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對情侶在路邊吵架,越吵越激烈,男子動手打了女子三個耳光。最後男子把手機重重的摔在地上,近乎崩潰的喊道:「我欠你們家的了?甩都甩不掉,下來先把我打一頓!老子跟你好了兩年了,你家裡要30萬的彩禮,150萬的房,你還讓人活不?」
又是彩禮!
一千個英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中國人心中有一千個房子和彩禮。
房子和彩禮是整個中國人心中最關注的兩件事情。
彩禮從中國古代開始就廣泛存在,但是古代的婚姻十分講究門當戶對,與現代不同的是,古代男子娶妻付出高額彩禮,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買賣,成親之後,女子就是男方的「內人」,意思就是女子跟娘家已經完全沒有關係了!
古代付出高額彩禮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子嗣。娶妻生子,電視劇中的「保大保小」的場景不存在,一般都是先保孩子。為什麼?孩子才是正兒八經的男方家族的人員。妻子只算個生兒育女的工具。
有錢人家,三妻四妾也是存在的。只要有錢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買」個妻子。
當然新中國成立之後,這些老舊的封建思想大部分都被根除,特別是把女性地位迅速提高到跟男子一樣的地步。80年代以後,女子能頂半邊天的思想已經成熟。女性已經站立起來了。
既然男女平等,也就沒了高價彩禮的基礎。
既然兩情相悅,更不存在收取彩禮的理由。
如果還要古代那一套來約束婚姻,以此來要彩禮,那是不是封建餘孽?
1.很多女孩說,父母養了二三十年,不可能輕易的嫁給你。
我想說男方的父母也是辛苦養了二三十年吧?難道男孩子都是不管不問自己長大的?不需要父母的付出嗎?這個社會只有女孩子被父母養大?
2.女孩子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理應收取彩禮。
這是不是封建思想?古代的女子嫁出去是真的一輩子不回娘家的。現在也可以嗎?隔三岔五的回娘家的不在少數吧?而且,現在的年輕人結婚後,一般都是出去自己住,兩邊的父母都不會在一起,那談何潑出去的水?請問:潑到哪去了?
3.白給你家生孩子嗎?
孩子是男方的嗎?不是女方的?現在孩子跟父母同姓的都有很多吧,那是不是可以反問:孩子隨母姓,女方也給彩禮?孩子是雙方的,不要把自己看成一個生兒育女的「機器」。
4.為了點彩禮,可以放棄愛情嗎?不給彩禮就是不愛女孩。
這就是典型的強詞奪理!兩情相悅而已,既然是愛情,女孩家長提出高額彩禮要求,那女孩就不能附和,要根據男孩家中的具體情況來說服父母,這才是愛情。父母要多少,女孩就要多少,這是什麼愛情?我看就是財情!
在彩禮這件事情上,明事理的人都知道女方及父母的種種理由都是狡辯,但是迫於男多女少這個現實,無奈接受,不願拆穿而已。我想說,少一些虛偽吧,既然沒有愛情,那就正大光明的去要錢:我女兒就值30萬,150萬的房子,少一分也不行!總有人會為此買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