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是遠離不好的東西,並且進入新的美好的生活。
詳細解釋為:
1、舍舟登陸。比喻棄邪歸正。
2、也可以表示多次公考的人成功考上公務員或國家公職人員。在備考叫做涉水,考上了就表示上岸。
也有人把考研成功為上岸,當上老師為上岸。
做生意叫「下海」,做官就是「上岸」了。
80年代下海的很多人賺錢了,成為了一批有錢人的,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 很多父輩的期望就是成為爆發戶,做生意。
原來長輩介紹相親的都是介紹這個娃是什麼單位的,工作穩定云云,後來如果被相親的這個孩子是百度、騰訊、阿里的員工,也是被追捧的對象。
我想人們追求的是一種比較優勢。就像我們小時候羨慕城市的孩子可以經常穿新衣,不用幹活,如今卻實實在在羨慕李子柒式的田園生活。我們覺得什麼東西好但是我們沒有的,所以我們追求什麼。
上岸這件事從來不是我們的畢生唯一的追求,我們其實有很多的追求,年少的時候,誰都有夢想,可是我們也很容易在歲月當中蹉跎,從而一事無成,那是因為我們想要的和我們需要的是兩碼事。
有的人通過時間去積累了很多,過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原本同一起跑線的人,差距就會因為彼此的選擇和努力呈現出很大的差距。積累的東西會變美好,消耗的東西會變差。長相、人脈、酒量都是消耗。知識 、榮譽、作品是積累。
我們人生的逆境往往是我們錯信自己造成的。
當我們人生比較順的時候,我們會更相信自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似的。有人的一開始的成功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成功,但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之後的挫折便讓他從此一蹶不振。 真正的大佬應該都是習慣成功,當然也習慣失敗,所謂勝不驕傲,敗不餒。pony馬曾說:當QQ最好的時候,整夜都睡不著,總覺得有什麼東西會超過QQ。於是他就又通過產品大神張曉龍整出來一個微信來自己挑戰自己,這就是所謂的雙曲線戰略。反觀我們自己,得意之時太忘形,不知前方就是失敗的大坑。這就是眼界,很多人一生都無法把自己的眼界超越自己的出身。古人云,勝不驕,敗不餒,平常心對待順境或是逆境,是我們應當雲修的一種境界。
如今這個時代不容我們有太多的時間去舔舐傷口,前段時間就有一個粉絲給我留言說:夢想什麼,幾下就年紀就大了,然後就要面對真實世界的不安與侷促。所以上岸的想法無疑成了很多人尋求一生安穩的最可靠路徑,特別是家裡面的長輩。長輩們不能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直接告訴子女應該怎麼樣去做,而是應該更深的想一想,這個經驗背後的邏輯,把邏輯告訴給孩子,這個世界的未來屬於年輕人,而未來年輕人所面臨的挑戰非昨天的經驗難夠應付。我們應當做自己這個時代的英雄,而孩子未來會是他們那個時代的英雄。不必糾結孩子未來會怎麼樣,留下一種保障和精神足以。
那麼在海裡的你,願意付出一定的努力去上岸嗎?
任何的偏頗都是狹隘,你不能說上岸就決對不好或者說下海就決對好。當你在海裡面遊泳得太累的時候,不妨把上岸作為解決方案之一。既然是解決方案,我們就得好好的研究一二。
上岸有諸多的好處,大概率確保一生安穩,保一家安康。有一個好的單位同理。 公務員-央企-國企-教師等職業的風險無疑是更低的。更低的風險,更多的保障,無疑是比較有誘惑力的。無數人對各種考試趨之若鶩,這本就是社會的正常的現象。但我想提出一點不同的看法:
我想很多人也不願意20多歲就在辦公室喝茶、處理資料、拍領導馬屁,那樣太無聊了。
我之前的一同事,是一名男生,大學畢業,家人安排進入了政府,收入2500,幹了有1年時間左右,就被弟娃忽悠起去創業拍短視頻,然後創業什麼不懂,都是現學,沒多久就幹不下去了,然後也不知道要幹什麼,天天在家打遊戲睡覺。這樣的小孩,一般家底厚,至少娶媳婦不成問題,房子車子早就準備好了。他們只需要找一個合乎心意的人一起生活,然後再看看什麼東西比較有興趣,然後再去幹點事情。最神奇的是他談戀愛確實高效,高效的令人咂舌,遇到一個妹兒,兩個不知道咋的就看對眼了,三天就成在一起,然後10天之內把雙方父母全部見完。然後開始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這真是讓那些幾十歲還在那糾結該找一個什麼樣的人一起生活的寶寶汗顏。現實是你自身優秀不優秀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你的家庭是否也是優秀的。家庭優秀的人自帶一種底氣,這種家庭不好的人所不能比擬的。
好的家庭無疑是更有承載力的。不好的家庭對兒女的支持會更少一些,要求會更多一些。
其實只要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咱也不用糾結是上岸好還是下海好,可惜咱沒有,沒有隻有去賺錢。但賺錢這事本身特光榮。所謂沒有經濟獨立,就沒有人格獨立。
賺錢這事挺俗氣的,所以這篇文章講的就是一種俗氣的事。
誠然丁磊的那個城中村的豬腳飯的故事也深深的打動過我。當然打動我的是後面丁磊成了首富而去養豬的事情,而不是那碗豬腳飯。
我們不進入體制也是可能上岸的。
我們的人生其實需要:夢想力*承載力*工程力。
夢想力是我們要敢想,承載力是現實對我們的支持有多少,工程力是怎麼樣通過科學的方法幹出生天。
回到現實,今年這一年,很多朋友在年初的時候就喊著要活下去,而不是賺多少錢,有什麼偉大的目標。當時覺得那都有點太矯情,如今真是妥妥的心聲,現實總是這樣啪啪打臉。我們總是把自己憑運氣賺的錢,憑本事虧掉。經濟上行,行業好的時候,大家都能吃點肉,如今大環境不是太好,自己的市場認可度不強的話,只能夠送外賣,開滴滴。(這兩樣工作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現在送外賣、開滴滴的確成了中年職場退伍人士的一種選擇。)
那個985的研究生,那個2萬多月薪的老總,今年開始了送外賣的工作。他們都在此時更多的引起了萬千的關注,今年太難了,人們總是看到還有比自己慘的人,尋找一點安慰,不禁啞然失笑,但這種安慰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只是一種安慰而已。
其實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你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首先自己的賴起生存的基礎到底是什麼。其次沒有形成最小的閉環去完成一個事情,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實現80%的自我複製20%的迭代創新,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好多中年人卡死在這三條基本規律上。未來更多的年輕人也會慢慢變成中年人,然後卡在這三條基本規律上。
所以任何時候,不要陷入到情緒裡面無法自拔,而是客觀冷靜的思考,這些表面問題的元問題。
工人能夠每天去幹活,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從而獲得更高的薪水,所以他們有較高的收入,很多有技術的工人都是月入上萬。外賣員每天奔跑著生活,收入高的也是月入上萬。他們都是能提供確切價值的人,而你應該思考一下,你能提供什麼樣的確切價值,你相對而言有什麼職業的比較優勢。同樣的行業,同樣的工作,比較優勢就是比別人更好的意思。只有相對的有比較優勢,你大概率才會收穫更大。
杜拉拉升職記裡面提到過一個觀點:你的工作到底離主業務線更近還是更遠,決定了你以後的職業晉升和發展。一般一個公司的核心業務層當然是更具有比較優勢的,當裁員來臨的時候,核心業務層一般是不會被裁掉的。當漲工資的時候,核心業務層的一定是漲幅更大的。
孫子兵法說過:知勝而後戰。核心的能力、核心的業務層級會讓我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要保障人生的安全,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是我們賴起生存的基礎。
千萬不要在懊悔裡面沉淪,但懊悔可能讓我們看清一些當初沒有看清的問題。
不要在情緒裡面崩潰,我們甚至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你所有的後悔在於你該上岸的時候沒有上岸,你沒有上岸有三個原因:
一則是你有能力上岸,但沒有明白那就是上岸。
一則是你不想上岸,航行挺爽的,苦海遙遙,似乎可以尋找不同的美好國度。
三則是你想上岸,奈何沒有準備好上岸,沒有能力上岸。
1、作準備,心理準備,心理面要想上岸過正常的生活,要下定決心一定要上岸。
所謂上岸是一種結果,而我們卻始終活在過程當中,過程中需要我們做好準備,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問一問自己,正常的生活應該是怎麼樣的。我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做一個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有一定的正常的愛好,按時起床幹活,儘量把自己的注意力調節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適當的時候學會應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相信一件壞事正在發生,就一定要想辦法結束它。把心魔當成明燈。
我們不必執著於過去的情感,不要去想太多沉迷於過去的幻象,只有當下才是真實的,睜開眼睛,用你所有的感觀對面對當下帶給你的所有歡愉。
2、學習上岸的相關能力
學習這件事,多少人當成炫耀的資本,卻不知道,學習是生死。
現實是任何一樣可以找到好工作的技術學習上手的周期也並不是很長,一般也就是3-6個月。
是的,我們只需要3-6個月的努力,可能就會換一種生活和工作的圈子。
有三種學習的方式:目的性學習、娛樂性學習、撫慰性學習。
目的性學習就是要拿下某一 項專業課程和技術,把技術性學習和結構化學習相結合。娛樂性學習是了解一些時事和獲得精神上的休息。撫慰學習是增加一些專業外的通識的學習。
我們可以把這三種方式結合起來,但每一種學習的方式有一定的比例區分,目的性學習要佔我們學習的70%,娛樂性20%和撫慰性學習佔10%。三者的順序不可以搞反了,很多人以為的學習多是一種撫慰性的學習,這種學習多是一種心理安慰。
人生的常態是苦:
佛祖釋迦牟尼說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和求不得。
1-4苦: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
5-8苦: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
怨憎會,就是和怨恨、憎惡的人或事物在一起,無法擺脫,是一種痛苦;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創業夥伴活成了怨憎就是痛苦。
愛別離,和自己心愛的人分離,是一種痛苦;
五陰熾盛:熾』,火熱也。盛,眾多也。陰,障蔽也。是說這五種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
五陰即色、受、想、行、識。
色:我們眼睛看到事物,我們接觸到的事物或者情感;
受:我們接觸外界事物所產生的感受或情感等;
想:我們通過外界事物而產生的感覺進而進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覺;
行:我們通過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
識:我們區分、認識事物的意識作用。
求不得,想得到的東西卻總是得不到,也是一種痛苦。
人生就是一種修行,不知不覺之間,我們會體會到各種的苦,當我們沉淪苦海之時,我們的心境定不是明媚春光。所以自渡渡人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修行的真正意義在於我們能抵禦人間的痛苦,而從痛苦裡面豐富靈魂。
3、每天執行第一條和第二條。堅持直到上岸。
#職場打拼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