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2021-01-10 卡斯說說小白兔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養娃這麼久我算是發現了一個規律,隨便找一個5、6歲孩子的家長問問,最關心的問題是啥?

基本上都會說是幼小銜接。

孩子在幼兒園基本上算是邊玩邊學,可孩子一旦上了小學,就要經歷質的飛躍,很多家長都跟我一樣,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選擇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希望孩子能在熟悉學習節奏的同時,也能為小學要學的知識,打下好的基礎。

但是,關於幼小銜接的爭論,在家長圈裡就沒停過;比如,到底應該讓孩子提前掌握多少知識才合適?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的不夠,還有家長生怕孩子提前學了太多,到了小學課堂上就不認真聽講了。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這些擔心,還真不能算是多餘。

作為一名剛上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媽媽,我必須得說一句,如果要找出一項是孩子必須在上小學之前儘早掌握的,那一定是:

識字!等你們的孩子上完小學第一學期之後,就能明白,在孩子學前儘早掌握儘可能多的字,是非常重要的。(最好超過800-1000字)

到了那時候,你就會發現,比起讓孩子學100以內的加減法,識字才算是最終大Boss。

認字是孩子學習一切的基礎,孩子上學後對所有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都是建立在識字的基礎上。咱就說看書、做卷子、做課後題這些最基本的操作吧,老師雖然會幫孩子念念題,但是萬一孩子沒聽到或者沒聽清,這字還是不認識的,那孩子可真是兩眼一抹黑了。

當然,如果你覺得孩子可以,選擇讓孩子零基礎入學也不是不可以,那就一定要做好了會讓孩子和自己都承擔足夠壓力的準備。

那既然讓孩子識字這麼重要,與其家長臨時抱佛腳,在孩子上學的前一年才開始拿著識字卡突擊,那不如把識字作為一個長期的親子活動,提前讓孩子學起來,細水長流的進行。

當然,我不是說讓娃在一兩歲的時候就開始死記硬背的認字,這太早了;家長要要學會觀察和判斷孩子對字的敏感性,自然而然的讓孩子在生活中慢慢學會。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那孩子漢字啟蒙具體應該要怎麼做呢?

一說起孩子漢字啟蒙,很多人想到的第一點就是:

識字卡!

大多數家長讓孩子認字的第一步都是從識字卡開始的,我們家大寶也是,但是沒多久,問題就暴露了。識字卡實在是太枯燥了,沒多久孩子就沒興趣了,再一個就是孩子當時雖然記下來了,可沒一會就又給忘了。

後來時間長了,我發現孩子之所以記不住,很容易忘,就是因為識字卡的認字方式太簡單,都是讓孩子機械性重複記憶,孩子對「字」壓根不理解,缺乏理解,孩子肯定記憶不深,很容易就忘了。

所以,要是只用簡單的識字卡來教孩子認字,在孩子剛開始學一些簡單的字還行。要不然,孩子只是單純認出識字卡上的「字」,這怎麼能算是真正的「識字」呢?在剛開始學非常簡單的字,我們可以藉助識字卡,可到後面就不能這麼單一了,要加入一些其它辦法。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親子閱讀才是識字的王道,引發孩子興趣

跟識字卡相比,「閱讀」更適合用來孩子識字,閱讀是讓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感受一個「字」的音、形、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想要真正的認識中國字,就要做到以上三點相結合,才算是對一個「字」真的「認識」了。

讓孩子明白「字」的意思,也只有依靠閱讀不斷地強化,才是最好的辦法。想想字到詞再到句子之間的變法,單個字在句子裡換個順序,意思就完全變了,這不正像孩子玩的積木遊戲一樣嗎?想要學會」搭建「字,那一定要經過閱讀,才能完善。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閱讀肯定是要從「親子閱讀」開始。

親子閱讀的好處不用我多說,但是我們不能只把親子共讀當做孩子識字的工具,這有點可惜了,親子閱讀是有很多樂趣的,是幫助孩子長期學習漢字的最好辦法。

不過,千萬別想得太簡單了,覺得孩子繪本讀多了,自然就能認識許多字,這是不對的,容易誤解閱讀的真正含義。

我們當然不能一概而論,的確有些孩子在識字上沒讓父母操心,就是在親子閱讀的過程,自己認識了好多字。

但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積累。

書肯定都買了不少,但是都不太系統,主要是孩子也沒啥興趣,家長們也不知道該從哪下手。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語文啟蒙作為學前教育的重頭戲,每到一年一度「幼小銜接黃金期」,父母要教孩子識字、拼音、成語,還要背誦古詩文……難免手忙腳亂。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家長別輕信傳言,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書的習慣,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但是,這句話是有前提的,松居直先生是繪本作家,他認為識字之前要先學語言。簡單來說就是家長和孩子聊天、講故事、讀繪本,等孩子看繪本的時候自己對漢字好奇了,就可以識字了。
  • 2020年,我和孩子一起成長,分享英文啟蒙的一些小途徑
    我家的小朋友目前3歲半,在他2歲的前一天,我正式開始了英語啟蒙,主要依託英文動畫,找了比較經典的一些歌曲,SSS和鵝媽媽的一些視頻,逐漸積累。一開始,我手上只有20幾個視頻文件,每天放20分鐘左右,基本上,所有的文件輪一遍。
  • 神童都是「三歲識千字」,但哈佛大學並不建議家長太早教孩子認字
    以識字為例,常用的漢字其實只有3500個左右,而掌握這3500個漢字對於適齡的孩子們來說,並不需要太久,最多有個一年就足夠了。但如果家長們讓孩子超前學習,那麼孩子們尚未發育完全的小腦瓜學起來就會十分困難,還很可能邊學邊忘——三歲時花費一年學習的成果,可能還不及六七歲時一個月的成績,因此教孩子超前識字並沒有什麼意義。教孩子識字應該在什麼時候?
  • 孩子過早認字也有害?這3個時期和3個訣竅,建議父母們收藏
    自從教育部頒布了這個政策之後,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歡喜的人家大部分應該是家裡沒有幼兒園階段的小孩的,他們可能會認為孩子確實應該減負,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應該天真無邪的隨便玩耍,擁有一個歡快幸福的童年。愁的更多是家裡有在上幼兒園的孩子,這部分家長更多的擔心孩子如果不在幼兒園就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的話,那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怎麼能跟得上呢?孩子可要贏在起跑線上啊。
  • 為什麼你的孩子英語啟蒙沒有成效?因為你踩了英語啟蒙的三個大坑
    現在很多家長都注重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然而無數家長反映,「都說經歷過英語啟蒙教育的孩子,英語會很好,可是為什麼我的孩子就沒有效果呢?」萌萌習語表示:很多經歷過英語啟蒙教育的孩子沒有成效,是因為很多家長踩了英語啟蒙教育的三個大坑了!
  • 這些超讚動畫片幫你整理好了!孩子看了自動學英文~
    這離不開佩奇裡面接地氣的故事,溫和治癒的情節,對低齡階段的孩子來說,可以培養孩子寬容、善良、樂觀積極的性格。佩奇的故事都圍繞這Peppa一家的生活來展開,每個角色都充滿愛,故事也總是歡樂的。佩奇是英音,但語速很慢,而且句子較短,孩子很容易跟著上口,非常適合啟蒙階段的孩子。現在3歲的果果,不僅跟著學裡面的人物說話,還信誓旦旦跟我說,要搬到英國去住,可見孩子有多愛佩奇。
  • 英語學了好久,孩子就是不會主動說?因為缺了這一步!
    我寫過好多篇英語啟蒙的文章(例如《國外幼兒園這樣教孩子識字,我們怎麼在家學起來?》),總有媽媽問我:「上線上課還是線下課好?」「從2歲開始啟蒙,到現在5歲了沒什麼效果怎麼辦?」「孩子不願意說英語,總要求講中文怎麼辦?」慢光靠「磨耳朵」會進入停滯期其實我給果果的英語啟蒙,也經歷過這個階段。
  •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如果這個年齡還不會說,可能有問題
    甚至出乎意料的是,有三個孩子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懶得說話。記者採訪會說話卻不願說話的孩子,他們表示:如果他說得流利,他父母會要求他不停地表現給別人看,太麻煩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能預想到這一點,智商絕對在同齡人中名列前茅。所以很明顯,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智商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對比說話早晚的角度,只能得出一個非常片面的結論。
  • 漢字被賦予了怎樣的意義?看似枯燥卻是神聖的禮物!
    相反,每一個詞都被賦予一個字符,這個詞既能喚起聲音,又能喚起它的意義。中國最大的字典約有50000個漢字,一個完全識字的人需要知道大約3-4000個漢字。漢字的書寫系統似乎是在大約3200年前商代時期發展起來的。中國現存最早的文本可以追溯到那個時代,而且這些文字比我們後來看到的文字更原始、更不規範。
  • 英語啟蒙:學會這3個策略,多聽3000萬個英語單詞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83篇原創文章。這兩天,苗爸重溫了美國達娜·薩斯金德 (Dana suskind)博士的家庭教育力作,《父母的語言——3000萬詞彙塑造更強大的學習型大腦》(Thirty Million Words)。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後的每一秒鐘大概產生700~1000條神經連接,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大腦發育的最好教育資源。
  • 理科能拔尖的女生,從小就具備這3項能力,你家孩子有嗎?
    數學和其他一些科學學科在別人眼裡難學難懂,但在他們眼中卻很有趣,很有挑戰性。他們到底有什麼秘密?從孩童時代就具備了這三種能力,你家的孩子也可能會成為理科學霸考研名師張雪峰老師說過:「數學是一種魔術,它是讓學生分化的關鍵,孩子們才是真正的行家,行家是真正的行家!」並且數學是所有科學學科的基礎學科,在數學中所要運用的思維模式,在其他學科中也是首要的。
  • 幼兒英語啟蒙,看這2部啟蒙英語動畫片就夠了!
    二娃兩歲後我就琢磨著英語啟蒙,想著能省了培訓班的錢不也是全職帶娃創造的價值?太小的孩子開始用書來啟蒙英語不太現實,看一頁就跑了。所以總結了眾多大咖們的理論和自己陪娃的觀察後覺得幼兒英語啟蒙還是要從兒歌和動畫片起步。(啟蒙英語兒歌就SSS不用費心了!)然後我就開始收集英語啟蒙動畫片。
  • 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好作品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空速動漫創作總監王雷告訴我,《小豬佩奇》用了15年才走到中國觀眾眼前,而國內更多的優質兒童內容,正在路上。其實,中國的傳統兒歌作品曾打動了一代人,同樣的,下一代人也需要自己的「新兒歌」。
  • 【微話題】你打算如何和孩子規劃今年的寒假呢?這份寒假規劃攻略請...
    【微話題】你打算如何和孩子規劃今年的寒假呢?應該是不變的核心如何陪著孩子度過一個充實、愉快的假期呢?不僅能豐富孩子的生活還能夠陶冶情操畫畫、彈琴、跳舞、下棋……哪一項特長訓練是孩子最感興趣的不妨利用假期集中訓練一下爭取突飛猛進
  • 假裝不識字
    她說孩子們在城裡上班忙,她幫他們把花椒打理好,曬乾賣掉後連帳本帶錢一起給孩子。我沒有告訴他們,他們的兒媳早不上班了,我路過公園角落的雙人舞廣場見過幾次,在朋友的麻將館見過幾次。計劃生育政策的延續,使孩子越來越金貴。如今是不是學習的料,家裡都會竭盡所能去供讀書。勉強跌跌絆絆讀個大專或三本,才發現這樣的文憑除了能哄騙自己家那些不識字的祖輩,真的無法在城市找到一隻謀生的飯碗,然而一直在城裡讀書的他們,回到農村更是五穀不分,生熟不識。在不識字的父輩面前,自己也算讀書人出身,怎麼能和他們一樣幹那些粗鄙的活呢?
  • 那些完美的別人家孩子一定不會告訴你這個秘密!
    Enjoy Music,Enjoy Life ▼鋼琴一直是很多孩子的啟蒙必備項目,音樂修養和語言學習一起,從娃娃抓起。TA們都在學鋼琴◤幾乎所有明星子女都在學習鋼琴音樂已經成為城市孩子的必修課,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鋼琴作為孩子的音樂啟蒙。對於學鋼琴,很多爸爸媽媽也有一些顧慮,一方面擔心孩子不感興趣,畢竟學琴太苦太累,很難堅持;另一方面則擔心自己沒有時間接送、陪孩子練琴。...
  • 讓父母和孩子放心,這篇文章告訴您
    讓父母和孩子放心,這篇文章告訴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二婚的男人女人怎樣才能幸福?讓父母和孩子放心,這篇文章告訴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誇時,你的回答可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可惜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導語:朋友家的女兒很優秀,不僅在學校裡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多才多藝,在其他人眼裡,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是從這個小朋友的身上,感受不到情緒的變化,相對而言顯得比其他小朋友更穩重,也可以說沒有那麼靈動。為什麼那麼優秀的孩子,神情總是很陰鬱呢?我們來看一下導致孩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如果你還在以這種方式對待孩子,一定要記得改正了。
  • 父母離婚應該如何告訴孩子,以避免孩子傷害
    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內有很多原因,像是性格不和,出軌,家暴等,尤其是家暴是離婚裡面佔比比較高的一項,不管何種原因出軌,每個做父母的大人都會面臨著一個問題,該不該告訴孩子,如何告訴孩子,孩子會不會受到傷害?
  • 德文和漢字的區別
    字形的限制,從而使每個漢字獨立,每字都有一音,一形和其獨特的含義,也因此賦 予了 漢字很多特點。如: 漢字有圖畫的內涵: 請看: 』哭』字,是大眼睛在落淚,強調哭,故眼睛在字裡突出。『笑』字,你看笑得眼睛都 眯起 來了。還有,『大』字的豪邁,『小』字典拘謹;我『狼』的張牙舞爪,和『羊』立 正在 那兒等著我吃的樣子,都不需過多的想像就能看出來。 德文則沒有這樣的內涵,而更像數學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