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銅官窯瓷器題詩二十一首》
雖然說真愛都是無條件的,但大多指的是物質條件,畢竟沒有錢可以再掙。然而如果是年齡條件相差太大就不好說了。
尤其是女方比男方大很多的情況。畢竟男性七老八十了還喜得貴子的例子有很多,古代的皇帝土都快埋到脖子了,小的才剛出生。而女性年齡大男性太多,其他的不說,光是生育會有很大的風險。
另外在觀念上,古代男方比女方大很多的婚配可以說很常見,這是因為古代是男權社會,另外「重男輕女」的思想也非常嚴重。
因此在固有觀念中,男方比女方大很多比較的正常,頂多會有人吐槽女方「愛錢」或者吐槽男方老牛吃嫩草什麼的,而如果女方比男方大很多,就要成新聞了。
在一檔採訪欄目中,便來了一對年齡相差37歲的夫妻,他們都是河南人,柱子今天已經二十八歲了,到了該婚配的年齡,家裡給他介紹了很多相親對象,但他都不喜歡。因為柱子渴望只有戀愛。
但他的幾段戀情卻都不怎麼順利,在工廠上班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同居的女友,兩人都在一個地方上班,雖然不算富裕但也不愁吃穿,可是臨近結婚的時候女方家裡提出要婚房,柱子的工資頂多交個房租,哪裡還買得起房,於是就這麼告吹了。
這段感情的失敗,讓柱子看清了現實,他接受了家裡的安排的相親,對方是一個比他大了10歲,而且離異的女人。柱子可能對比自己大的女人情有獨鍾,兩人相處的還比較和諧,但由於柱子想要到大城市打拼幾年,而女方卻堅持要要在老家先結婚,兩人產生了分歧,又再次分道揚鑣了。
獨自前往大城市的柱子生活並不如意,甚至好幾次想要輕生,有一回甚至穿過了天橋的圍欄,若是稍微不足以就會失足落下去,好在這時候芹大媽出現,及時的制止了他。兩人就這麼結識了,人生經歷豐富的芹大媽給予了柱子許多的開導。
對於柱子來說芹大媽就是他生命裡的一道光,他經常找芹大媽見面聊天,漸漸從依賴變成了喜愛,他甚至還勇敢的向芹大媽表白了。芹大媽吃了一驚,她雖然已經離異,但孫子都十幾歲了,說能做柱子母親都嫌少,足夠做他奶奶了。
雖然有著巨大的年齡差,但是感情就怕認真,柱子的窮追不捨讓芹大媽也產生了心扉,兩人就這樣走在了一起,在拋棄旁人的眼光和親人的阻撓後,他們勇敢的結婚了。為了讓這份感情能更加的圓滿,芹大媽甚至不惜冒生命風險做試管嬰兒。如今他們生活美滿,孩子和房子一樣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