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來的孩子考上了大學

2020-08-11 光明網

「特別感謝這個家,如果不是他們,我可能在那個冬天就凍死在了外面。」趙陳龍哭得稀裡譁啦。在網上看到自己被集美大學錄取的那一刻,這名22歲的大男孩再也無法控制住感情。

身材瘦小,穿著一身運動服,看起來略顯侷促——當趙陳龍站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甚至有點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小好幾歲的男孩,今年以超過分數線158分的成績考入了廈門集美大學。

得知自己考上了大學,趙陳龍給母親買了個智慧型手機,幫母親加上了微信,便於聯繫。

趙陳龍是個撿來的孩子。2000年3月21日清晨,趙陳龍的養父趙連清和養母陳玉英將放在門口的趙陳龍抱到屋裡。那天夜裡下著大雪,趙陳龍渾身凍得發紫,呼吸非常微弱。陳玉英解開棉襖將趙陳龍揣在懷裡捂著,一直到傍晚才把這個小生命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對於年過半百的趙連清老兩口來說,撿到這個孩子,比撿到任何寶貝都要高興。由於自己姓趙,老伴姓陳,老兩口望子成龍,於是便給這個孩子取名趙陳龍。

老來得子的趙連海夫婦把小陳龍當成了寶,小時候的趙陳龍天天趴在母親的後背上,母親餵豬、餵雞、拔苗都把趙陳龍背在後背上。直到5歲懂事了,看到母親漸漸駝背,趙陳龍不忍心母親勞累,再不肯讓母親背了。「我在媽媽背上一趴就趴了5年,媽媽的後背成了我溫暖的『小窩』。媽媽背我的布兜,我現在還珍藏著,它是我人生中永恆的紀念。」趙陳龍告訴記者。

從小學到高中,家裡的土炕是趙陳龍學習的唯一「課桌」

趙連清家雖然清貧,但是他們寬厚、仁慈的品質在趙陳龍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善良的種子。在普通家庭的孩子還對父母撒嬌哭鬧時,7歲的趙陳龍已經開始幫助父母分擔家務。餵雞、餵豬,收拾碗筷。每當媽媽做飯時,他就幫著燒火。淘米、擇菜都是他的拿手好活。10歲時,趙陳龍已經是幹農活的好手了,扶犁杖、種地、拔苗、鋤草,從不會到熟練,他已經慢慢的承擔起家裡主人的家務了。這份勤快、孝順,令村裡的父老鄉親都稱讚不已。

「11歲那年秋天,龍龍幫著扦谷穗,扦了一下午,手上磨的全是血泡,我們老兩口心疼的不得了。這孩子犟,不讓幹他不停」母親陳玉英說。「沒有爸媽,我可能就凍死了,我當時還小,不能掙錢養家,但為他們分擔些勞動還是能做到的。」

趙陳龍家裡今年種了2畝地的穀子,由於乾旱,穀子長的不是很好。趙陳龍在鋤地。

有一次,中午放學很久了,老兩口左等右等,卻遲遲不見孩子身影,急得二老滿山去找,最終在一個山旮旯裡,發現了正推著獨輪車的他,小小的獨輪車裝滿了豬草,因為年紀太小,推車費力,所以沒能按時到家。這哪裡像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所言所為?有人問趙陳龍,比起一般孩子,你吃苦更多,享受更少,感受如何?趙陳龍是這樣回答的:「我已經長大了,這些事也是力所能及的,沒什麼辛苦的。」

媽媽照顧一家人很辛苦,每天晚上趙陳龍都會端來熱水為媽媽洗腳,一雙小手撫摸著媽媽的腳,說:「媽媽,您為我操勞了這麼多年,辛苦了」。體貼的話語每每讓媽媽感動流淚。別人看他懂事,常給他蘋果,梨等一些水果,他不捨得吃,總是拿回家給母親吃。趙陳龍的母親患有瘙癢症,半夜後背癢的厲害,趙陳龍夜裡一有動靜就馬上醒來,幫母親搔癢。媽媽歉意地說:「龍龍,辛苦你了」。趙陳龍自豪地說:「媽媽,『香九齡,能溫席』,我都十多歲了,照顧你是我應該做的。」

儘管陳設簡陋,但牆壁上的獎狀成了家裡最美的「擺件」。

趙陳龍是個懂事的孩子,深知父母的不易。上初中,住校了,別人家的孩子每個月的零花錢都是30元,50元的,母親每星期只能給他3—5元,他捨不得花。尤其是夏天,很多孩子喝冷飲吃雪糕每天都花掉幾元錢,可是趙陳龍卻一分錢都捨不得花。趙陳龍的母親患有高血壓、哮喘病、心臟病、風溼病,他把媽媽給的錢積攢下來,留著給多病的媽媽買了牛黃降壓丸、咳喘素、安乃近等藥品,到周末放假時給母親帶回去。媽媽實在心疼趙陳龍,對他說:「孩子,你還小,別太克兌自己,該花的錢也得花」。趙陳龍誠懇的對媽媽說:「媽媽,你們掙錢不容易,雪糕我可以不吃,渴了喝水就行。你身體不好,病了不吃藥硬挺著,我不忍心看你難受。」一番話說得媽媽既感動又心酸。

趙陳龍不僅不向家裡要零花錢,還總是想方設法的,補貼家用。他常在課餘時間獨自上山,撿杏核,撿蘑菇,頂著烈日,一撿就是幾個小時。積少成多,一暑假的勞動可以換來700多元的報酬,趙陳龍把它交給父母,並為自己可以為家庭出一份力感到無比的高興。

15歲的趙陳龍一個暑假撿的山杏核,可以賣700元。他把錢全部交給母親補貼家用。

「龍龍有顆善良的心」父親趙連海對記者說。

那是趙陳龍10歲那年的中秋節,父親領著他去祭拜掃墓,走在大山上,他拿著兩個月餅,一步一回頭的向其生母住的方向張望,到了墓前,父親點著了紙錢,趙陳龍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墓前祭奠用的兩個月餅。養父懂了他的意思,「龍龍,給你媽媽送去吧!」趙陳龍興奮的拿著兩個月餅,飛快的跑向生母家。路上跌了好幾個跟頭,但是趙陳龍寧願把胳膊磕破皮,也把月餅用雙手緊緊的護在胸前。「媽媽一個人,沒人照顧。過節了,想讓媽媽也嘗一口月餅」

只為了能讓生母也嘗一口月餅。趙陳龍,一個才僅僅10歲的孩子……

趙陳龍的生父去世了,生母是個聾啞人,還患有疾病。一次,學校要收23元錢的費用,養母沒零錢,給了他兩張20元的紙幣。中午放學回來進院後,母親看到趙陳龍的表情很不自然,就問他怎麼了。趙陳龍說對母親說:等吃完飯我告訴你一件事。原來趙陳龍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生母在前營子的村口亂逛,趙陳龍知道母親犯病了,看著還沒吃飯的生母,趙陳龍忍不住落下了眼淚,他用剩下的17元錢給母親買了2包方便麵,2包掛麵,幫母親煮上,看著她吃下才回家。之後他對陳玉英說,等我撿杏核掙了錢把17元給媽媽補上。陳玉英生氣的對兒子說:「她是你的親媽,照顧她是你應該做的,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媽媽怎麼能生氣呢?都是一家人,還說這樣的渾話。」

在父母的眼裡,趙陳龍是個好兒子。

在左鄰右居眼裡,趙陳龍是個助人為樂,淳厚善良的好孩子。

村裡有個老人叫梁庭棟,今年82歲。患有腦血栓後遺症。走路困難,生活幾乎不能自理。每逢周末,趙陳龍都要到梁大爺家照顧老人。給老人倒尿,幫老人燒炕,扶老人上廁所,幫老人擦屁股。每當看到老人沒吃飯的時候,總是先給老人熱飯,幫助老人打掃房間,收拾衣服,水缸打滿水。幹完活,還和老人聊天,講故事給老人聽,講在學校裡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老人被他逗得開心極了。老人年輕的時候喜歡看戲,也喜歡唱兩口。每年夏天,村裡來了皮影戲班子,從每晚8點唱到12點,戲臺與趙陳龍的村子隔了一條河,趙陳龍把老人扶到河對岸,到了12點皮影戲散場,再把老人扶回來,來回要4個小時,到家時幾近午夜2點,7天的皮影表演,他天天堅持如此。「有龍龍陪著我,我一點也不孤獨,幸福著呢!」老人高興地說。

趙陳龍為鄰居粱庭棟爺爺擦洗。

孝敬父母,和睦鄰裡,類似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

70多歲的老奶奶梁彤去山上撿杏核,一袋50斤的杏核自己扛不動,12歲的趙陳龍爬了10裡的山路,幫老奶奶扛到家。

66歲的梁酷大爺患有嚴重的靜脈曲張,走路困難。趙陳龍有空就去他家幫著圈羊,抬水。

鄰居尚永河家失火,他喊人幫忙救火,幫著往外抬糧食,搬電視。第二天又幫忙把過火的檁木從房上拆下來,把能用的磚瓦歸攏到一起。

2012年7月,一場大雨將村子裡的路衝壞,趙陳龍拿著鍁鎬,把雨水衝出來的石頭一塊一塊的摳出來搬到路邊,然後再把路鋪平,趙陳龍用了足足3天的時間才將200米長的村路修好。

2013年5月,趙陳龍隨集體去縣城參加中學生足球比賽,他偶然在天義高級中學門口撿到了50元錢,等了許久也沒人來認領。碰巧的是,在回到住宿地點八裡罕中學門口又撿到了50元,在找不到失主的情況下,趙陳龍把這100元交給了帶隊老師,100元可能並不算很多,但卻是他兩個星期的生活費。面對大家的誇讚,趙陳龍倒不好意思起來:「沒什麼值得表揚的,誰撿到都應該這樣做,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母親一直這樣教育我。」

趙陳龍就像一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亮他,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

因為上學住校,趙陳龍上學前總是把鄰居梁酷大爺的水桶打滿水。

2013年,趙陳龍被評為寧城縣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2016年,趙陳龍考上了高中,因為家裡非常困難,他交不起學雜費和食宿費。寧城縣委宣傳部的領導及時與學校溝通,免除了趙陳龍的學雜費和食宿費用。趙陳龍也非常爭氣,上高中後,他付出了超出常人幾倍的努力 「從小山村到縣城,感覺跟其他同學的差距太大了,不得不多花時間來趕上。」趙陳龍經常夜裡很晚才睡,千方百計擠時間學習。

高中三年,趙陳龍一直在做學習計劃,但沒幾天又覺得不實際,然後推翻重做。「感覺一直在逼自己,逼著逼著就習慣了,很多計劃也就因此完成了。」

寧城地震臺臺長胡曉海一直在關懷著趙陳龍,送給趙陳龍家的4隻羊現在繁殖到了30多隻。去年賣了6000元,今年到現在已經賣了8000元。

趙陳龍家是貧困戶,政府給補貼買了4頭驢,今年已經繁殖到了9頭。趙陳龍擔心自己上學後父母太累,準備賣掉5頭。摸著已有感情的毛驢,趙陳龍有些啥不得。

趙陳龍是個孝順的兒子,在得知自己考上大學的那一刻,自己既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自己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憂慮的是父親身患癌症,母親患心臟病、哮喘多年,自己上學後父母無人照顧。

「趁著上學前的假期多幹點活,減輕爸媽的負擔。」餵驢,餵羊,割飼草、撿山杏核、鋤地……趙陳龍啥活都搶著幹。

「大學畢業後如果父母願意,我想帶著父母和生母一起去工作的地方。」(方豔 韓小偉 馬玉紅 馬大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那年,我考上了大學
    提起過去了的事,腦子裡滿是陳芝麻爛穀子的,大多了無去處了,因一生碌碌,故也沒做出過能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所以,要從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中找出值得讓自己刻骨銘心的事來,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想來想去,只覺得考上大學算是刻骨銘心大事了吧。
  • 考上大學出人頭地時就遠離了父母。
    前言 做父母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想自己的兒女可以考個好的大學,有個好的工作,都覺得自己這輩子在莊稼地裡太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受這份罪。 我外婆有五個孩子,三個女兒,兩個兒子,我媽排老二,兩個舅舅最小,兩個舅舅都是學習很好,都考上了大學,現在也都在北京買了房,看著生活的都很好。
  • 「文盲」單親媽媽,培養女兒考上重點大學,自己也大學畢業做白領
    我要把我與母親之間的事:「文盲」打工妹單親媽媽,培養我考上重點大學,她自己也參加成人高考,大學畢業做了白領,分享給大家。媽媽是個很注重文化的人,她說她一起也想讀書,長大後考大學的。但是家裡窮,沒有錢交學費,她讀完小學就不讀了。所以她現在通過我,也學到了初中知識,高中知識,她很高興。後來我要參加高考了,我看到媽媽學到了很多知識,一點也不比高中生學得少,於是我建議媽媽參加成人高考,上夜大。皇天不負有心人,高考結束後,我考上了省重點大學。更可喜可賀的是,我媽媽後來也考上了夜大。
  • 女嬰被人收養考上了博士後,親生父母卻登門認親,如何抉擇?
    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多出來的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那個時候重男輕女這種現象也很普遍,所以被遺棄的更多是那些殘疾的孩子或者是女孩。但是不得不說那個年代善良的人也很多,肖晶晶的養父養母就是這樣善良的人,他們一手將女兒培養成為了博士,給了孩子嶄新的人生。
  • 照顧侄子十年,他考上大學不來往:不該委屈自己孩子,養外人孩子
    後來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兒園,曉晴還出去上班了,就變得更忙了。好在侄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大家都應該好好慶賀一番才是。可哥哥卻不接電話,不搭理妹妹了。而嫂子也說,兒子這十年來寄人籬下,看人的臉色,還不如住在旅店呢。曉晴聽到這句話,頓時淚流滿面。憑良心說,她沒罵過侄子,有時候心情不好,也只是對自己的孩子發火。
  • 我們結婚,小姑子給2000紅包,她女兒考上大學我給3000,人家嫌少
    >過了幾年,我和老公就來到省城打工,把公婆接了過來,方便照顧,也能幫忙帶著孩子小姑子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家裡準備擺酒,公公問我們打算包個多大的紅包。我心裡有了主意,但還是想徵求下老人意見,「您覺得我們給多少合適?」
  • 讀職高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我為什麼要感謝他?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懂
    2雖然我們一直迫切地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學,將來有出息,但我們並未給孩子太多的壓力這何嘗不是我的孩子此刻特別想要的心情。孩子中考時成績不理想,英語才考了40分,離普高上線還差20分,想繼續讀書的話,只能選擇上職高。拿到中考成績的那一刻,孩子大哭。當時很多人對我們說別讓孩子讀了,讀職高沒用,只不過是浪費家裡的錢,那是有錢的人家讓孩子去學校裡長個子的……當時我們的頭腦也是懵的,當天下午,我們把孩子帶到我們打工的廠,讓孩子體驗了一下午的打工生活。
  • 女嬰被夫妻倆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該怎麼辦
    因為孩子無人認養,所以祁春蘭就把晶晶帶回來家,祁春蘭的丈夫肖崇陽回到家後,看到了一個孩子,也是很奇怪,後面自己的妻子說出了孩子的來歷之後,覺得孩子很可憐,也毫不猶豫的收養了這個孩子肖崇陽和祁春蘭兩人多年沒在自己的孩子,也一直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去,這一切像是上天的註定,家裡面突然多了個孩子,兩人都高興極了。
  • 《父母愛情》在大學生稀缺的年代為什麼安然安諾能雙雙考上大學?
    如果安說江德福對安然安諾的幫助是給兩個孩子在人生低谷時託了底,為她們鋪設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生活之路,那麼幾年以後安然安諾兩姐妹在軍營裡又能雙雙考上大學,則是真正的自我成就,實現了自我人生的第二次起飛。從表面看起來,安然安諾兩姐妹能在那個時代雙雙考上大學看上去挺不可思議,其實,稍微細想一下她們從小到大的人生經歷,她們能考上大學應該也不算很令人意外。
  • 因婆婆對撿來的孩子太上心,親孫子差點出事,險些破壞兒子家
    因婆婆對撿來的孩子太上心,親孫子差點出事,險些破壞兒子家庭小莉生完孩子之後沒幾天,因為丈夫公司上面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老公出去處理,於是坐月子這件事就交給了老家的婆婆照顧。可等到婆婆過來,小莉傻眼了,因為婆婆來的同時,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雖然不大,看著也有兩歲的樣子,一問婆婆,婆婆就說這是她撿來的,看著太可憐了就收養了,小莉畢竟是個媽媽,看著婆婆懷裡的孩子也沒有說什麼,就答應讓這個孩子一起住下來。
  • 底層逆襲不僅僅是考上好大學,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畢業十年後,還想得起大學時你的樣子嗎?有人在網上曬了很多照片,充分闡釋了一句話,歲月是殺豬刀也可能是美容院。全看你自己的表現。這十年可以算得上人生美好的青春十年吧。有人這十年渾渾噩噩,或過著按部就班的日子,漸漸認命了;也有人用這十年實現了底層逆襲,完成了華麗的人生轉身。北大畢業生、又出任CEO的《超級演說家》全國總冠軍劉媛媛,完美演繹了從農村學子到人生贏家的蛻變過程。
  • 考上大學沒錢讀書闖蕩多年變富二代
    周池我的高中同學是附近村的農民,家裡三兄妹周池最大,高考時考上了一所比較有名的大學可家中經濟條件不好。還有個妹妹上初中,弟弟上小學,因經濟困難如果上了大學下面兩個就有一個上不了學了。周池不得不放棄上大學的機會讓弟弟妹妹們上學,只好選擇出去打工來幫家裡減少負擔。後來跟著同村的老鄉一起去大城市打工賺錢,他在外邊幹過的活也不少,當過保安在飯館洗過盤子,在工地上還幹過累活。
  • 遲來10年的離婚,孩子考上大學了,我們也該離婚了
    只是早已有了決定:從民政局出來,看著毫不猶豫轉身離去的趙小夏,劉剛心裡說不出的難過和自責,他一直以為已經中年的他們,一定會平淡無奇的走完這一生,按正常的邏輯,這種時候應該是他們一家三口開心慶祝的時刻,因為他們的兒子等到了期待中的錄取通知書,可轉眼間,他們的家支離破碎了,那個瀟灑離去的趙小夏,變成了他的前妻,他們從出了民政局的這一刻,已經變成了陌生人,他們之間唯一的關係,只有要去讀大學的兒子了
  • 在人間,農村貧困女孩的迷茫,考不上大學就結婚,考上大學要訂婚
    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很多貧困地區的女生,就算是考上了大學,也面臨著一種巨大的壓力。就是雖然不會結婚,但是會被訂婚。這種訂婚雖然不能說很常見,但是絕對不罕見。考上大學也可能面臨訂婚被訂婚的女孩考取的學校肯定不是名校,因為這些農村男孩的家庭心裡有數,考上名校的女生肯定留不住。
  • 老公和前妻的孩子考上大學,我說讓生母也拿一半學費,我錯了嗎?
    一個朋友問我:她老公和前妻生的孩子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也從來不喊她媽媽。平時老公給老人和孩子錢她都沒反對過,畢竟孩子是老公的親骨肉,而且監護人是老公。但現在孩子考上大學了,毎年整個下來至少需要2—2.5萬元。因為她自己沒工作,也有一個剛2歲的孩子。因此,她向老公提出,孩子的親生母親也應該拿出一半費用,而且孩子親母是做生意的,也有經濟能力。如果親媽不拿,我們也不拿。
  • 女兒考上重點大學,丈夫很不開心,婆婆的態度讓我決定離婚
    本來女兒考上大學是一件讓全家人很高興的事情,特別是我女兒今年爭氣,一下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可是就是因為女兒考上重點大學,反而我把婚離了。其實我家有一兒一女,我兒子成績不太好,也比較頑皮,去年高考沒考上大學
  • 終於等到女兒考上大學了,我把離婚不離家的老公給攆走了
    過日子就是相互磨合的過程,頭幾年我們倆過得還可以,那時候孩子小,他下班後還能回家看看孩子,偶爾幫家裡做做家務。後來他升了職,應酬就多了起來,跟著職位漲上來的還有他的脾氣,回到家裡動不動就大呼小叫的,孩子都有點怕他。我在單位裡做財務工作,還給我閨蜜家的廠子管帳,所以時間很緊湊,很多時候家裡家外都忙不過來,為此兩人經常吵架。
  • 「虎媽」嚴厲管教孩子,定下了這10條家規,2個女兒考上哈佛大學
    良好嚴厲的家風,往往能夠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這樣的思想觀念人們深以為意,並被許多的家庭們奉為宗旨。而且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是非常有用的,美國的一位媽媽蔡美兒就用自己嚴厲制定的十大家規,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全都送上了哈佛,並且榮登《時代周刊》。
  • 高中學霸情侶分別以700、701分好成績,考上北京工業大學
    最近,有一所高中的一對學霸情侶火遍網絡,他們憑藉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男友叫劉莊海,女友叫申海燕,他們分別以700分,701分的好成績考上了中=北京工業大學。女友的介紹女友申海燕平時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每天6點起床去教師背誦英語,因為嚴格的學習計劃,她的每次全市模擬考試成績都在前三名,甚至還有的大學親自上門破格錄取,正是因為她在大學有一項特殊的發明。
  • 如果當初沒考上大學,而去讀了專科的人,畢業之後混得怎麼樣?
    如題所示:如果當初沒考上大學,而去讀了專科的人,畢業之後混得怎麼樣?對於如果當初沒考上大學,而去讀了專科的人,畢業之後混得怎麼樣?這個論點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給我們大家的機會是很多的,也就是說考大學它只是我們步入成功道路的一條捷徑而已但是並不是說沒有考上大學就是一輩子庸庸碌碌的活著,這是太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