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仙
前不久朋友小宇結婚了,可他這是一年之內的「二婚」,這個二婚並非普通意義上的二婚,而是和頭一個女友把婚房準備好了,酒店訂完了,親朋友好友也都通知了,甚至連婚紗鑽戒都預定完了,但是在日子到來的前一周兩人分手了,萬幸的是兩人還沒領證,否則就真的成了二婚了。
而八九個月後,小宇有了第二個新娘,而新房僅僅只換了一個婚床,其他的一切照舊。
和小宇閒聊的時候,他臉上並沒有多少結婚的喜悅,我不知道他和這位「新」新娘是真愛還是湊合,但是如此快速地選擇結婚,複雜的內心也許只有他自己懂得。
三十而立的人,不結婚似乎就變成了有毛病,而人性最大的弱點之一,就如同叔本華所說的:「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再加上確實害怕如果錯過了最佳的結婚年齡,最後孤獨終老,因此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都會選擇結婚。
就像小宇一樣,也許說不上多麼喜歡,但是也不討厭,只是在這個年齡做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我曾聽過一種說法:
一個男人這一輩子會和四個女人有交集。
第一個是你愛她,她不愛你的女人;
第二個是她愛你,你不愛她的女人;
第三個你愛她,她也愛你,可是最後沒有在一起的女人;
第四個是你不怎麼愛她,她也不怎麼愛你,最後卻在一起的女人。
很多人都說這就是人生。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非常熱的討論:「是孤獨終老還是湊合結婚呢?」
這話應該是說給像我們這樣人到中年仍未結婚的,或是打算結婚卻感到迷惑的男女,而這也確實是一個可討論的話題,其中有三位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分享給大家,或許也給困惑其中的你們指引道路。
@神月
與其湊合結婚,我會選擇你們口中的孤獨終老。
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討厭捆綁的婚姻制度,不喜歡給自己找麻煩,也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安安靜靜的活,安安靜靜的死,不可以迎合他人,也不被他人剝削,避免大部分的風險和不幸。
對於想結婚的人可能視孤獨終老為惡魔;對於不想結婚喜歡獨居的人視婚姻為惡魔,如是而已。
@不生氣
湊合結婚的結果不一定是孤獨終老,而孤獨終老的結果就是孤獨終老。
既然如此為何不湊合結婚試一試,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對方一個機會。畢竟早年間湊合結婚的祖輩們,也有他們獨特的幸福。
對你而言也有概率會得到幸福的,即使真的無法走在一起,你還可以重回單身,沒有損失什麼,只是回到了原地而已。
@似水年華
孤獨終老或是湊合結婚都只是個人生活的兩種方式。
也許想孤獨終老的人,最終湊合結婚了。而想湊合結婚的人,最終孤獨終老了,任何事任何人的任何想法都只看當時的心境,而人的心境會隨時間和閱歷發生改變,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同。
而當下社會也許湊合結婚的人居多,因為孤獨終老需要強大的內心作為支撐,所以很多人都說「能享受孤獨的人都很強大」。
與我而言,結婚時機成熟了自然會結婚,好好經營婚姻,沒有湊合一說,因為遇到的人,能結婚的人,對我來說一定是最適合的,唯有腦中不斷幻想,並與現實對比出現差異,才會用湊合一詞。
而沒有結婚的機會,那麼單獨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人生白駒過隙,連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到都不確定,自然要珍惜當下,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
因此結婚還是單身,放開一些,一切隨緣,奈何自顧形役,自找煩惱,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作家巴山說過:「戀愛是風花雪月的追逐,結婚是塵埃落定的歸宿。」
我一直認為,結婚從來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可以試錯的事,這三位的回答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道理,但是說到底還看個人的內心。
是渴望婚姻還是享受孤單,是做好了準備願意嘗試,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持。
其實湊合結婚也好,孤獨終老也罷,都是人生中的一種嘗試,也是對生命的一種解讀,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是否心甘情願之理,熱熱鬧鬧是一生,逍遙自在也是一生,互敬互愛是一生,互相折磨也是一生,怎麼都是一生,哪有更好之說呢。
所以,如果愛好不多,在意他人眼光,那麼可以去湊合結婚,去增添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如果你愛好廣泛,有足夠其他的事情的吸引力,那麼就不要湊合結婚,在個人的海洋中生活,這才是幸福。