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回頭一看,2020年已經過了8個月,發現今年身邊離婚的人特別多。
一部分是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結束後,一部分是高考結束後,有時民政局離婚的夫妻比結婚的還多,確實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一直在攀升,2019年更高達43%,全國登記結婚的共有947.1萬對,離婚的就有415.4萬對。
43%這個結果,是2019年離婚對數與結婚對數相除得到的數據,不太準確,因為沒有參考總人數,有些偏高了,但確實能說明問題。
然而根據2020年的情況來看,或許還會再創新高。
畢竟前幾個月不能出門,待在家的時間太長,平時家庭中的問題全都暴露無遺,溝通無果的大部分夫妻都看清了婚姻的真相。
尚在戀愛、還未走進婚姻的大部分人都認為,離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配偶出軌,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事實上,生活遠比你想像的更雞零狗碎,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才是最消磨人心的。
高中關係比較好的一個同學前段時間離婚了,她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當時參加婚禮,大家都說他倆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前兩天聽她說才知道,他倆的婚姻遠不像表面看起來這樣完滿,婚後一年就因為各種矛盾生了隔閡,今年上半年悶在家裡,她更體會到了什麼叫「兩個人比一個人更寂寞」。
丈夫每天下班後就玩遊戲,衣服往沙發上一扔就什麼也不管了,兩人說話總不到10句,平時要麼就是吵架,要麼就是互不搭理。
原本結婚前覺得是丈夫還沒成家,體驗不到什麼叫責任感,沒想到婚後還是這樣,眼裡除了上班就是遊戲,仔細想想確實沒什麼共同語言。
「這種日子過得太沒意思了,多虧沒孩子,還是及時止損吧,不然以後糟心的年頭還多著呢。」
是的,現實生活中因出軌而離婚這類狗血劇情還是比較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分工不均,夫妻間冷暴力,感情淡漠、破裂等。
平時只有下班時間相處,忍忍也就過了,2020上半年都宅在家問題更被放大了。
據科學研究,人們遇見愛情會分泌多巴胺,但其有效期只有三個月。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大部分人熱戀的感覺只持續三個月就會消退,而婚姻更多的是種責任,用一紙契書將兩個人捆綁在家庭中,需要各自扶持、各自體諒。
80、90後大多是自由戀愛,崇尚浪漫,但婚姻的本質其實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離不開錢這個字眼,以及雙方的家庭情況。
除了生活矛盾和性格差異之外,雙方家長對小兩口的婚姻插手太多,也是導致離婚的一大原因。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浮躁,有時一衝動就離婚了,這也是為什麼要提出「離婚冷靜期」概念的緣故。
如果有孩子,離婚前我們更應該想的是,雙方能不能坐下來好好聊聊,互相改變,儘量磨合。
但如果兩人確實沒辦法繼續生活在一起,婚姻中只剩下爭吵、冷戰甚至暴力,就不要再為孩子苦苦支撐了。這樣的家庭環境,比單親撫養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更大。
敏感的孩子一眼就能看穿家庭中的變化,有偽裝的精力,還不如想想如何修復感情。
最後想說的是,即便確定要離婚,也要盡最大努力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