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10日電 母親節,學生們怎樣回報母恩?
我的媽媽很美,歲月請別傷害她
「你眼中,家是一個地方。媽媽眼中,家是有你在的時光。」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讓家成了我們退守的最後堡壘,家人則成為了我們最親密的戰友。因為疫情,我們和家人「朝夕相處」,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開展「讓媽媽知道我的愛」感恩母親活動。希望在疫情期間以親情教育為切入點,深入開展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夯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讓媽媽知道我的愛」感恩母親活動開展以來,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讓最親的人收到我們的愛:為父母做一餐簡單的晚飯、教他們學會一個新的手機APP使用方法、和他們一起拍幾張合影、唱首一歌……
給媽媽洗腳,想要撫平她腳上的每一道皺紋
媽媽,謝謝您,您給了我生命又撫養我長大,從牙牙學語到如今成人,您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您總是很節儉,把最好的都留給我和姐姐。記得大二的時候我用自己攢的錢給您買了雙稍貴一點的運動鞋,結果您還讓我以後不要亂花錢。我當時還有點不解,後來才明白最好的孝順就是陪伴。今年因為疫情,學校沒開學,我留在家裡上網課,看到您每次下班回來,一身疲憊,我主動承擔起做飯等家務。母親節了,我要給您按按肩膀、捶捶背,洗洗腳。電氣1714班段博文響應了倡議。
段博文把媽媽拉到椅子邊坐下,端來洗腳水,給她仔仔細細的洗起了腳,一整天的忙碌,媽媽的小腿和腳都有點浮腫,博文又給媽媽稍微按了按,剛開始有點扭捏的媽媽也逐漸放鬆下來,笑著說了句:「還挺舒服的!」博文調皮地回了句:「我長大啦,以後換我來學著照顧您!」他要撫平媽媽腳上的每一道皺紋。
給媽媽拍照,你微笑的樣子其實最美
「我尚未步入大學,父親齎志以歿,留下母親、小妹與我三人,生活甚是艱難。以前總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可那之後,我看到她為我付出的每個瞬間,心如刀絞。每次送行,她目不轉睛的眼神;每次吃飯,她看著我的微笑;每次落寞,她不倦的鼓勵。她給我的感受或許跟別人不一樣,很多人都是感動,而我深感愧疚。她不止是媽媽,她也應該有精彩的人生啊!但她都放棄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能夠好好生活,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把一切都奉獻給了我們。母親節快到了,我想對她說,能做您的兒子,我很幸福,我沒能活成你想要的模樣,卻也是別人眼裡的榜樣,也許我從來都不是個好孩子,但我還是想讓你知道,媽,我愛您!」 測控1711班常江說。
這個母親節,常江想讓母親放鬆一下,帶母親去周邊玩了半天,給媽媽拍了很多美美的照片。媽媽也曾是個美人,歲月請你別傷害她!
給祖母寫信,您的銀絲閃著光亮
「在我六歲左右,父母因病去世,爺爺和奶奶就開始養育我。當時他們年事已高,但為了撫養我長大,又開始做農活供我上學,雖然家裡貧窮,但是因為有他們自己小時候也挺幸福的。後來初中三年級,爺爺也過世了,就剩下我和奶奶相依為命。再後來,我離家上大學,奶奶年齡漸長還患上了老年痴呆,即便這樣奶奶每次聽到我的名字都十分清醒。自己在外上學每年寒暑假都會回家看望奶奶,平時經常打電話詢問奶奶身體狀況。沒有奶奶,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在卜玉杭的心中,祖母就是自己的「母親」。今年的母親節,他沒能陪在奶奶的身邊,但提前手寫了一封感謝信,託親戚帶回奶奶身邊,請自己的姑姑念給她聽(奶奶眼睛看不清又耳背,打電話聽不清楚)。老年痴呆的奶奶可能已經無法理解信的內容,但是聽到姑姑說起玉杭的名字,接過信認真的端詳了起來,看信的奶奶心裡一定是很幸福的吧!
今天換我來做菜 家的味道就是媽媽做的家常菜
「這些年來,您為了這個家,為了我,辛辛苦苦的工作,時間無情地在您臉上留下來一條條皺紋,頭上那一絲絲的白髮令人心疼。雖然我已經長大成人,但您也在慢慢變老。還記得那天與你牽手逛街,卻發現您的手掌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光滑,家庭的壓力與時間的消磨,如同催化劑一般,在您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您割捨下太多東西,一心只為了這個家。今天是專屬於您的節日,感謝您一直以來的包容與照顧,我已經長大,可以幫您分擔家裡的事情了,請您歇一歇,母親節快樂,媽媽,辛苦了!」 新能源1911班方斌說。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平常總是媽媽在廚房忙碌著。這個母親節,方斌想讓媽媽也嘗嘗自己的手藝。一大早,就開始為午餐做準備,手忙腳亂一兩小時,終於一道道色香味不那麼俱全的菜上桌了,媽媽嘗了一口,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還誇了句:「好吃!」媽媽嘗到的應該是幸福的味道。
做好自己的事,也是母親最期待的事
孝順、勤勞、樂觀、自強這些優秀品質在電氣學院研究生第三黨支部的應凱文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應凱文的母親在去年九月份突然生病住院需要手術,需要人照顧,而那段時間正是研究生數學建模比賽的關鍵時期,作為參賽團隊隊長的他輾轉於上海與杭州之間。動完手術的母親有很多不適,應凱文為母親翻身、按摩,做心理疏導緩解母親的焦慮,力所能及為母親減少痛苦。趁母親休息的時間,應凱文趕緊打開電腦處理數據與隊友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因為他知道此刻團隊的每一個隊員都在爭分奪秒、激烈競賽,沒有半點鬆懈。他想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這也是母親的期望。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