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我們該如何回顧和評價如此跌宕起伏、如此不平凡的2020年呢?美國的這一年被「抗疫」和「抗議」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一方面,儘管有著世界最先進的醫療系統,美國卻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最重的國家,抗疫之路異常艱難;另一方面,從弗洛伊德之死到總統選舉,美國民意撕裂,抗議活動不斷,社會動蕩不安。幾位央視駐美記者分別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眼中的美國。 圍牆中的華盛頓 2020年,當發生在白宮門前的平權遊行場面失控時,剛剛加高的護欄便明顯不夠用。面對示威者焚燒的雜物和警方的催淚瓦斯,特勤用盾牌組成人牆。後來,白宮前方的拉法葉特廣場則乾脆用圍牆圈了起來。憤怒的示威者只能被高牆隔離在遠處。除了這些,白宮還建立起了很多看不見的牆。新冠疫情在美國的單日增幅突破20多萬,白宮卻頻繁傳出與公共衛生專家建議相左的觀點;政治與科學之間的這堵牆,讓超過30萬美國家庭與親人陰陽相隔。 如今,白宮樹立起的圍牆上布滿了人們對政府的控訴,甚至有人專門向社會集資,來保護這些圍牆上的抗議得到保護。白宮試圖用一堵堵牆,將所有這些問題隔絕在外,可反過來,卻將自己困在了所有美國社會問題之中。 吉爾伯特的煩惱 吉爾伯特是一名咖啡店服務員,在他的眼中,他的2020因疫情遭受了太多,而他的這些遭遇如果在疫情剛一出現就及早重視,採取相應的措施,讓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很多像吉爾伯特一樣的底層民眾被困在了疫情之中,失業、失去住所、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每年年底都會評選美國「年度謊言」。今年的冠軍的得主是:「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重返明尼阿波利斯 自從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美國至少有150個城市燃起了抗議的怒火。如果當時的情景沒有被手機偶然地拍攝下來,這場蔓延全美國的抗議還會發生嗎?現實已經給出答案,在路易斯維爾、基諾沙、亞特蘭大……越來越多的非洲裔美國人致殘致死的案件不斷湧現出來。可見弗洛依德事件並不是一條河流的源頭,它更像是在地底下流動的巖漿,隨時找尋爆發的缺口。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呼籲團結和治癒,可是如果體制性的繩結沒有解開,那麼離下一次爆發的出現,永遠只是時間問題。 大選猶有盡時撕裂癒合無期 除了膚色的黑與白,這一年讓美國人分裂的還有政治的左與右,財富的多與寡。種種這些,讓美國社會陷入了史無前例的撕裂之中。如今拜登贏了大選,也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讓美國再次團結起來,可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種族歧視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這樣的願望能實現嗎?
來源 央視網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韋依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