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養娃這麼久我算是發現了一個規律,隨便找一個5、6歲孩子的家長問問,最關心的問題是啥?
基本上都會說是幼小銜接。
孩子在幼兒園基本上算是邊玩邊學,可孩子一旦上了小學,就要經歷質的飛躍,很多家長都跟我一樣,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選擇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希望孩子能在熟悉學習節奏的同時,也能為小學要學的知識,打下好的基礎。
但是,關於幼小銜接的爭論,在家長圈裡就沒停過;比如,到底應該讓孩子提前掌握多少知識才合適?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的不夠,還有家長生怕孩子提前學了太多,到了小學課堂上就不認真聽講了。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這些擔心,還真不能算是多餘。
作為一名剛上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媽媽,我必須得說一句,如果要找出一項是孩子必須在上小學之前儘早掌握的,那一定是:
識字!等你們的孩子上完小學第一學期之後,就能明白,在孩子學前儘早掌握儘可能多的字,是非常重要的。(最好超過800-1000字)
到了那時候,你就會發現,比起讓孩子學100以內的加減法,識字才算是最終大Boss。
認字是孩子學習一切的基礎,孩子上學後對所有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都是建立在識字的基礎上。咱就說看書、做卷子、做課後題這些最基本的操作吧,老師雖然會幫孩子念念題,但是萬一孩子沒聽到或者沒聽清,這字還是不認識的,那孩子可真是兩眼一抹黑了。
當然,如果你覺得孩子可以,選擇讓孩子零基礎入學也不是不可以,那就一定要做好了會讓孩子和自己都承擔足夠壓力的準備。
那既然讓孩子識字這麼重要,與其家長臨時抱佛腳,在孩子上學的前一年才開始拿著識字卡突擊,那不如把識字作為一個長期的親子活動,提前讓孩子學起來,細水長流的進行。
當然,我不是說讓娃在一兩歲的時候就開始死記硬背的認字,這太早了;家長要要學會觀察和判斷孩子對字的敏感性,自然而然的讓孩子在生活中慢慢學會。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那孩子漢字啟蒙具體應該要怎麼做呢?
一說起孩子漢字啟蒙,很多人想到的第一點就是:
識字卡!
大多數家長讓孩子認字的第一步都是從識字卡開始的,我們家大寶也是,但是沒多久,問題就暴露了。識字卡實在是太枯燥了,沒多久孩子就沒興趣了,再一個就是孩子當時雖然記下來了,可沒一會就又給忘了。
後來時間長了,我發現孩子之所以記不住,很容易忘,就是因為識字卡的認字方式太簡單,都是讓孩子機械性重複記憶,孩子對「字」壓根不理解,缺乏理解,孩子肯定記憶不深,很容易就忘了。
所以,要是只用簡單的識字卡來教孩子認字,在孩子剛開始學一些簡單的字還行。要不然,孩子只是單純認出識字卡上的「字」,這怎麼能算是真正的「識字」呢?在剛開始學非常簡單的字,我們可以藉助識字卡,可到後面就不能這麼單一了,要加入一些其它辦法。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親子閱讀才是識字的王道,引發孩子興趣
跟識字卡相比,「閱讀」更適合用來孩子識字,閱讀是讓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感受一個「字」的音、形、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想要真正的認識中國字,就要做到以上三點相結合,才算是對一個「字」真的「認識」了。
讓孩子明白「字」的意思,也只有依靠閱讀不斷地強化,才是最好的辦法。想想字到詞再到句子之間的變法,單個字在句子裡換個順序,意思就完全變了,這不正像孩子玩的積木遊戲一樣嗎?想要學會」搭建「字,那一定要經過閱讀,才能完善。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閱讀肯定是要從「親子閱讀」開始。
親子閱讀的好處不用我多說,但是我們不能只把親子共讀當做孩子識字的工具,這有點可惜了,親子閱讀是有很多樂趣的,是幫助孩子長期學習漢字的最好辦法。
不過,千萬別想得太簡單了,覺得孩子繪本讀多了,自然就能認識許多字,這是不對的,容易誤解閱讀的真正含義。
我們當然不能一概而論,的確有些孩子在識字上沒讓父母操心,就是在親子閱讀的過程,自己認識了好多字。
但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積累。
書肯定都買了不少,但是都不太系統,主要是孩子也沒啥興趣,家長們也不知道該從哪下手。
學齡前孩子識字難?如何能讓孩子有興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告訴你
語文啟蒙作為學前教育的重頭戲,每到一年一度「幼小銜接黃金期」,父母要教孩子識字、拼音、成語,還要背誦古詩文……難免手忙腳亂。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