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相處中,有一個「相似原則」。初識時,人更喜歡跟自己興趣、愛好、價值觀相似的人相處。
因為如果對方與自已的意見相似,會有一種「我是對的」的良好感覺。如果對方對你有較高好感度的話,當你說出你對某事物的意見時,對方都會偏向同意你的觀點。就算對方很有原則,並不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見,會補充說你的意見也很有道理。所以,如果對方時常與你意見不和的話,那就應該是對你沒太多的好感度。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很強的「熟悉效應」。熟悉效應指如果人對某一事物越熟悉,他也會對這事物有越高的好感度。而熟悉效應「強」的地方是就算一開始不喜歡某種事物,但只要人對這事物有了解,她對這事物的好感度也會開始上升。
當你開始說自己兒時有趣(或不太有趣)的經驗時,如果對方很喜歡你,她的反應會是:
1)問相關的問題,希望你繼續說更多;
2)響應你,之後開始說自己的童年的事;
3)響應你,之後轉其它話題;
4)不回應你;
如果對方對你的好感度高的話,自然會對你過去的事有興趣,所以只有希望聽更多你的事才是正解。
女生在感情中向來都是比較害羞和內向的,有時候也是感性的,所以一旦她開始跟你分享她的生活,比如她今天發生的事情,她的心情以及她的以往,這些都說明她對你產生了好感,因為你讓她感覺到放心和信任,這樣的舉動有時候可能不僅僅是好感,是比好感更上升一層的信任。所以這個時候,要給她足夠的回應,讓她對你有更多的信賴和安全感,這樣才能促使兩個人的關係進一步上升。
在我看來,所有女生對你表現出溫柔、善意的舉動,都是對你有好感的體現。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在她出現這樣的舉動之後,給她更多的回應,讓她知道你在關注她、傾聽她,讓她有更多的滿足感。
這就要求我們有時候不能僅只看到她表面的舉動或者言語,更應該關注她的內心和感受。這對你想追一個女生來說更重要不過了,因為有時候我們發現另一人對自己有好感的時候總是容易驕傲自滿,以至剛剛建立的好感消失。
我們也要有更多的耐心,跟她多交流和相處,等她對你敞開心扉,只有這樣才能讓兩個人的關係更進一步並且知道她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