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生在世,忽而死期至,可憐無端世上走一遭,由生到死,不論生前貧賤富貴,長短高低,最後誰都要兩手空空地走,化為黃土青煙。有人在趕往這個必然結局的路上縱慾寡歡,也有人在這布滿苦難的時光中找到了自渡的船。可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只懂得如何乘船,卻不懂得如何棄船。人生苦短,何必自尋煩惱,折磨自已?
世間萬相皆由心生,心是個口袋,什麼都不裝時叫心靈,裝得太多就叫心事。心裡放不下,自然成了負擔,負擔越多,人生越不快樂。
痛苦與歡樂都是心靈的折射,就像鏡子裡面有什麼,決定於鏡子面前的事物。
其實,痛苦的感覺大多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自己的內心暗示。痛苦並非必然的結果,痛苦是心靈的自我囚禁。
痛苦其實沒那麼可怕,大多只存在於自我的幻想中。生活中99%的煩惱都是不會發生的,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自己幻想了太多痛苦的事情。沒有痛苦的人,只有痛苦的想法,如果你是痛苦難過的,那都是你自己所臆造出來的。
煩惱和痛苦是心與境接觸後所產生的情緒作用,其並非一定都是從外境生起的,有時是庸人自擾。生活中,我們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沒有邊界的頭腦幻想,人無意識中的緊張焦慮,都來自無意識的幻想,幻想的世界裡沒有現實邊界,沒有客體的存在。
每一段痛苦都對應著一份執念,導致痛苦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對某件事物的執著。吸引力法則講,越是執著什麼,就越是容易被什麼所傷,而越是陷在執迷當中,就越是放不下。大多數人所執著的這些,放不下的這些,這些造成恐慌、痛苦、煩惱的源頭,皆是因為自己的妄念!
世間萬物都要經過人心的衡量,都要因人心中的一念而生,一念而滅。無論是萬水千山也好,滄海桑田也罷,完全起源於人的一念之間,念起,便是萬水千山;念滅,就是滄海桑田。如此富有禪意的一句話,又有誰能夠真正悟得透它的禪機呢?
心是萬物的主宰,世間的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會順應心境而改變。境由心造,意識創造現實,這是事實。
如果不破除自己深重的執念,那麼,你永遠走在迷惘之中,永遠走不出由你自己生出的幻境構成的迷魂陣。我們必須從這個迷魂陣中飛出來,站在更高的地方來俯視鳥瞰這些幻境,方能峰迴路轉,境隨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