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佳緣發布第五期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

2021-01-11 TechWeb

日前,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美國同性戀合法化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再次引爆了人們對同性戀群體的關注和討論。那麼在中國,單身人群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態度又如何?男性和女性對同性戀的看法又有著怎樣的區別?對於同性戀產生的原因,中國的單身男女們又有著怎樣的認識?

9月23日,中國最大的婚戀交友運營平臺世紀佳緣發布了第五期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圍繞中國單身男女對同性戀現象認知與態度展開了調研。世紀佳緣此次採用在線調研的方式,同時結合與中科院聯手打造的 「懂你」系統數據,對全國32個省份的單身男女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出有效樣本83250個。

80後對同性戀支持率最高

隨著國人觀念的開放,同性戀已經不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一些同性戀人群也開始勇敢的走到陽光下來,但是在人們的印象裡,似乎90後對同性戀的態度更加包容和開放,但世紀佳緣此次調查發現,對待同性戀問題,90後是「偽奔放」,80後才是對同性戀支持率最高的人群,且女性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遠遠高於男性。

數據顯示,在對同性戀現象的態度調查中,80後對同性戀現象持支持態度的佔比近40%,而90後佔比僅有31%,而女性對同性戀現象的態度更加包容,支持同性戀的女性近三成,佔到27%,男性則僅為14%,女性幾乎是男性支持率的一倍。

全國各地區對同性戀現象的態度也有很大的區別,其中,北京、河南、河北的男性對同性戀的支持率最高,而在廣西、浙江、上海的女性對同性戀現象支持率最高。

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80後對同性戀的支持率比90後高,主要是因為80後的感情觀要比90後更加成熟,相對於90後敢愛敢恨的性格而言,80後對待感情要更加沉穩和包容,也就更能接受和理解同性戀的行為,「90後對同性戀現象的態度表現的比較兩級分化,整體上沒有80後態度的平穩」,張佳芮分析道,「而女性對待感情的感性和男性對待感情的理性,使得女性更能從情感、感性層面去接受和支持同性戀群體,所以女性總體對同性戀現象的支持高於男性」。

接受同性戀卻反對同性婚姻?傳統觀念影響深遠

「同性戀現象我覺得能夠理解和接受,但是不能接受同性婚姻合法化」, 來自南京的80後小夥小亮說道,「雖然現在一些西方國家已經通過了這一法律,但是在中國,同性婚姻合法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中國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而且同性結婚對於家族裡面的親人長輩來說是難以承受的打擊」。

能接受同性戀卻不能接受同性婚姻?在單身男女裡面,像小亮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世紀佳緣調查顯示,當問到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看法時,無論男女,反對的比例都要較單純的反對同性戀的高,男女分別高出7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其中男性反對的比例達到了35%,女性佔比18%,男性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比例依然高出女性。

數據顯示,現階段同性戀和同性婚姻難以被接納的原因主要是受傳統觀念影響,有79%的男性和85%的女性表示「傳統觀念和世俗的眼光是制約自己接納同性戀的主要因素」,而37%的女性和27%的男性則認為「同性戀是一種新的觀念,接納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同性戀群體過於私密,缺乏和外界的交流和溝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對此,張佳芮表示,無論是對同性戀的反對還是對同性婚姻的反對,主要原因還是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在中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宗接代」的思想影響深遠,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更是根深蒂固,而同性戀現象恰恰違背了這些傳統,被很多人認為是對道德和倫理的挑戰。「雖然現在勇敢的走在陽光下的同性戀越來越多,但為了避免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很多同性戀仍然會選擇隱瞞或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所以同性戀群體對於外界來說仍然是一個神秘的群體,他們不願意向外界去敞開心扉,這樣就造成了更多的誤解和歧視,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張佳芮說。

山東男最支持同性婚姻   北京女最能接受同性戀朋友

「我覺得同性戀是可以理解的,同性婚姻也能接受,同性戀應該在婚姻法上享受跟異性戀同等的待遇」,來自山東濟南的小磊告訴記者,面對是否接受同性婚姻的問題,世紀佳緣調查發現,直爽粗獷的北方爺們比溫柔細膩的南方男性更能接受,其中山東男性最能接受和理解同性婚姻。

數據顯示,35.6%的山東男人能接受同性婚姻,而全國男性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率僅為17%,山東男性這一比例遠遠高於全國水平。張佳芮表示,這與北方男人豪爽、耿直的性格相關,「北方爺們普遍比南方男人性格直爽,這使得他們更能尊重別人的選擇,不會過多的約束和在意身邊人的情感選擇,而且北方傳統觀念整體也要比南方弱,特別是山東男人一向以憨厚老實出名,他們更能理解和接受同性戀群體」。

雖然對同性戀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如果身邊親密的朋友是同性戀時,人們往往會流露出和對普通人不同的想法和態度。當遇到身邊的朋友是同性戀時,男性多表示不能接受、試圖幫助朋友改變性取向的比例接近一半,佔到47%,而接近半數的女性表示理解並接受這樣的朋友,其中北京女性最能理解和接受朋友是同性戀。

有49.3%的北京女性能接受身邊的朋友是同性戀,高出全國平均值的46%。平時性格大大咧咧的北京大妞在對待同性戀問題上比其他地區的女性更成熟和細膩。「北京女孩別看性格大大咧咧,但從小生活在皇城根兒下,對新事物、新觀念的接受程度都要比其他的地區的更快,而且在大城市,同性戀現象也比其他城市的多,所以相比較而言,北京女孩也就更能接受和理解朋友是同性戀的事實」。

學歷越高對同性戀的認知越高

同性戀是先天基因決定還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是正常的情感抉擇還是一種扭曲的心理狀態?不同性別、不同學歷的人對同性戀的認知和形成原因有著不同的理解。

世紀佳緣數據顯示,近一半的男性認為同性戀是一種變態的心理扭曲,但一半的女性卻認為同性戀是正常的情感抉擇,男女對同性戀認知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對同性戀現象接納程度上的差異,同時學歷的高低也影響著對同性戀的認知,學歷越高的人群,對同性戀現象的認知越高。

無論男女,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群大多認為先天和基因是形成同性戀的主要原因,其中32%的男性和34%的女性同意這一觀點,本科學歷的人群則多認為同性戀的形成主要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而在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群中更多的人傾向於「異性戀情感受挫,對異性失望」這一因素。

社會學、心理學、生理學都曾對同性戀的形成因素進行過研究,其中遺傳因素和後天家庭環境因素是目前認為同性戀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張佳芮表示,學歷高的人群對同性戀的認知越高,也越能理解和包容同性戀群體。「同性戀群體經常會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特別是周圍人的歧視會讓他們背負巨大的精神壓力,所以對於周圍的普通人來說,了解同性戀的形成原因,提高對同性戀的認知,才不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同性戀人群,才能理解和包容他們」。

南京女對同性戀的認知度最高  成都男最不能接受同性戀

在對全國32個城市的調查中,男性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和認知程度都比女性低,其中南京女性對同性戀現象先認知度最高,而成都男性則是全國最不能接受同性戀現象的人群。

數據顯示,高達61.4%的南京女性認為同性戀是「一種正常的情感抉擇」,不會歧視同性戀行為,相反的,成都男性卻是全國最不能接受同性戀的人群,有近一半的成都男性認為同性戀是「一種扭曲的心理變態」,同時成都男性對同性婚姻持反對態度的比例也達到了40%,遠遠高於全國其他地區。

「我雖然尊重同性戀人群,但很不能理解這種行為,更不能接受身邊的的朋友是同性戀,這樣會讓我感覺很奇怪,沒有辦法正常的和TA相處」,來自四川的王先生說道,王先生畢業之後一直在上海工作,相比呆在老家四川的朋友,王先生對同性戀現象已經能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了。對此,張佳芮表示,對同性戀現象的認知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四川地處中國西南地區,生活節奏較慢,傳統習俗和觀念相對保存的比較好,所以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要低於北上廣等大小城市」。

上海女對同性戀包容度最高  超七成廣州男反對同性戀

雖然同性戀群體在中國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速,大眾對同性戀的接納程度也在慢慢提升。世紀佳緣數據顯示,在單身女性中,廣西、浙江、上海地區對同性戀的支持率最高,尤其是上海的女性,支持率高達32%,對同性戀的包容度全國最高,而在單身男性中,經濟發達的廣州卻有超七成的男性反對同性戀。

除了對同性戀的支持率高於全國其他地區,面對「如何看待身邊的同性戀」這個話題時,上海女性的接受率也高達54%,在另一個層面上體現了上海女性對於同性戀的高接受度。

與上海女對同性戀的態度不同,廣州男身處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一直給人「時尚」、「潮流」的印象,但對同性戀這一話題,廣州男性卻表現出較為保守的態度。數據顯示,廣州有接近七成的男性對同性戀持反對態度,在「發現身邊好友是同性戀」這一話題中,僅有23.6%的廣州男性表示出「理解並接受」,29.1%的廣州男性表示「交往中有心理障礙」,26.4%的廣州男性試圖改變其性取向,20.9%的人表示「完全無法接受」。

對此,張佳芮表示,作為中國最西方化的城市,上海相比其他城市對同性戀的現象接受度更高。而在對待社會輿論以及爭議性話題上,女性同胞往往要比男性同胞體現出更多的包容性,極少譏笑怒罵,所以這次報告顯示的上海單身女對同性戀包容度最高也算是意料之中。而廣州雖然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但對婚戀問題卻一直保持較為傳統的觀念。相較於國內其他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同步帶來強烈的文化衝擊,但廣州的地域性文化卻得到較好的保留,這使得廣州男性婚戀觀的形成會受到傳統地域性觀念的影響較深。

相關焦點

  • 世紀佳緣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65%90後女為依靠依賴型
    央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 近日,世紀佳緣發布《2020-202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簡稱《報告》),本次《報告》深入研究中國各年齡段、各社會階層單身男女在疫情考驗下的婚戀思考和他們的婚戀價值觀,具有廣泛代表性。
  • 世紀佳緣發布七夕婚戀觀報告:男女共識婚後女方管錢
    8月25日,世紀佳緣發布七夕婚戀觀報告,報告圍繞「對方的手機能不能翻?」、「結婚以後誰管錢」、「孩子隨誰姓」等各類問題進行展示。對方手機能不能翻?報告顯示,在單身人群中,21%的男性和31%的女性曾私下翻閱過戀人的手機內容;在這件事上,已婚人士顯然更加在意,其中以35%和43%的男女比例均超過單身人群。
  • 世紀佳緣520婚戀報告的愛情哲學:幸福婚姻從成熟的婚戀觀開始
    在此次活動中,世紀佳緣發布了《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你的「套路」》婚戀觀報告,通過嚴謹的調研和大數據分析,剖析了目前單身人群最普遍的心理狀態,為大眾及相關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前沿視角。該報告以「套路」為切入點,相比其他枯燥無味的數據羅列,五花八門的戀愛套路及相關調研可以說是趣味盎然。笑過之後細細想來,其實埋藏在這些套路下面的,卻是十分真誠的愛情哲學:具有成熟婚戀觀的愛情更幸福。
  • 世紀佳緣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65% 90後女為依靠依賴型
    近日,百合佳緣發布《2020-202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
  • 世紀佳緣婚戀觀報告:男女眼中戀愛起步價相差近三倍
    來源:時刻頭條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稱《報告》)。此次報告從「保持安全感」的維度,對「結婚是否才有安全感」、「男女的戀愛起步價」、「門當戶對可以提升安全感?」
  • 百合佳緣集團發布《5·20報告》:"異性知己"可以變"戀人"?
    5月20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5·20中國單身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從&34;的存在發展一直剖析至單身男女在面對&34;和&34;之間的關係等。此次發布的《報告》顯示:60%的單身男性與56%的單身女性認為&34;之間可以有&34;,其中男性隨著年齡增長,對於&34;的接納度越高。
  • 百合佳緣集團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
    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稱《報告》)。此次報告從「選擇愛與被愛」、「保持安全感」兩個情感維度,結合單身男女對婚戀情感的抉擇差異,闡釋男女雙方在婚戀關係裡的價值觀念隨著年齡、地域、學歷等維度的變化呈現出的不同反應,為廣大單身人群提供了更加直觀的展示和參考。
  • 多點真心,少點套路,世紀佳緣婚戀報告告訴你真誠勝!
    擁有百合網及世紀佳緣兩大婚戀平臺的國內網際網路婚戀龍頭企業——百合佳緣集團,順應當代青年們戀愛觀的發展,其旗下世紀佳緣平臺於近日在北京發布了《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你的套路》婚戀觀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與市場調研
  • 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不同性別對月收入要求相差近三倍
    記者 | 周姝祺1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2020年度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以下簡稱「報告」)。此次報告對「結婚是否才有安全感」、「男女的戀愛起步價」、「門當戶對可以提升安全感嗎」等情感關係中的現實問題,面向全國單身人群展開深入調查。
  • 百合佳緣年度婚戀觀報告:90後單身女性最「依賴」 愛情「起步價...
    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稱《報告》)。此次報告從「選擇愛與被愛」、「保持安全感」兩個情感維度,結合單身男女對婚戀情感的抉擇差異,闡釋男女雙方在婚戀關係裡的價值觀念隨著年齡、地域、學歷等維度的變化呈現出的不同反應,為廣大單身人群提供了更加直觀的展示和參考。
  • 百合網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90後女生最「依賴」
    2021年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202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文稱《報告》)。此次報告深度剖析了當代單身男女在擇偶時的標準,從愛與被愛難抉擇、如何保持安全感?這兩個維度充分展示了當代年輕人婚戀交友的價值觀,其中90後女生最「依賴」。
  • 在線交友行業火熱,世紀佳緣為愛情助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當代中國青年人口發展狀況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我國當代青年未婚比例越來越高,婚姻市場擠壓現象嚴重。這一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現代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也跟著越來越大,一部分青年人口不得不推遲結婚的時間;同時,由於轉型期的社會觀念變化日新月異,一部分青年崇尚自由,想儘可能多地享受婚前單身生活,因此也自覺地推遲了結婚時間。
  • 百合佳緣集團《七夕婚戀觀報告》:有人能活著走出伴侶的手機嗎?
    8月25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七夕婚戀觀報告——《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下稱《報告》)。其中,關於「手機的那些事兒」就反應在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態度。電影片段《來電狂響》中,李楠就曾問閨蜜:「怎麼只有女人對男人的手機這麼感興趣?」
  • 2017年度APP分類排行榜:世紀佳緣連續3年穩居婚戀類第一
    1月5日,《網際網路周刊》發布了2017年度APP分類排行榜幫榜單,涉及新聞、婚戀、閱讀、音樂、社交、支付、導航等多個領域。其中,在婚戀交友APP排行中,知名婚戀交友平臺世紀佳緣再次登頂,已連續3年榮登婚戀交友類榜單首位。百合網、珍愛網分列第二和第三。
  • 百合佳緣集團推出花叢APP 打開婚戀交友新局面
    5月20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5·20中國單身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單身男女認為「異性知己」之間可以有「純友誼」,同時,人們(尤其是單身男性)又會隨著年紀和閱歷的增長產生不同的認知。而「精神交流」是單身男女公認「異性知己」存在最重要的原因。55%的單身男性和32%的單身女性曾有過「將異性知己發展成情侶」的念頭。
  • 世紀佳緣七夕婚戀報告出爐:30歲以上不再是輕熟女
    針對這些問題,婚戀全產業鏈領導者百合佳緣旗下、在線婚戀交友平臺世紀佳緣發布的《男人味VS女人味魅力感知大不同》婚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給出了詳細答案。  報告顯示:單身受訪者認為,能代表男人味的三個關鍵詞分別是責任、成熟和重承諾;能代表女人味的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優雅、溫柔和成熟。
  • 婚戀問題成重要壓力源 伊對發布2020年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
    目前,中國的小城青年已超過2億人,是中國青年人群的新興「主力軍」,小城青年的情感世界也成為當下頗受關注的社會熱點之一。近日,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聯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共同發布《2020年中國「雲相親」中的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
  • 百合網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安全感——婚戀中的「鍊金石」
    面對浮躁的社會,當下男女正受到各種誘惑的渲染和重社交輕婚戀的形態崛起等影響,對感情的態度和觀念不斷發生變化和顛覆。由此,他們在婚戀關係中的安全感越來越低,而焦慮感則越來越多。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2020-2021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稱《報告》)呈現出男女在婚戀中的真實想法。
  • 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發布 解讀中國單身新現狀
    在此,國內知名婚戀相親網站珍愛網(zhenai.com)發布了《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全面解讀中國單身現狀,此次報告主要針對珍愛網1.4億會員進行線上抽樣調研,深度分析單身原因。報告顯示,中國單身現狀表現為:戀愛欲望降級、單身經濟壓力升級和個人追求升級。
  • ZANK發布中國第二屆LGBT群體消費調查報告
    上海LGBT群體佔餐飲消費的10%近日,中國最大的同志服務平臺ZANK與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上海聯合發布第二屆《中國LGBT群體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LGBT(女同、男同、雙性戀、跨性別者的統稱)市場已經達到3000億美元,並對男同性戀群體、女同性戀群體進行了群體消費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