了,然後這次她弟弟卻要讓我去主持她的追悼會,實在是太不可理喻了,這是往我傷口上撒鹽。」馮侖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後,大笑不已:「那就去唄,這不是多大的事,死者為大。」朋友頓時著急了起來:「你又不是不知道當年發生的事,就是她害我的,我到現在還不能原諒她,你還讓我去,這不是開玩笑嗎?」
  • 誰還不是滿身傷痕地在跌跌撞撞,可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們滿身傷痕地摸爬滾打,誰還沒有一點難過和逝去無法留住的,但也沒有誰情緒崩潰在大眾眼前。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好友遍布,可一旦想找個好友傾訴和吐露,才會發現可找的人寥寥無幾,能理解你的更是屈指可數。原來大家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落寞地舔舐傷口,躲在被子裡哽咽。
  •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感同身受,只有自渡
    儘管那時,父母和親戚們都在安慰我,說他們當時也是為我好,他們能懂我的這種痛,能感同身受,希望我堅強。可是誰又能真正明白我的痛呢:我很感激他們的善意,但根本無法減少我的悲傷。因為他們每多一次的安慰,只會讓我越發痛苦。也是從那一刻起,我才明白,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女人的品位決定了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品位——這才是俞敏洪真正想說的
    文化監理人黃胤然文俞敏洪的言論當然是不正確的,以偏概全,甚至推理邏輯都有問題倘若沒有女人,英雄就都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徵服世界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責任。女人靠徵服男人來徵服世界,女人不在疆場、商業場、名利場上拼殺,卻能影響男人、牽制男人,而且這種影響是水性的、隱性的以柔克剛,從檯面上是幾乎看不到其作用痕跡的。女人的整體品位引領著男人的追求,決定著其努力的方向。
  • 「痛苦不分深淺」,是因為沒有感同身受
    這句話被很多人感嘆自己活的還不如一個孩子通透,但更我想說的是,還有另一個詞叫做:感同身受。在我看來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失去至親至愛之人,而與之相比,丟失一個手機或是失去一個機會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你見過凌晨時的火車站嗎?
  • 俞敏洪找罵
    俞敏洪講過一個自己挨罵的故事最後不無感慨的說一個企業要想成功這個企業裡一定要有幾個敢指著鼻子罵老闆的人一個又有能力又心存善意的批評者一個能夠虛懷若谷、認真反思、從善如流的接受者這不是一般的緣分這是不管遇到什麼都不應該放棄的「靈魂伴侶」與「生死之交」這是「亦師亦友」的「同志」和「
  • 張雨綺怒懟俞敏洪事件:所謂的「女性墮落」,還不都是男人甩過來的鍋!
    但是看了俞敏洪在論壇上發表的一番關於「中國女人」的言論之後,我內心裡也和張雨綺一樣,大拇指向下。「我想表達的真正意思是:一個國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國家的水平。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我們不否認,歷史上確實有因為女性亡國的故事,比如周幽王為搏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導致他的國家被人滅了、西施用美人計幫助勾踐滅掉吳國、慈禧太后籤訂不平等條約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 送40歲的女性長輩什麼禮物好?記住千萬別送化妝品
    首先,我們來看,40歲女性最不適合送什麼。第一,40歲的女人大多皮膚慢慢顯老,最不適合送化妝品!因為那會提醒她已經皺紋爬上臉,歲月催人老的事實。敢在過生日的檔口送她,不僅不會讓她覺得你這個晚輩貼心,只會覺得寒心!仿佛就連你這個晚輩都在提示她,她又老了一歲,該保養了。所以,為了避免你尷尬,她尷尬,你們一家人都尷尬的局面,千萬不要送化妝品。
  • 俞敏洪: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會適當的焦慮和恐懼
    恐懼使人改變人類自大,所以恐懼未知,人無知,所以恐懼那些讓他們改變的事物俞敏洪先生上《朗讀者》的節目中,在董卿在有如下的對話。董卿:「當年是什麼力量讓你考上了北大?」俞敏洪:「是恐懼,是一種深深的恐懼。是對農村生活的恐懼,對貧窮的恐懼,和落後的恐懼。」董卿:「你的這種恐懼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有感:俞敏洪說女性墮落被網友罵
    俞敏洪女性墮落導致男性墮落,男性墮落加速女性墮落,最後成為一個相互促進、不斷加速的過程:大家都不乾淨。簡而言之:男D女C。 男性墮落化。男的不願意踏實做事,喜歡投機取巧、強取豪奪、權力算計,搶工作、搶職位、搶地盤、搶市場、搶資源、搶女性,甚至搶男的。卻以此為榮。 女性墮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