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有言: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
超凡脫俗的方法,就應該在塵世中尋找,不必刻意隔絕世人遠遁山林。
現實生活當中,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因此有不少人嚮往那種與世隔絕、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雖說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是想法歸想法,終是不太現實,畢竟我們總是要在這個世俗生活當中生存的。其實,只要我們讓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物所累,看淡世間種種,放下對外物的執念,隨緣一切,以一顆淡泊的心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你會發現丟掉了對過去的執著與對未來的種種不切實際的妄想,原來當下的每分每秒才是生活當中的至簡「大道」,當你以一顆淡泊從容的心活在當下,那便是真正地了悟生命的真諦,從而獲得心靈的解脫與安樂。
不要讓心靈因貪慾而蒙塵,活在求而不得的痛苦當中無法自拔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對這個世間的貪慾總是那麼根深蒂固,於是總是想盡辦法拼命去求得自己內心執著的東西,到頭來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苦不堪言,正因為對自己內心執著的東西貪求不到,也始終放不下,才會讓自己陷入永無休止的煩惱與痛苦當中無法自拔。當你放下心中過多的欲望,懂得知足,也就會卸下心中過多的負荷,除去被欲望沾染的滿心塵埃,還自己內心一片淨土,方能得到真正的輕鬆與快樂,你才會看到生命當中的朗朗乾坤。
面對生活中的喧囂,在心中修籬種菊才是真正的優雅大氣
民國才女林徽因說過:「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儘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雜念,便可寂靜安然。」可見,真正的安寧並不是一定要遠離人世逃避世俗的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讓那片高潔的菊花綻放在自己的心中,你自會發現生活當中原來處處都是美景。古聖賢說:「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真正的隱士並非是遁居深山老林裡隱居修行的世外高人,能夠在滾滾紅塵中不避喧囂卻能讓自己的內心保持清淨汙染才是真正的高境界,當你能夠讓自己的心在塵世的泥淖中「出淤泥而不染」,不念過往,不去妄想將來,用心活在當下的時刻,你便能從容不迫地體會當下的美好,因為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放下對過去的執念才能輕鬆自如地面對生活,而未來的事誰也預料不到,倒不如「盡人事而聽天命」,付出了努力那就不要再執著於內心的妄想,隨緣一切,也是一種灑脫與大氣。
願你我放下對世間外物的執念,努力過後就順其自然,不強求完美,也是一種釋然,用心地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