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業新力量
在亦舒筆下的《喜寶》裡,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他的生意在蘇黎世,常去比利時,我懷疑他做鑽石,但他也做黃金,有造船也有銀號。他跟全世界的名人都熟,很有勢力。他最漂亮的公寓在巴黎福克大道——住蒙納哥的嘉麗斯王妃隔鄰。」
勖先生做全世界的生意,賺全世界的錢,把世界上最好的珍稀之物送給喜寶,喜寶知道他有錢,卻不知道他竟如此有錢。勖先生大概是所有女人心中的完美富豪形象,知情識趣,即便是用錢堆積,那品味和格調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年輕的喜寶因為偶然認識了勖先生的孩子,才有機會進勖家參加派對,認識勖先生,從而發生了與富豪家族的一系列故事。
現實場景中,這樣的偶遇並不容易。如果你沒有喜寶那般的美貌、沒有得天獨厚的社會背景,想進入高淨值人群的圈子,要怎麼辦呢?那起碼要了解他們的特徵和共性,才能夠適應和切入話題,從而走進他們的圈子。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是一個怎樣的圈子?
0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告訴我你同誰在一起,我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
——歌德
」
他們擁有相似的背景、經濟實力和生活方式,居住在每個城市的富人社區,送孩子上私立或國際學校學校。金字塔頂端的人與普通人交集越來越少,他們將所有消耗體力的事情外包,僱傭司機、保姆、私人助理,住在鬧中取靜的地方。
他們經歷類似、遵從成熟的商業和社交規則、遊歷甚廣。
他們的工作和個人生活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朋友圈裡也都相似的人。他們不只找相似的圈層的人做朋友,也會選背景相似的人結婚,他們會讓孩子從一出生就擁有優越的成長環境。
所以,正是這樣的同質化效應,最好的資源一直集中在一個小圈子裡,反覆循環,讓富人越來越富。
02
他們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1.喜歡和優秀的人交朋友
不只是有錢人,任何人都喜歡和相似的人交流和交往,相似的群體會讓雙方感覺親近自在,交流不費力,會很快融入。
富人也是一樣,他們喜歡和相似的人交朋友,或者是比他們更優秀、更有錢的人交朋友,他們不僅相互理解,也對他們積累社會資本有著重要作用。
一個潮汕姐姐告訴我,年輕的時候做過很多生意,認識很多有錢人,不去盤算從他們身上賺了多少錢,而是跟他們聊天就會學到很多,她覺得收到一兩句點撥就足夠改變自己對未來的選擇和判斷,從而影響自己的命運。所以她現在常教育她的孩子,要多和優秀的、成功的人交朋友。
我的一位老師是上市公司的總裁,他告訴我,富人之所以願意和富人交朋友,是因為大家都奇虎相當,誰也不會佔誰便宜。
為什麼不喜歡和窮人交朋友,主要原因是怕窮人貪他們錢,自古窮兇極惡,貧富差距太大,會造成窮人人生觀的坍塌。他們不喜歡功力,目的性太強的人。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他們欣賞那些有才華的人。因為你有多少錢,很難寫在臉上,穿在身上,除了那些上過富豪榜的人知道身價幾何,大部分人還是要憑印象、談吐去判斷一個人。
如果一個人彬彬有禮,講話有料、有趣,會讓他們願意和他聊天。或者非常有共同話題,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亮點,也會讓人欣賞或者刮目相看。
2.信任
他們願意選擇自己認識或者信任的人做生意,擁有信任的基礎,與熟悉的人做事情還能提升效率、浪費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建立信任需要漫長的時間,或者是圈層裡的信任背書。
一個老闆給我講了他身邊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畢業就跟著老闆開發地產的老闆打拼,後來老闆給了他一筆資金自立門戶,5億起家,幾年時間就積累了百億資產。
很多老闆願意給積極上進的年輕人機會,而前提是充分了解後的信任。
03
找到影響力中心
人脈就像一張大網,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不斷生長,而所有的網都需要由眾多重要的節點相連接,才能保證堅不可破。人脈中的影響力中心就是重要的節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深厚,影響力中心會擁有更多的優勢和能力,這些關鍵的位置就會變成一個強大的吸引力中心,匯聚財富、優質的人脈,正是由於這樣的循環,讓優勢力量始終向他們傾斜,從而形成富者恆富,強者恆強的局面。
影響力中心是一個圈層裡的意見領袖,他本身的行業地位就無可撼動,振臂一揮,眾人聚集。也有一些超級樞紐的連結體,他們可能是記者、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等,有召集一群優質人脈的能力,知道什麼人能做什麼事,關鍵時候能找誰。
他們重視人脈的質量而非數量,很多長久的關係其實在初始階段不會參雜功力的商業目的,而是隨著時間的累積,彼此考驗,經歷世事之後,最終形成的互利互惠。
現代社會節奏飛快。時間和空間被充分壓縮,這些高淨值人士很多都是空中飛人,穿梭於全球各地,跨越時區的人脈在在短時間內迅速的串聯,加快了流轉的速度,這也讓他們擁有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商機。
找到這樣的影響力中心,相當輻射了巨大的人脈網絡,和高質量的人脈資源。
04
不同身價、不同身份、不同的圈子
金錢可以買到很多,但是買不到階級。高淨值人士不同的身份背景也決定了不同的圈層階級,可投資產百萬、千萬和上億的高淨值人群,自然不是一個圈層。幾十億和幾百億也不是一個圈層。
土豪拆遷發家的和企業階層、金融家也不是一個階層。所以從財富身價、身份、背景,又會有不同的區分。
在頂級富豪圈裡,他們住的社區,老住戶都有權決定新人是否可以住進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石澳大浪灣道一共有23棟別墅,住的都是名門望族,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住10號的是許晉亨、12號是李澤楷,16號是信和置業主席黃志祥,據說這23棟別墅有一個管理委員會,任何人想買都需要其他業主集體通過才可以。馬化騰原本想低調讓人代為購買,進入這個區域,沒想到遭到業主委員會的否決,情急之下亮了身份,才順利購買,成為13號別墅業主。他也是首位進駐石澳大浪灣道的內地人士。
圈子不同很難強容。很多人願意混圈子,但如果還沒有到那個階層,很難通過這種方式混出來的。
你到了哪個階層自然會被這種屬性自然歸集。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
05
如何走進高淨值圈子
1.共同的愛好圈
Y是一位私募基金經理,酷愛德撲,這是一個考驗智商的遊戲,很多金融機構的活動裡都會安排的保留環節,當然這當中也有很多的優質投資人,Y在這個圈子裡就認識了幾位金主,打個牌順道募資幾千萬。
共同的愛好是非常好的切入點,在愛好裡,大家沒有身份地位的階層感,沒有防備心,也容易建立親近感和信任。
2.企業家集中的協會商會
商學院露西姐很早拿了香港身份,就像你了解的那樣,很多新香港人都會有一個身份,就是賣保險。香港保險最大的市場還是在國內,每年有大量的內地人赴港購買保險,露西姐日常的生活狀態就是全國各地飛,參加各種活動,她是陝西人,進了陝西商會,去讀了北大的商學院,也加入了很多群團組織,建立了豐富的人脈資源,遊歷祖國各地,邊交朋友邊做生意,她在香港的時間不多,凡是回港,必是籤單。
在現在的商協會裡,會聚集很多的金融從業者,賣保險、賣基金、銀行理財比比皆是,競爭也是異常激烈,但不可否認,這是企業家群體最集中的地方。
做生意的話,不僅是認識,還要臉熟,更要深耕,露西姐深諳此道,勤溝通勤拜訪,成交只待一個時機。
3.太太圈
古語說「男主外、女主內」,也可以解釋為男人是外面摟錢的耙子,女人是家裡裝錢的匣子。男人的在外打拼是為家庭開源,女人應該保證家裡的錢能夠節流、保值。在一個家庭中,女性通常擔當著「家庭財富實際管理人」的角色。
女性的思維模式相對感性,因此對數字不敏感,更多靠感覺進行理財,容易跟風從眾。同時,他們比男人更講人情和感覺,是非常好切入的群體。
太太圈會有些共同的話題,例如對於孩子教育、時尚穿搭、好玩的旅行地都充滿興趣。
在採訪的過程中,很多女性從業者在開發陌生市場的過程中,都會先從孩子同學的家長開始,從共同的話題和孩子身上的共同點去切入交流,建立聯繫,再進而植入投資理念。
4.校友會、同鄉會
這類群體會有相似的背景,共同記憶的校園、共同生活的城市,也會毫無違和感的自然親近。
校友會、同鄉會裡由於年齡結構和社會地位的不同,會自然的分出意見領袖,很多年紀大的校友、老鄉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資源和財富,他們也願意提攜和關照後輩。
5.本身就是富人
本身就是有錢人,在有錢人圈子裡,會更容易產生身份認同。
在很多財富管理機構裡,會把一些客戶爭取過來發展成員工,這些人可能是在家的太太,客戶的孩子,或者轉型到金融業的傳統行業企業家。管自己的錢,順帶把身邊朋友的錢開發出來,畢竟有錢人身邊也都是有錢人。這個群體的優勢是資源。
不足也有幾點:
一是專業度。不是科班出身,對金融知識和產品結構很難講清楚,需要專業人士配合;
二是服務意識。有錢人都是被別人服務的,換個角度他們不容易拉下面子去服務別人,所以要配合相應的運營人員跟蹤服務;
三是很難堅持長久。這類人很多是玩票性質,對考核和工作節奏不容易適應,會經常左右搖擺信心不定或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打算走人。
所以,財富管理機構對這個群體要充分了解利弊後,進行相應的解決方案,才會事半功倍。
6.製造偶遇
L君是山東人,軍人出身,後轉型進入三方財富行業,在山東某市從基層客戶經理做起,一路做到城市負責人,他清晰的知道自己專業能力的不足,所以一直靠勤奮來彌補,不斷學習的同時,不間斷客戶的拜訪和邀約,時間久了發現小客戶貢獻的價值是有限的,就開始摸索大客戶的開發之道。
他找到了全城最有錢的一群人的企業名錄,依次拜訪,搞定保安、助理,創造一些偶遇和會面的機會。為了配合工作還購置了一臺奔馳,路上見到了好車好牌,就以飆車的方法去伺機創造聯繫,或者在停車場故意擦碰某臺豪車,留下聯繫方式走人,用這種方式去認識豪車車主。通過這樣的方式,L君認識了很多有錢人,之後出的也都是千萬級大單。
說實話,這種陌生市場的開發,需要勇氣,不要面子,也需要對細分市場的的聚焦和重視,而進行的一系列有步驟、有套路的行動。不管以何種方式建立連結,最終以認可的方式成交,都是本事。
06
寫在最後
再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
——財經作家吳曉波
為什麼要站在富人堆裡?你和什麼人站在一起,才有可能成為那樣的人。從財富管理從業者的角度,大家自然知道高淨值人群是最優質的客戶資源。但除了生意之外,我覺得他們還可以帶來更多。
他們擁有極強的布局能力。
在前瞻性思維和總結性思維上都非常出色。他們既能提前設想未來事件中可能出現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從已經發生的行動中加以反思。投資就是為未來買單,提前布局,需要經驗更需要前瞻。
他們善於思考,同時又勤奮努力。
頭腦靈活,隨時隨地都能發現新的商機、蹦出新的想法,並勇於去驗證、嘗試和實踐,為此,這群人樂此不疲,穿梭於世界各地,見不同的人,尋求機會和合作、挖掘價值。
他們擁有不斷學習和改變的能力。
我們都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沒有利用所學向前邁進。你可以在許多方面進行擴展,美國前總統林肯:我看中每天都有長進的人。致富是可以預期的。
他們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是人群中的影響力中心,擁有過人的胸襟、膽識、魄力,遇事堅定的抉擇和判斷,為人處世的拿捏有度,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研究和服務高淨值人群,「漁「比」魚「本身可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