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重要嗎?有的說很重要,有的說無所謂。還是要聽聽你內心的聲音。
也許在平時你沒有明顯的感覺,但是一到七夕這樣的節日(雖然這個節日本身意頭不太好),你稍不注意就會被「狗糧」砸到,到那時候你就會發現,有「另一半」陪你過節日,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當然,你可以選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那是逃避……)
下面,我們來總結分析當前年輕人找到另一半的方法,其實歸納起來無非是三個方面:
一個是校園戀愛型,包括青梅竹馬型的,總體雙方單純真誠,只要覺得對方顏值高、性格好、學習好,就在一起了,不考慮地域、家庭背景或是經濟情況。這種婚戀模式風險很低,大家知根知底,經歷了無數風雨考驗,連接性比較強。
但由於戀愛時間比較長,要麼容易歸於平淡,甚至一次畢業分開,就可能讓感情分崩離析;要麼最終修成正果,但從風花雪月的戀情回歸到柴米油鹽的現實,需要有一段過渡期,或是受到經濟或是家庭的壓力,容易被外界生活打敗。
一個是社會組合型,就是工作之後通過各種不同的場合認識的,可以是同事、合作夥伴,或是各種聯誼活動,這種相處有一定風險,容易對過往的情感經歷產生陰影或者芥蒂、留下心結,畢竟都存在之前的生活情感狀態,一定程度上也是校園戀愛型的後續發展形式,一定程度影響感情的純潔性。
但這種連接性強,工作之後大家對感情的把握更加成熟和現實,更關注對方的家庭背景,特別是由於有前一階段的感情經歷,在對待感情上比較成熟謹慎,出現問題有經驗去應對解決,哪怕是最終分開,也會更加平和。或許這是最穩固的一種情感模式。
還有一種是門當戶對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相親,這種模式也是大家知根知底、風險可控,還有第三方見證,大家單刀直入、目的明確,少了很多前期的鋪墊,但適配性較差,很難一下子就找到合適的對象。而且,有的人很難短時間內適應從陌生人到戀人的轉變,如果不是一見鍾情,未來相處必然會存在一些磕磕絆絆。
這三種類型,各有特點,有時候也不是我們能夠自主選擇的。但總結成一段話,我們在找另一半的時候,既要看顏值、更要看性格;既要特定環境相處,也要日常生活觀察;既要單獨相處,也要融入彼此家庭。但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不要勉強,不要勉強,不要勉強!
對於已經真正在一起的雙方,大家一定要知道,讓雙方感情與日俱增(雙方都看對眼的前提下),必須要有過程思維,每一段感情都是需要付出成本來維護的。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千萬不要羨慕人家為什么女朋友或男朋友那麼好看,其中的付出你是想像不到的。優質的資源本身就有著優越感,要付出更大努力才能掌控。畢竟要收益越大,付出就要越大,風險也是越大。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對於感情的相處,特別是要善於總結,了解對方的喜好、關注點和敏感點。在無數人相處中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類型,想清楚自己要的什麼樣的人。因為在感情初期,大家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的,光看臉去了。
希望在明年的七夕,有更多單身狗「脫單」哦。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