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幾個朋友一起聊天,我正在說著一個話題,結果被旁邊的人突然打斷,我只能一邊挺他們聊著各種八卦和無聊的東西,這時候坐在對面的哥們突然看我一眼道:「你接著說啊!」那一刻,很溫暖,放下了尷尬。
生活,大多數時候是無聊的,沒有那麼多驚心動魄,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人多了,就會有分歧,而能懂你,和你聊到一起去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就像寫作,一直在網上發一些自己的文章,無意中被同事知道了,她喜歡看我以前寫的一些現代詩歌,也喜歡一些類似的短句子,最近兩年寫得少了,多數都是寫一些相對長一些的文章。她說不喜歡,怎麼就不寫以前的了呢?現在這些寫得不好了,我說有空會寫的。
寫作,本質就是為了表達,增加文字的篇幅,一方面是為了鍛鍊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基於自身表達的需要,你看不看,是你的事情,至於好不好,我從不會正面回到這種問題,你看得懂,自然就是好,看不懂,我解釋了也沒用。
還有一次,某個讀者,其實也沒怎麼讀我的文章,便開始指手畫腳,沒一句說到關鍵,我說你讀了嗎?能讀懂嗎?她說當然,有什麼難的?
人生就是這樣,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能真正聊到一起去的不多。就像過年回到老家,一大家子,七大姑八大姨齊聚一堂,對那些閒言碎語我真的融入不進去,但長輩問一句,總還是要回答,甚至開始各種「教育」。
朋友聚會的時候,好朋友相邀,不好意思拒絕,可人數一多,別人在哪裡觥籌交錯、高談闊論,我在一邊沉默不語,很尷尬,甚至覺得這都是浪費時間。
人生在世,剩餘的時間不多,為什麼要在這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呢?
理想中的生活,就像陶淵明那樣,不喜歡的事情不理會,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顧自快樂,沒事的時候和三五好友一起說說廢話,談談人生,每天都能見到自己喜歡的人,說一句晚安,一切隨心而為,不為難自己,不辜負時光。
一個人,是不是真心和你聊天,從內容上就能看得出來。真心想和你聊天的人,會認認真真回答,那些只是敷衍的人,多數的內容不會超過三個字,「哦」「對」「是啊」這類毫無意義的回答,打消了人的積極性。
這輩子,能找到一個願意和你聊天的人本就不容易,那些能聊得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說到底,大家如果不是一路人,很難混到一起去,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當一個人已經不再願意聽你嘮叨,也不再聽你解釋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是一樣的。
無話可說,是我們都不想面臨的結果,
孤獨,並不是因為身邊沒人,而是沒人懂你。這輩子,不求什麼心想事成,只要在自己想要傾訴的時候,有那麼一個人,願意聽你說說話,並和你知無不言,那麼也就沒有什麼可孤獨的,因為有你,所以餘生不會太難捱。
即便沒聊什麼有營養的話題,甚至有一天連話都說不清,你也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你想要的東西,這便是歲月靜好,有你有我,一切都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